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新闻 香洲新闻 斗门新闻  金湾新闻 
新岭南 > 广东 > 珠海 > 斗门新闻  > 正文

斗门打造全国乡村振兴示范样板 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多领域共同部署,推动乡村振兴在斗门开花结果

来源:南方日报 2018-08-09 11:13   http://www.kcqsx.com/


斗门将用5年时间打造成农村产业强、乡村环境美、乡风文明淳、乡村治理安、农民增收富的全国示范样板。图为风景优美的斗门接霞庄。关铭荣摄

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区、中国最美乡村旅游目的地、中国海鲈之乡、入选全国县(市)域乡村建设规划示范名单……近年来,斗门获评的美誉越来越多。以广大的农村地区为舞台,斗门区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全区农业农村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8月8日,斗门区召开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会议,印发实施《斗门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提出了明确的目标任务,按照“3年取得重大进展、5年见到显著成效、10年实现根本改变”要求,为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2050年实现全面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斗门区委书记周海金在会上强调,进入新时代,斗门“三农”工作站在了新的起点上,立足过去打下的工作基础,要举全区之力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在斗门全面实施、开花结果。作为全市乡村振兴的主战场,斗门区将用5年时间打造成农村产业强、乡村环境美、乡风文明淳、乡村治理安、农民增收富的全国示范样板。

●南方日报记者董谦君

农村综改??明年底前实现“三资”管理平台自然村全覆盖

改革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法宝。作为被中央农办选定的农村改革试验联系点,斗门区近年来围绕农业结构转型、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农村金融、农业经营体制创新等领域进行多领域探索,农村综合改革获评“第二届广东治理创新奖农村改革奖”。当前,斗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面积完成90.9%,农村集体“三资”交易总标的额8.14亿元。在《方案》中,全面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工程同样被放在了重要位置。

《方案》提出,在加快推进农村土地股份制改革方面,将推广农户以承包的土地经营权入股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流转的形式,使农民在获得保底补偿收益的同时,参与二次分红;支持引导农户采取转包、出租、互换、入股、转让或者其他方式流转土地经营权,推动土地流转集中,形成适度规模化经营;逐步探索土地承包经营权置换养老保障的做法,在风险可控前提下,稳妥有序推进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

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将持续推进。重点要建立好台账管理、合同管理、民主管理、监督管理、责任考核等制度。值得一提的是,斗门区还将运用“科技+制度”创新监管手段,进一步完善三资管理平台建设。按照计划,2018年搭建斗门区三资管理机构,2019年底前实现“三资”管理平台自然村全覆盖。此外,各镇(街)还将探索建立农村建筑工程招投标中心。

为明晰村党组织、自治组织和集体经济组织职能,斗门区还提出在深化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的基础上,探索开展“政经分离”试点。

产业提升??推动农业生产机械化打造一批智慧农业示范点

斗门生态农业园通过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验收,获批科技部首批“星创天地”基地和农业部第一批农村创业创新园区;“白蕉海鲈”获评中国百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近年来,斗门农村产业的发展取得喜人成绩。接下来,斗门全面提升农村产业发展工程,振兴乡村产业,向着富民强村的目标进发。

要实现农业的提质增效,加快实施农业创新驱动是关键。通过发展数字农业和智慧农业,斗门区将推动“互联网+现代农业”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支持农村淘宝、农业电商平台、农业电商孵化器和农产品直销平台、供港澳农产品配送中心建设,到2022年建成两个农村电商产业园和孵化器。

现代农业的显著特点之一是机械化程度不断提升。为推动农业生产机械化,斗门区将引导推广无人机植保作业,创建区域特色作物机械化示范区,重点扶持大田种植、设施园艺、健康养殖、农产品流通和监管等应用示范工程,打造一批智能种植养殖、智能监测、全程追溯监控管理的智慧农业示范点。目标到2022年,全区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70%以上,省级农业名牌产品达20个。

近年来,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已成为农村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为此,斗门区也提出,将以乡村旅游为核心带动餐饮、住宿、娱乐、观光、购物、种养、手工业等相关产业发展。

