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报记者 吴伊玲 周舒婷
对于大部分老人和残障人士来说,在晚年能够继续呆在熟悉的环境里,有儿女、老邻居作伴,是最安心的选择。从2015年开始,金湾区整合民政、卫计、残联等多方资源,推出了全省首个“残健共融”服务模式,新建和完善了8家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记者了解到,除了“以老助老、残健共融”,金湾区还提出了“医院保健、养老照护、康复服务”三位一体的医养结合服务模式。该模式通过依托基层医疗卫生优势,在服务站点配备经验丰富的医疗团队和先进完备的设施设备,让养老成为养生。
“以前我们去市区的医院看病很不方便,得一大早从家里出发。坐车要一个多小时,来回就要三个小时,看医生再花至少一个小时,一个上午就过去了。如今就方便很多了,我们有个小病小灾在社区就可以问诊了。”三灶镇西城社区居民姜允吉高兴地表示。而这一改变得益于公建民营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
据珠海市豫德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西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项目主管杨冬梅介绍,在这个1000多平方米的服务站点内,涵括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社区残疾人康园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符合条件的老人、残障人士只需要缴纳1元的工本费,就可以足不出区的享受到便捷、优质、亲情化的服务。如为老人家提供一个日间活动、上门服务、日间托养等服务,除此之外还包含康复理疗、社交娱乐,以及长者饭堂等一站式的服务。截至目前,该服务站开展的服务已达3000余人次。
据了解,金湾区现有的居家养老服务站点目前都能承载500人的需求。到2020年,像西城社区这样三站融合的居家养老服务站将覆盖到金湾全区的21个村居,为老人提供“助餐、助洁、助医”等六助服务。此外,金湾区积极打造“残健共融”10分钟残疾人康复圈,将残疾人康园网络从两镇延伸至村居。
除了服务站点的建设,金湾区的居家养老工作也亮点纷呈。金湾区创新工作方法,推出“互联网+养老”模式,通过为空巢、失能、半失能和高龄老人配发居家养老分秒通服务机“平安通”,来解决居家老人健康养老的难题,为居民“老有所养”构建了日趋完善的服务网络。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刘静雯)近日,有市民向记者反映,两则关于商家在台风期间抬高物价的视频在朋友圈内广泛传播。记者从视频中看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