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广深港高铁香港段开通仪式在香港西九龙站地下一层售票大堂举行。南方日报记者吴伟洪摄
9月23日,广深港高铁全线开通运营。乘首趟车抵港的旅客在香港西九龙车站大堂排队留影。南方日报记者朱洪波摄
扫码畅游
“1小时生活圈”
■粤港澳大湾区深调研之港澳篇
10月23日,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一桥飞架东西,天堑变通途。
而就在一个月前,9月23日,广深港高铁香港段开通运营。这一个月里,经常往返广州和香港的柯先生已记不清乘坐了多少次。他此前从广州东站至香港红磡,需耗时2小时,而今不到1小时即可到香港。
“乘坐高铁去香港已经成为一种"新时尚"。”广铁集团负责人说。港铁常务总监金泽培则表示,加入内地高铁网络将拉近香港与内地的距离,增强沟通,实现互补发展。
港区省级政协委员联谊会主席、香港“一带一路”总商会会长郑翔玲认为,随着多项基础设施逐步落成,大湾区的交通将更便利,必将带动经济融合、社会融合、民心融合。
清晨,搭乘着高铁从香港出发,银行高管去往广州或深圳拜访企业客户。午后,深圳的科技园区里,风险投资人和创业者在咖啡店谈论项目融资。暮色里,香港中环的金融白领脱下了西装外套,和同事们走进小酒馆,畅聊环球市场的轶事。
宜居宜业宜游的粤港澳大湾区“1小时生活圈”,正在加快从梦想照入现实。
●南方日报记者刘倩吴哲王佳欣南方网记者刘泽琦
为大湾区居民提供更多选择
“粤港澳大湾区现代化交通运输体系基本形成,并在许多领域已达到世界一流水平。”交通运输部副部长戴东昌在10月12日深圳举行的“粤港澳大湾区机遇下的互融互通论坛”上表示。
戴东昌介绍,截至2017年底,粤港澳大湾区高速公路里程已经超过4000公里,是全国高速公路网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核心区的路网密度已经超过纽约、东京、伦敦三大湾区。
水运方面,基本形成了以西江干线和珠江三角洲“三纵三横三线”为骨架的江海直达、连通港澳的高等级航道网。2017年,粤港澳大湾区内河航道通航里程已经超过6000公里,位居全国的前列。
同时,粤港澳大湾区是世界上沿海港口和机场分布最为密集的地区之一。2017年,粤港澳大湾区沿海港口集装箱吞吐量8000万TEU(国际标准箱单位),民航旅客吞吐量超过2亿人次,均位居全球湾区之首。
澳门旅游局副局长程卫东认为,港珠澳大桥通车后,整个大湾区的人流物流方式将发生很大的改变。“以往香港和澳门只能由海路进出,随着陆路的相连,湾区内部将更加畅通。”
在位于香港新界大屿山的赤黯角,几乎每一分钟都有客机呼啸着冲上蓝天,或缓缓在跑道上滑落。四分之三由填海而成的香港国际机场,已九年登上“世界十佳机场”榜首。2017年香港机场的旅客吞吐量是7290万人次,其中从珠三角经各口岸来往香港机场的年旅客量超过1405万人次,占香港机场旅客吞吐量的19.3%。
“广深港高铁让来港旅客通过香港航空的航班前往海外,对本地航空业产生积极作用。”香港航空首席品牌官刘江说,“世界上大的城市群区域内经常有数个大型机场为之提供服务。以华盛顿地区为例,大华府地区就有三家机场,空铁联运等便利的交通配套、机场之间差异化定位,能够为区域内居民提供更多选择。”香港航空新组建了大湾区营业部,积极拓展大湾区市场。
“粤港澳大湾区的航空市场需求强劲,目前还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大湾区的机场是健康的竞争合作关系。”香港国际机场业界协作总经理马耀文对大湾区机场未来发展十分乐观。
2017年,由香港国际机场、澳门国际机场、广州白云国际机场、深圳宝安国际机场、珠海金湾机场、惠州平潭机场、佛山沙堤机场等七大机场组成的粤港澳大湾区机场群,旅客吞吐能力约2亿人次,年货邮吞吐能力约807万吨。客货运规模超过纽约、伦敦、东京等世界级机场群,位居全球湾区机场群之首。
共建宜居宜业宜游的休闲湾区
随着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大湾区的旅游资源也被更有效地串联。在7月28日的广东省全域旅游工作现场会上,省政府印发了《广东省促进全域旅游发展实施方案》,打造国际知名的粤港澳休闲湾区。
《方案》提出全域旅游四大格局:“一核、一带、一区、一湾”,其中“一湾”就是指粤港澳世界级旅游休闲湾区。打造各具特色的旅游产品体系、共同策划更多粤港澳“一程多站”旅游精品线路、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旅游品牌……更多合作呼之欲出。
去年12月,由珠三角九市旅游主管部门和香港旅游事务署、澳门旅游局组成的粤港澳大湾区城市旅游联合会签署了《粤港澳大湾区城市旅游联合会章程》,携手打造世界级湾区旅游新标杆。
2018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提出,要树立“粤港澳大湾区旅游一体化”品牌,建立旅游一体化发展协调机制,编制大湾区城市群旅游发展规划,开展“粤港澳大湾区旅游季”系列活动。
在岭南控股广之旅粤港澳游总部总经理苏颖珊看来,港珠澳大桥打通珠江东西岸,三地即将形成全新的“黄金三小时旅游生活圈”,带来全新的旅游组合机遇。“如香港、澳门、珠海形成一程多站旅游路线,依托广东高速公路网、城际高铁网,延伸至广州、深圳等旅游城市。”
信德集团行政主席,美高梅中国主席何超琼表示,香港可以充分发挥国际空港的优势,吸引世界各国旅客来到迪士尼、海洋公园,再顺着路线进入澳门、珠海,进而辐射到珠三角地区。“文化是旅游的根,跨境基础设施的完善不仅能有效促进三地的文化交融,也将吸引更多来自全球各地的游客认识大湾区。”
中山大学旅游学院院长保继刚认为,随着港珠澳大桥的建成通车,三地之间的交通连接非常方便,但签证、通关等软连接还不够便捷。从旅游发力的角度来看,将大湾区作为一个目的地在世界上营销,提高三地之间软连接的效率,是目前应该关注的重点。