民生事业??实施农房风貌改造告别“只见新房、不见新村”乱象

走进红星村,村道外墙上是俏皮又接地气的标语,配搭着窗花、扇面等古典特色的装饰物,村居颜值不断升级,犹如以农村为主题的文化公园。近年来,斗门区已有53个村居创建成为各级各类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农村面貌焕然一新。

像红星村一样颜值升级的农村将会越来越多。《方案》提出,将实施农房风貌改造提升行动,结合空心村改造、农村危房(泥砖房)改造、旧建筑更新和新民居建设,着重改造和提升现有农房的外立面和建筑风貌,切实解决“只见新房、不见新村”等问题。到2018年底,更新出台农村建房图集,2019年底前完成全区所有村庄整治规划设计工作。

为打造美丽乡村,斗门区计划出台关于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三年行动计划。到2020年,全面完成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全区全部村庄达到省级干净整洁村要求,全区60%以上行政村达到省级美丽宜居村标准。

按照《方案》,通过实施乡村绿化美化工程,斗门区将打造“一路一景、一路一花”,形成各具特色的乡村景观路和慢行步道。同时,鼓励引导村民在道路两旁、房前屋后、庭院内外见缝插针进行绿化美化,逐步实现“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景”的花园乡村印象,打造“微田园”式美丽乡村。

按照计划,到2020年,斗门新建、续建、改建农村公路要达到198公里。此外,为解决村民出行“最后一公里”问题,还将加密主城区与乡村及村域之间的公交和微公交频次;到2020年底,公交客运网络实现行政村客运通达率100%。

与此同时,公共照明设施的建设也将“点亮”每一条村庄。到2019年实现镇到行政村、行政村到自然村及自然村之间照明设施全覆盖、亮灯率达100%。通过完善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农村地区也能搭上“网络快车”,到2020年底,实现全区所有自然村4G网络全覆盖、开通光纤入户行政村占比达90%以上。

□目标任务

按照“3年取得重大进展、5年见到显著成效、10年实现根本改变”要求,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大进展,政策体系基本形成。所有自然村全面完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村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超2.8万元。

到2022年,乡村振兴见到显著成效,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观。成为粤港澳大湾区乡村旅游目的地,乡村振兴工作走在全省全国前列。

到2027年,乡村振兴取得战略性成果,农村落后面貌实现根本改变。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基层治理体制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农村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纳入规划范围的行政村建成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农村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力争超4.35万元。

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

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珠海成为城乡共美之城。

新闻推荐

斗门区慰问老战士 送去党和政府的关心

本报讯记者乔宇见习记者何进报道:在“八一”建军节即将到来之际,日前,斗门区有关领导率队慰问斗门区部分老战士等优抚对象,给...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斗门打造全国乡村振兴示范样板 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多领域共同部署,推动乡村振兴在斗门开花结果)


 
频道推荐
  • 两年内实现 三级全覆盖 珠海斗门区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品牌
  • 城事调查 道路千万条 夜深难返校 珠海两大剧院纷纷推出优惠政策,吸引大学生观看演出,但不少大学生表示捧场“有难度”
  • 《珠海经济特区防台风条例》正在征求社会各界意见 台风期间不得强制非抢险人员到岗
  • 27人被判处有期徒刑 珠海公开宣判首宗因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的恶势力犯罪团伙案件
  • 从破到立:风貌管控重塑斗门美丽乡村 村居规划编制覆盖全区88个村居,年底前完成13条样板村基础设施建设
  • 
    图文看点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推荐阅读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 企石为老旧厂房“体检” 将“电老虎...
    
    热点排行
    4月18日 早间新闻 达芙妮继续亏损:关店千余家 转型电商遭资 北京春季求职期平均月薪10970元 过半职位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余杨:特种设备的安全守卫者 樟木头镇开展消防安全检查 加大对火灾隐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安全 大朗检查水库排站防汛防涝准备工作 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