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郎在岸边等待船队靠岸迎接自己的新娘。本报记者 曾遥 摄28日,艳阳高照,喜气洋洋。9时30分,斗门区第七届“斗门水上婚嫁”集体婚礼,在风光旖旎的南澳村举行。来自香港、重庆、陕西等地的18对新人,乘坐疍家小船,在沙田民歌的祝福声中完成独具传统特色的婚礼仪式。婚礼场面喜庆,水乡特色鲜明,疍家风情浓郁,展示出原汁原味的国家级非遗项目文化魅力。
现场18对新人接受祝福
本届集体婚礼由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珠海市文化体育旅游局指导,斗门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主办,斗门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
新人中有一对是来自香港的郭伟伦和徐莉萍,25岁的新郎郭伟伦祖籍斗门,是水上人家的后裔。“在人生最重要的时刻,回来举办婚礼,是祝福也是寻根。”郭伟伦表示。
当日9时30分,一艘艘花船载着新娘沿着南澳涌出发,缓缓驶向幸福的彼岸!
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上花船、祭龙王、驶过幸福桥、新郎接亲、新娘跨火盆……18对新人到达集体婚礼主会场,斗门区文广新局有关负责人和斗门区文化馆有关负责人向新人们颁发证书,祝福他们幸福美满。“传统婚礼对城市白领有巨大吸引力,去年我最好的闺蜜来此举办婚礼,我们都很羡慕,所以今年我们就过来了。”来自广州的新娘卢焕兼开心不已。
活动形式多样丰富多彩
集体婚礼期间,还举办了一场“沙田民歌”对唱擂台赛为之助兴,可谓河水悠悠歌声悠悠,花船接亲,咸水歌甜:“斗门水上婚嫁”这一国家级非遗项目的内涵蕴味,得到了淋漓尽致地释放。斗门区丰富的民俗元素、多元的非遗资源,得到充分展示、推广和弘扬,彰显独具特色的文化影响。
据悉,第三届斗门民俗文化节于9月9日拉开大幕。看农艇竞速,听沙田民歌,赏醒狮比赛,品非遗美食,观皇族祭礼……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其中,国家级非遗项目“斗门水上婚嫁”集体婚礼,是本届文化节的压轴大戏。斗门区文广新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斗门区民俗文化活动沉淀深厚、颇具历史。其中,民间艺术大巡游举办了14届,“斗门水上婚嫁”集体婚礼举办了7届,“沙田民歌”大赛举办了11届、戏剧曲艺大赛举办了17届。
本报记者张帆见习记者何进
新闻推荐
尊敬的恒裕江山汇花园业主:感谢您购买由我司开发位于珠海市斗门区南湖路99号恒裕江山汇花园的商品房,目前该小区10栋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