□邹晋开
“身领头衔编甲子;鬚堪大任写春秋。”
夜来宁静,随手翻阅由吴木、邹国忠先生主编的、前不久由中国文化出版社出版的《客家古邑联萃》,在“十二生肖”栏目中,品读了邹国荣先生撰写的这副楹联,觉得把“鼠”写得高大上,便拿来“开门见山”。
说起“鼠”,自然绕不开它的来历。据说,在很早很早以前,鼠和猫是一对好朋友,当它们听说玉皇大帝决定挑选十二种动物代表人间生肖、并赐封为神时,便约定一起到天宫应选当生肖,而且说好到时鼠来叫猫一起出发。但机灵的小鼠记得玉帝为了体现公平原则,曾下令在规定的日子里,人间的动物都可以到天宫应选,并且以动物们赶到天宫的先后作为排名次的顺序,只取最先赶到的前十二名,于是自言自语道:人间的许多动物都比自己漂亮,并且还对人类有用,比如猫念经、兔拜月、狗守屋前、龙蛇治水、猴镇山、牛马耕田、猪羊供人食用,自己应当想个什么法子才能争取到属相呢?到了规定到天宫的那天一早,小鼠悄悄地起来,也没去叫猫,自个儿偷偷跳上老牛的角中藏起来,让韧性最好、最勤奋的牛带着自己上天宫,老牛果然第一个赶到天宫大门前。天亮了,四大天王刚打开天宫门,牛还没有来得及抬蹄,小鼠就从牛角里一跃而下,朝天宫大殿狂奔。尽管玉帝不愿意封这个小小的鼠为生肖,可是君王口中无戏言,自己定下的规定不能更改,只好宣布鼠为生肖之首。猫在家里等了半天,不见鼠的影子,只好自己赶到天宫,但十二生肖的名额已排满,没有猫的份儿了。从此,猫恨透了鼠,一见到鼠就扑上去撕咬,以泄心中之愤。而鼠呢,也觉得有些对不起猫朋友,见到猫就逃之夭夭。直到今天,猫和鼠的恩怨尚未消除,仍是死对头。人们也觉得鼠的这生肖之首来得不怎么光明正大,也对鼠失去了好感,其它动物也疏远了它。于是,鼠便离开了人和别的家禽家畜,建立了自己的地下家园,过着独立自主的生活。直至今天,鼠的子孙还生活在地下。这一来反倒免去了它和其它动物的纠缠、争斗,所以鼠的家族始终昌顺、繁衍不息。
在中国流行的成语、俗语、歇后语或旧体诗词中,涉及到“鼠”的,含贬义、讽刺、抨击的居多。如鼠目寸光、胆小如鼠、贼眉鼠眼、狐鼠之徒、鼠雀之辈、鼠目獐头、鼠心狼肺、抱头鼠窜、狗头鼠脑、狗偷鼠窃、城狐社鼠、进退首鼠、梧鼠技穷、掘室求鼠……奸同鬼域,行若狐鼠;过街老鼠,人人喊打;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汤……被追打的老鼠——见洞就钻。不大不小的老鼠——最刁。出洞的老鼠——左顾右盼。瓷器店里的老鼠——打不得、碰不得。打死老鼠喂猫——好一个,恼一个。老鼠不留隔夜粮——好吃。老鼠爬横竿——爱走极端。老鼠爬香炉——碰了一鼻子灰。老鼠替猫刮胡子——拼命地巴结。老鼠跳到钢琴上——乱谈(弹)。老鼠同猫睡——练胆子。老鼠拖木锨——大头在后头。老鼠窝里的食物——全是偷来的。老鼠咬猫——无法无天。老鼠钻风箱——两头受气。老鼠打摆子——窝里战。老鼠掉进粪坑里——越闹越臭。老鼠管仓——越管越光。老鼠进书房——咬文嚼字。老鼠钻进人堆里——找死……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写到“鼠”的就有五首,其中《硕鼠》《七月》《东山》《雨无正》四首诗都是直接把鼠作为痛斥或驱赶的对象,只有《相鼠》有所不同,偏偏选中丑陋、狡黠、偷窃成性的老鼠与卫国“在位者”作对比,公然判定那些长着人形而寡廉鲜耻的在位者连老鼠都不如,诗人不仅痛斥,而且还要他们早早死去,以免玷污了“人”这个崇高的字眼。