“1小时生活圈”让粤港澳同城化
广深港高铁香港段开通以来,西九龙出入境边防检查站的工作人员便要每天乘坐高铁,来到西九龙站内的内地口岸上班。这是我国首次在香港境内车站设立适用内地法律的内地口岸区。
创新实施“一地两检”的通关模式,被视为广深港高铁带来的又一重大成果。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认为,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特区政府能够按照“三步走”的方式,成功落实“一地两检”是最具挑战性,也是最受启发的。“如果没有"一地两检",广深港高铁香港段的很多优势无法发挥。”
“粤港澳大湾区的推进将为物流行业提供升级的契机,促进行业发展。”联邦快递中国区总裁陈嘉良表示,作为联邦快递“航线与网络”系统的基础之一,联邦快递亚太区转运中心位于广州白云国际机场,通过庞大的区域网络,为粤港澳大湾区提供联通区内、区外,以及海外市场的服务。
8月15日召开的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全体会议强调,要以让老百姓得实惠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实施好港澳居民证件便利化、进一步便利港澳居民到内地创业就业、大幅降低粤港澳通信漫游费用等政策措施。
次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消息,《港澳台居民居住证申领发放办法》于9月1日正式实施。港澳台居民办理居住证可享受3项权利、6项基本公共服务和9项便利。
去年8月和12月,国务院港澳办已经分两批集中公布了中央有关部门出台的保障港澳学生在内地就学、为符合条件的内地高校港澳毕业生签发报到证、在内地工作的港澳居民可享受住房公积金待遇、保障港澳居民在内地旅游的住宿权利、便利港澳居民持回乡证在部分车站自助取票等一系列便利港澳居民在内地发展的政策措施。
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副主任黄柳权透露,粤港澳通信漫游费将大幅降低,支持港澳、便利港澳居民在内地发展的政策措施还会陆续出台,部分措施将在粤港澳大湾区先行先试。
“40年前,改革开放在广东起步;今天,1小时生活圈让粤港澳同城化。”广东省政协常委、香港广东青年总会执行主席霍启山说,“这是华南地区的新黄金时代。”但他也指出,单有硬件配套是不足以实现1小时生活圈的。粤港澳三方还需要创造更多有利条件,从生活上消除彼此间的无形区隔,借助经济融合和社会交流,提升粤港澳民众,特别是年轻新世代的身份认同和共融凝聚。
香港青年民建联主席、香港观塘区议员颜汶羽认为,香港和内地各大城市的往来频繁,吸引越来越多香港年轻人到内地读书,或者到内地企业交流、实习、参观等。随着基础设施便利化,日后将会有更多年轻一代“北上”了解祖国发展。
如今的粤港澳大湾区,一切充满创新的未知的可能性正在徐徐展开。
粤港澳三地说
粤港澳大湾区内的高铁、跨境口岸和通道、公路、地铁即将全面开通,建构出路通人通财通的1小时经济生活圈,促成区内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高效互联互通,有力推动珠三角地区的持续繁荣稳定,促进港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利用制度差异作错位突破,优势互补。
40年前,改革开放在广东起步;今天,1小时生活圈让粤港澳同城化,这个区域性命运共同体的合作,成就华南地区的新黄金时代,协助国家走向改革开放新一页。
可是,单有硬件配套是不足以实现1小时生活圈的。粤港澳三方还需要创造更多有利条件,从生活上消除彼此间的无形区隔,借助经济融合和社会交流,提升粤港澳民众,特别是年轻人的身份认同和共融凝聚。过往,有关工作一直由民间主导,新阶段则需从规划上以政策作牵头引导,做好城市和行政机构之间的竞合协调,让利民之策确切落地。
——广东省政协常委、香港广东青年总会执行主席霍启山
以前坐高铁都是在内地,如今有机会从香港乘坐高铁出发,非常高兴。香港能够保持繁荣稳定发展,离不开国家的支持。香港人都对“时间就是金钱”有深刻体会,没有方便的交通条件就没法实现经济的发达。希望香港能通过高铁继续为国家作出贡献,走向世界。我们国家的高铁技术实现了从跟跑到领先全球,非常了不起,作为中国人感到骄傲。
——世界卫生组织前任总干事陈冯富珍
广深港高铁香港段的开通是重大历史事件。不仅是看起来的26公里一小步,更是连接中国内地的一大步,让香港可以快速连接京津冀、长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三大经济圈,更好实现融合发展。
——香港卫视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主席及行政总裁刘长乐
粤港澳大湾区要发展成为世界级的领先经济区域,需要在例如制造、贸易、金融、服务等行业进行创新,并且推动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这必然会带来大量的物流需求,但同时,也对物流运输服务有更高的要求,单纯只是在物理上考虑把货物从A点运送到B点是远远不够,需要物流行业有创新的解决方案和运营模式,推动服务的规模化、标准化和服务链条完整化。粤港澳大湾区的推进将为物流行业提供升级的契机,促进行业发展。
——联邦快递中国区总裁陈嘉良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赵岩)金湾区将在红旗镇建设水质净化厂,污水处理能力可达到每天10万立方米。记者昨日从金湾区政府获悉,该水质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