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湾区正式推行并联审批系统后,通过一系列改革措施,审批时间大幅缩短。图为金湾区行政服务中心。
关铭荣摄
今年2月,金湾区工程建设项目审批速度创新纪录。珠海联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物质供热项目”从备案到动工,仅用67天。而且,这期间还包括春节和元旦假期。
这就是并联审批给金湾工程项目带来的变化。
2016年,金湾区正式推行并联审批系统,通过一系列改革措施,审批时间大幅缩短。从前,办理工程建设项目,从申请立项到动工需要400多天。而最近一年,平均实测仅需80余天。
金湾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从“串联审批”转变为高质高效的“并联审批”,既是政务改革的必由之路,也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金湾区积极学习总结各地先进经验、先进做法,加强制度设计,创新体制机制,结合自身需求和区域实际,统筹协调形成了具有金湾特色的并联审批系统。这套系统对政府流程使用了“减法”,让群众获得了服务的“加法”。
成果??统筹协调15个部门重大项目有“绿色通道”
金湾区相关人士介绍,在并联审批系统施行前,工程审批耗时长,不少项目资金早已到位,却迟迟无法开工,“审批一直在路上”。据了解,在此前的“串联审批”模式下,一个工程项目需经16个部门及窗口流转,即便是全流程无缝对接,累计时间也需要400多天。
而现在,金湾区的工程项目审批时间已大幅缩减。最近一年的实际办理测算显示:政府项目从申请立项到拿到施工许可证平均用时82.65个自然日,企业项目从申请备案到拿到施工许可证平均用时88.23个自然日,这其中还包括企业修改图纸内部沟通和节假日时间等。整个政府审批用时,不超过35个工作日。
并联审批为何拥有这样的“魔力”?这仍然要看金湾的具体实践。
金湾区政府对发改、国土、财审、规划、人防等15个部门进行统筹协调,切实理顺各部门审批关系,疏通并统一审批流程,打破以往各部门互为前置、互设条件的限制。按照前期梳理形成的必要材料清单,在申请单位提交资料后,由并联审批系统自动研判资料是否满足技术性审查条件并启动审理,不受互为前置事项审批结果的影响,最终审批出证时系统自动匹配需补齐的前置材料,通过服务前移,实现多部门并联审批,提高审批效率。
同时,并联审批系统要求对建设项目实行超前介入,将以往穿插于审批过程中的勘察评估等论证决策性工作前置,在重大投资项目任务下达前,即开展各项评估。事前充分论证项目的可行性,以大量数据作为支撑,确保重大投资项目决策合理,节省审批时间。
此外,针对特殊项目,金湾区还开设了“绿色通道”。对经区发改局、区科工信局或区招商局核准通过的重点项目,区行政服务中心发放“绿色通道”证,精准对接企业需求,提供专属特色服务。配套并联审批系统,绿色通道工作人员结合项目的基本情况,为持有“绿色通道”证的重点企业和项目提供预约代办、上门服务、跟踪服务,助推重大、重点项目尽早落地。
深化??加大机制推广力度未来推行“承诺报备制”
尽管并联审批工作已经取得比较显著的成果,但是,金湾区上述相关负责人表示,仍有不少工作尚未完全落实到位。
该负责人举例称,部分职能部门业务系统未与并联审批系统对接,仍存在企业直接通过职能部门受理业务的现象;部分职能部门对系统操作不熟悉,出现超时办结情况,影响项目申报资料的完整性以及信息数据的追踪统计,并联审批系统服务优势无法得到充分发挥。
此外,由于并联审批机制推广不足,金湾部分企业不了解、不熟悉,仍习惯以串联方式逐项申报项目,需进一步配合使用并联审批系统。
为此,金湾区将努力推动审批流程优化再提升,加大推广力度,争取形成可复制的改革经验模式。
金湾区将优化数据平台建设。目前,金湾区已上线全国首个区级营商环境分析系统,通过解析比较金湾与其他区域在商业政策、法律、制度环境及执行能力等方面的差异,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效的制度供给。下一步将打造全区统一安全的政务大数据平台,建立政务数据资源“负面清单”管理模式,积极对接省、市电子政务资源,实现资源共建共享、互联互通,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流程。
同时,全区将加强并联审批相关的人才队伍建设。既要加强联办部门业务人员培训工作,杜绝因不熟悉并联审批系统出现超时办结或审理结果上传共享滞后的现象;也要加强园区企业服务和项目跟踪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培养审批工作业务专干,做好申报单位指导服务工作。
此外,金湾区还计划推行企业投资项目承诺报备制,事先做评价、事前定标准、事中作承诺、事后强监管,并将征信体系与并联审批系统挂钩。承诺制项目实行“以标准代替审批”,企业可自主选择签订具有法律效力的承诺书,依标准开展技术方案报备和开工建设。
如今,金湾区行政服务中心已经为并联审批系统设置了新的目标:推进制度建设、应用人工智能新技术,在“数字政府”建设中率先落实投资建设的场景应用,实现企业到政府办事“零填报、秒审批、最多跑一次”,力争企业从拿地到动工只用75天,有效节省企业成本。
撰文:潘晓晨
■亮点
实行容缺审理有效规避风险
为了尽最大可能减少项目审批的时间,金湾区为项目申报的过程设置了一定的“容错空间”,即推行“容缺审理”。
金湾区要求在建设单位申报材料要件齐全有效合法,次要条件或手续存在欠缺的情况下,区行政服务中心综合窗口根据“一次性告知”原则,出具收件回执单,明确标准补正材料通知,综合窗口与各职能部门沟通,先予以缺件审理,为项目落地、动工建设节省时间。当建设单位申报材料齐全、达到法定条件后,再由审批部门根据初步审查意见,按法定程序出具正式批文证照。
必须注意的是,“容缺审理”并没有放松要求、放宽条件,反而对审批部门及建设单位要求更加严格。审批部门必须在要件齐全的情况下按流程先行办理,建设单位必须按承诺补齐所有资料后才能领取正式的批文证照。这种模式在确保审批过程合法合规的基础上,打破常规,急群众所急、想群众所想,尽量让群众“少跑腿”,推动重大项目早开工、早建设、早落地。
依托审批系统实现双向监管
并联审批系统不仅快,而且还有利于监督。由于并联审批系统必须通过信息和互联网技术实现,这使得每一个环节都有清晰的“痕迹”可查。因此,并联审批系统同时具备数字监管系统功能,依托系统可实现双向监管、项目追踪,对审批全流程进行可视化监督。
通过在并联审批系统中搭建限时审批、系统监测等模块,金湾区可实现对项目审批的数字化监管功能。系统对材料输入、审批时间、审批流程等有清晰界定和明确要求,行政部门在哪个环节上效率低下、推诿扯皮、违规操作,都将体现在并联审批系统的可视化看板里,真正实现对审批流程的全程可视化监管,进一步加强对项目落地过程的监督力度。
另外,通过并联审批系统对建设单位进行监管,明确建设单位哪些材料不全、哪些情况不符、哪些需要整改,并可明确及时向建设单位反馈,进一步厘清审批部门和建设单位的职责,促使双方互相配合、良好互动,促进项目顺利落地。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乔宇罗汉章)金湾三灶的市民注意了,如果你的家庭或是你的邻居家风淳朴、绿色节俭,这个活动说不定就是你们的“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