我国唐代诗歌总集《全唐诗》,含有“鼠”字的诗多达193首,李白、杜甫、白居易等大诗人的笔下都曾提到过老鼠。当然,最著名的要数唐代曹邺的《官仓鼠》:“官仓老鼠大如斗,见人开仓亦不走。健儿无粮百姓饥,谁遣朝朝入君口。”此诗以略带夸张的手法,借鼠喻人,句句是对贪官污吏的诛伐,深刻地揭露了当时是非颠倒的黑暗社会,矛头直指最高统治者。宋代的苏轼写过一首《黠鼠赋》,说的是一天夜里,苏轼静坐无事,听到有只老鼠在咬东西的声音,拍拍床板,声音就停止了,过了一会又响了一次,便叫童子拿蜡烛到床下照一照,原来下面有个空袋子,老鼠咬东西的声音好像是从袋子里发出来的。童子说:“这只老鼠被困在袋子里就不能离开了。”他打开袋子一看,里面静悄悄的什么声音也没有,便举起蜡烛来搜索,发现袋子里有只死老鼠,便惊讶地说:“老鼠刚才还在叫的,怎么突然就死了呢?那刚才是什么声音,难道是鬼吗?”童子把袋子翻过来倒出老鼠,老鼠一落地就逃走了。苏轼感叹道:“真是奇怪啊,这是老鼠的狡猾!它被关在袋子里,袋子很坚固,老鼠不能够咬破袋子,便假装咬袋子发出声音,以招人来,还装死,以求逃脱。我听说生物中没有比人更有智慧的了。人能够驯服神龙、刺杀蛟龙、捉获神龟、狩猎麒麟,役使世界上所有的东西,并主宰他们,谁知却被一只老鼠利用,陷入这只老鼠的计谋中,吃惊于老鼠从极静到极动的变化中,人的智慧在哪里呢?”其实,这不是狡猾,而是一种智慧,一种在绝境中求生存的智慧。
老鼠虽小,但能和虎一样称“老”,因为鼠确实是一种古老的动物,安徽曾出土距今5500万年的鼠类化石,比人类在地球上活动的历史还长。
老鼠最大的特点就是善“咬”,而这个“咬”不是为了吃,而是争取生存空间的一种斗争方式。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它们认准一个目标,一代一代不停地啃下去,哪怕是遇到铜墙铁壁,每天只能啃一道印痕,它们也要啃,直到啃出一个洞来为止。这就是老鼠的一种精神——咬定东西不放松。老鼠为什么这么善“咬”呢?因为它那一对无龈的门齿,能终身生长,在自然界中,没有任何东西能“耗”过老鼠的牙齿,为了要磨短这对疯长的门牙,它要不断地啃咬各种材料,包括现代钢筋水泥建筑,老鼠也敢用来磨磨牙。正因它有这种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独特性,所以民间就把“开天辟地”的功劳以神话的方式记在了老鼠的身上。在我国的民间传说中,原来天地处在一只混浊封闭状态的金葫芦里,是老鼠咬破混浊葫芦的一角才使天地分、乾坤定,日升月落,才有了人的诞生,有了世界。老鼠不怕混浊,不怕千辛万苦,千年万年就是朝一个方向不停地咬,它的毅力“耗”过了金壳闷葫芦的定力,终于立下了开天辟地的奇功,从此人类才有了光明,有了时间概念,因此,鼠列十二生肖之首是当之无愧的。“鼠咬天开”虽然是个童话,却反映了远古时期人鼠关系密切的不争事实。
