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大IP+流量演员”的模式逐渐失效,观众呼唤品质剧、追捧演技派,不少制作精良的“良心剧”的出现让人耳目一新。然而,近期热播的《新世界》《如果岁月可回头》《安家》等新剧却高开低走,尽管拥有孙红雷、靳东、孙俪等一批成熟演员,题材也不乏闪光点;奈何拖沓的节奏、浮夸的表演,令不少观众摇头叹息,甚至发出“砍掉一半集数可能会好看些”的感叹。面对好戏“注水”,差评、弃剧和“倍速播放”成了观众常见的选择。
“注水剧”并不是新鲜事,而新兴的网剧市场正成为“注水”现象多发的“重灾区”。某些编剧口中“写剧本时二三十集,拍摄时四五十集,播出时六七十集”的抱怨频频成为现实,折射出病态的影视剧市场以及畸形的制作理念。如何给影视剧“脱水”“减肥”,值得从业者深思。
浮夸与“注水”,毁了多少好题材
《如果岁月可回头》以三个中年男性遭遇婚变拉开序幕,45集的《如果岁月可回头》播出刚过半,豆瓣评分已跌至3.9,近半数观众给出“一星”差评,评论区大多是网友对浮夸演技和“注水”剧情的吐槽。该剧本应将三位失意男子化为现代社会婚姻困境中的缩影,在多角度呈现当下家庭生活原生态的同时,深入探讨中年危机、婚姻围城、代际差异等焦点问题,寻求艺术创作与观众之间的共情共鸣。但在这部剧中,男人们喝酒消遣、互吐苦水的“座谈会”却成了核心内容,充斥着大量“鸡汤化”台词和“散文式”对白。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被无限放大,以避重就轻的手法稀释剧情。
而另一些“注水剧”则走的是“戏不够,情来凑”套路。刚收官的行业剧《安家》改编自日剧《卖房子的女人》,2016年播出的原作只有10集,曾获第90届“日剧学院赏”多项大奖。《安家》则拉长到了53集,拓展出多条支线剧情,女主角惨遭原生家庭伤害、男主角惨遭妻子出轨背叛、合租男女日久生情……《完美关系》“发现”男女主角谈一场恋爱撑不满50集的时长,就让配角们也纷纷“中枪”,陈数饰演的白领精英斯黛拉遭遇“婚内出轨”“姐弟恋”。在一部聚焦公关行业的职业剧中,“女二号”的感情戏竟然成了最大看点,让人啼笑皆非。
趋利和短视,可能砸了整个行业的“锅”
网剧的收视和口碑,剧集长度已经成为观众的敏感点,周迅主演的新剧《不完美的她》只有22集,一些网友还没看剧就已抬高了 “印象分”。但剧集长短并非“注水剧”的唯一标准,优秀的长篇连续剧并不是没有。120集的《我爱我家》、80集的《武林外传》反复重播仍让观众百看不厌,76集的《甄嬛传》和54集的《琅琊榜》也是有口皆碑的佳作。而看似“浓缩”的短篇剧集,也可能被“注水”。今年1月播出的网剧《唐人街探案》仅12集,却向人们展示了什么叫做断崖式“跳水”——前八集节奏明快、扣人心弦,堪称“神剧”;后四集却严重“注水”,莫名烂尾。
“注水剧”成为“人人喊打”的“顽疾”,究其原因无非是资本作祟。在当下的商业环境中,影视公司和播出平台为了摊薄成本、增加利润,便有了制作“注水剧”的动力。制作公司和播出平台的趋利和短视,正在恶化影视剧主创人员的生存状态。更值得注意的是,网剧已成为“注水剧”的“重灾区”。在视频网站上,观众可以任意选择以0.75至2倍的播放速度观看影视作品,“注水剧”大行其道时,“倍速播放”就成为越来越多网络用户选择的观剧方案。一旦“碎片化”观片形成新习惯,将对影视剧创作造成难以逆转的影响,“看剧不如看弹幕”或许会成为每一个影视剧从业者的悲哀。新华
新闻推荐
5个编剧线上卖剧本,数千业内人围观热议直击“全球首次直播卖剧本大会”
直播大会海报墨林森是个新编剧资深编剧王小康柴楚然第一个登场张馨元的直播过于细节化马天利原是纪录片导演本报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