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宋雪梅报道:今后,斗门区内企业的工业污水输送处理将不再“藏”在地下,而是全部在地面上“跑”,监管一目了然。记者近日从斗门区环保局了解到,为强化工业企业污水治理设施整治,2019年,斗门区环保局将在全区推行工业企业污水排放口及给排水系统规范化管理,推动斗门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为保护斗门的绿水青山蓝天作出积极的贡献。
何为“明管明渠”?据环保专家介绍,以前企业进行污水输送处理时大多将污水管道埋藏于地下,由于肉眼难以看到,故而一旦发生污水泄漏时,常常需要执法人员花费大量的精力、时间进行排查,不仅不利于监管,同时也会延长治污时间。而企业设立明沟明渠明管,既能降低污染发生的风险,同时还能提升应急反应的速度,环保部门检查时能一目了然,有效地监管企业的污水排放。
据了解,为推动斗门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加快推进绿色发展步伐,斗门区环保局按照先试点探索然后全面推行的原则,于2017年底便开始在区内部分企业废水排放明渠明管化,探索示范推行雨污分流,废水收集、处置、排放明渠明管化,排放口规范设置。经过一年的努力,新青工业园区内约8家企业已经实施了废水排放输送处理明渠明管化,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企业也反映“明渠明管”建设比地下管线建设的费用要少得多。
在部分企业试点成功后,斗门区从今年开始将在全区推行污水输送处理明渠明管,区内所有的工业污水将在地面上输送,为彻底杜绝污染物偷排、漏排提供坚实的保障。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张帆)12月27日,斗门消防大队联合乾务镇消防办、乾务镇安监办、五山派出所,在富山工业园马山市场开展冬季防火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