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斗门共有62家企业申报高企,预计全区高企总量将达115家,省级以上创新平台年内有望超20家。图为光宇电池生产车间。
南方日报记者关铭荣摄
10月25日,小米发布全球首款磁动力滑盖式全面屏手机小米MIX3,仅一天之后,小米宣布今年出货量突破1亿台,提前两个月完成全年目标。
智能手机品牌的兴衰,与处于供应链各个环节的企业密不可分。近年来,经历低潮的小米手机,通过大刀阔斧的架构调整和供应链重塑,正在走出一条提升“品控”之路。
然而,鲜为人知的是,正在向高端手机市场发起冲击的小米手机,所采用的超高密度大容量电池,正是由其主力供应商——珠海光宇电池(以下简称“光宇电池”)研发制造的。
“只有不断创新,企业才能不断突破。”成立于2007年的光宇电池把“创新”作为自身的企业文化,在锂电池技术领域精耕细作,如今已成为排名全球前列的聚合物锂离子电池供应商。
今年,光宇电池获批设立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并在创新驱动发展之路上继续破浪前行,推动企业步入快速发展时期,以年均30%的增速,有望在年内实现40亿元营业收入。
以光宇电池为代表,“创新热潮”在珠海斗门已然形成。数据显示,今年斗门共有62家企业申报高企,预计全区高企总量将达115家;1至9月,完成发明专利申请186件,同比增长55%;省级以上创新平台年内有望超20家。
南方日报记者林郁鸿见习记者王韶江
现状
工业化与信息化加速融合
与过去忙碌的景象相比,现在光宇电池的生产车间里安静了许多。“机器人和数控机床来了。”光宇电池行政部经理杨成说,目前该公司聚合物锂电池全工序已实现自动化生产。
成本下降、效率提升、产值增加、质量更优——对“旧动力”的改造,正使更多制造业企业焕发出新的能量。今年8月,在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发布的《2017年度中国锂离子电池销售收入前30强企业》榜单中,光宇电池就以30.98亿元的销售收入位列第十,并以30%的年增速,持续向上。
瞄准智能制造的不只是光宇电池。如今,新的智造图景正在斗门制造业企业展开,智能化设备替换了人,信息化“大脑”也革新了管理模式。在企业车间与管理系统中,工业化与信息化正加速融合。
企业技术改造也因此成为斗门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实体经济发展的一大亮点。数据显示,今年通过推动创新企业树标提质行动,斗门把“技术改造”作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突破口,运泰利自动化通过2018年省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认定,光宇电池等3家企业获省级工业机器人开发创新推广应用专项支持。前三季度,斗门全区共完成技改投资11.51亿元,同比增加69.2%,增速排名全市第一。
与此同时,通过精准施策,推动高新技术企业量质齐升,今年斗门全区共有62家企业申报高企,预计年内全区高企总量将达115家。而在创新平台搭建方面,通过落实创新平台奖补政策,精实测控、丽日帐篷等企业也已通过省技术中心认定,预计年内省级以上创新平台可超过20家。
在科技企业孵化器培育方面,今年云谷珠海(斗门)电商孵化园成功认定区级孵化器,爱美孵化器正在向省级孵化器看齐。1月至9月,全区共完成发明专利申请186件,同比增长55%。
金融“蓄水池”作用也在增强。通过落实《斗门区科技金融发展风险补偿金管理办法》,斗门把更多金融活水引向科技型中小微企业,今年以来已经与5家商业银行签订合作协议,累计授信贷款1150万元。
目标
打造“广深研发+斗门制造”先行地
“从科技投入、核心技术、高企数量、人才储备等方面来看,斗门总体上综合创新能力仍处于全市中游水平。”斗门区委书记周海金直言不讳。
科技竞争,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只有横下一条心、啃下硬骨头,奋力在科技领域作出大的创新、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取得大的突破,才能占据科技和产业发展的制高点。
为此,“2018斗门区科技创新大会”于近日召开,斗门区委、区政府在会上向多家制造业企业讲解《斗门区科技创新促进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斗门区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扶持办法》等政策措施,聚焦发展创新产业、深化开放创新、优化创新环境等九大方面,以谋全方位推动创新驱动发展。
随着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粤港澳大湾区加快建设、珠海西部生态新区成为珠海高端装备制造发展的重要载体,斗门将如何把握创新机遇?
“我们要深刻认识存在的不足和问题,下大力气扭转科技创新基础薄弱局面,切实发挥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支撑作用。”周海金说,“未来,斗门作为港珠澳向粤西地区辐射的节点和西部门户的区位优势进一步凸显,我们要主动对接港澳创新资源,支持伟创力、光宇电池、运泰利自动化等科技创新型骨干企业走出去,要加强区域创新合作,主动对接广深科技走廊,承接科技项目和研发成果转移,打造"广深研发+斗门制造"先行地。”
紧抓机遇,必须补齐短板。会议提出,面对瓶颈制约和薄弱环节,斗门将进一步强化政策和制度设计,制定目标清晰、能见成果的重大举措,拿出真招实招,力争补齐创新短板、集聚创新资源、提升创新能力。
具体而言,就是围绕打造珠江西岸创新高地、建设高质量发展载体、实施科技型企业培育行动、加强创新人才培育引进、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强化知识产权建设、促进科技金融融合、深化开放创新等十大方面,结合斗门产业、人才、金融现状,全方位推动创新驱动发展。
按照计划,斗门将进一步营造鼓励大胆创新、勇于创新的良好氛围,在集聚创新资源,激发创新活力,优化创新环境、人才培养与引进、知识产权运用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聚焦
实现科技创新和
体制机制创新
“双轮驱动”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为全区各项工作的核心战略,关系着斗门发展的大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实得彻底不彻底,措施到位不到位,直接影响着我们的工作成效。”斗门区区长马洪胜说,未来,斗门将促进产业、人才、资金、资源等创新要素的有效融合,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走出一条具有斗门特色的创新发展路子,推动斗门发展实现从量到质的飞跃,成为珠海建设新经济的重要引擎。
如何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会议将加快高企培育放在首位,实施高企树标提质行动,开展“高企”创新绩效评价,力争到2020年全区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45家;落实技改事后奖补政策,将企业申报门槛从主营业务2000万元以上调整到1000万元以上,提高企业技术改造积极性。
与此同时,会议提出斗门将对经认定的新型研发机构、重点实验室给予一次性奖励,并加快建设一批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科技孵化器、众创空间,加快推进斗门科创中心建设,支持爱美科技企业孵化创业园发展壮大,建设成为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力争到2020年全区科技企业孵化器达到5家以上,在孵企业80家以上。
抓创新首先要抓科技创新,补短板首先要补科技创新的短板。斗门提出,一方面要把科技创新的“轮子”更好地转动起来,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另一方面要调整一切不适应创新驱动发展的生产关系,把体制机制创新的“轮子”同步转动起来,以体制机制改革激发创新活力,从而实现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的“双轮驱动”,构建创新驱动发展的动力系统。
按照计划,斗门将进一步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改革,加快简政放权,健全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在要素、资源、政策、制度等方面加大供给力度,最大限度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并加大金融机构与科技型企业对接合作,统筹发挥财政资金、社会资本、金融资本作用,通过“资金变基金”等方式支持企业创业创新。
新闻推荐
记者体验航展餐饮服务 发现自助餐中西式快餐盒饭任选 可谓价格实惠口味多样
观众在便民饮水点取水。本报记者张洲摄□本报记者高松熊伟健今天是第十二届中国航展首个公众日,航展现场将迎来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