老鼠的另一个特点是善“偷”。但是,老鼠千辛万苦偷来的食物不是马上就吃掉的,而是在洞里贮藏起来,它这个特性又引出许多老鼠为人类从天上盗来五谷之种的传说。我国西南地区就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老鼠原来住在天上,它看到人类不会种稻子,就在王母娘娘的百宝箱中滚了一滚,身上沾着许多稻种来到人间,把稻种送给一位美丽的姑娘,还教会这位姑娘种地,并约定稻子成熟后要分一半给它。稻子成熟后,为了给姑娘多留些第二年的稻种,老鼠舍不得都吃掉,而是把自己那一半的绝大部分收藏起来留给姑娘来年继续播种。以后粮食越来越多,人们懂得了建仓储粮,却忘记了每年丰收后应给老鼠一半粮的约定。老鼠觉得很委屈,于是向王母娘娘告状,王母娘娘给老鼠一副金牙,专盗粮仓里的粮食。人们知道此事原委后,将老鼠奉为“仓神”,新稻新米下来,拿出一份让仓神尝新,以保粮仓安全。由此看来,老鼠对人类的贡献还是很大的。
《庚子年》生肖邮票第一图“子鼠开天”,以艺术形式褒励老鼠这种“开天不止”的奋斗精神,以童话来解释鼠为生肖之首,使生肖鼠有了特定的“万象更新”的寓意。
据传,智慧过人的周恩来总理曾有过对十二生肖的生动诠释。一次,一位刁钻的外国记者问周总理:中国人为什么要把动物作为人的生肖?周总理笑了笑答道:十二生肖分为六组,两两相对,寓意深刻。第一组是老鼠和牛:老鼠代表智慧,牛代表勤奋,智慧和勤奋一定要结合在一起才能成大事。如果光有智慧而不勤奋,那就变成了小聪明;光是勤奋而不动脑筋,就会变得很愚蠢。而这两者的结合,就什么奇迹都能够创造出来……十二生肖,充分体现了中国人的智慧!当周总理说完六组生肖的组合后,现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一副十二生肖的扑克牌,也是这样分六组来介绍十二生肖的,很受人们欢迎。这副扑克牌的生产厂家是不是按照周总理的诠释而产生的创意,笔者就不得而知了。
老鼠忙碌的时候,往往是子丑之时。提倡勤奋学习的人,子丑正是读书时。孙敬悬梁,苏秦刺股,匡衡凿壁偷光,孙康映雪囊萤……这些伏案苦读圣贤书的故事,都是发生在这个时候。“童工当部长”的高占祥写过一首有关读书习艺的七言古风,尾联是“秉烛伏案丑时后,忙里偷闲几十秋”。所以他多才多艺,著作等身。推崇养生之道的人,却早已进入梦乡。究竟是深夜苦读好呢?还是早睡养生好呢?恐怕就是你说你有理、他说他有理了。我意却是——人各有志,人各有岗,人各有理念,人各有爱好,人各有追求,人各有习惯,那就因事而别、因人而异、顺其自然、各自坚持好了!
生肖歌中说:“子鼠人丁旺,丑牛粮满仓,寅虎林中吼,卯兔草中慌,辰龙天上飞,巳蛇洞中藏,午马大地走,未羊上山冈,申猴尊为九,酉鸡若凤凰,戌狗宜为友,亥猪百宝箱。”
“亥猪驮宝已辞去;子鼠开天即又来!”
新闻推荐
《歌手·当打之年》大年初七首播 全新奇袭赛制取代“补位赛”“踢馆赛”
信息时报讯(记者蔡慕嘉)湖南卫视《歌手·当打之年》将于1月31日(大年初七)晚20:10首播。日前,节目组正式官宣华晨宇、MISIA米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