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新闻 香洲新闻 斗门新闻  金湾新闻 
新岭南 > 广东 > 珠海 > 斗门新闻  > 正文

土墩今昔话风云

来源:中山日报 2019-01-25 19:03   http://www.kcqsx.com/


石岐泥墩下街。石岐书楼墩的老屋。石岐书楼墩。沙溪陶敦。李白在《登金陵冶城西北谢安墩》一诗中感叹良多,“冶城访古迹,犹有谢安墩”。不禁由此想到,中山地名中的烟墩山、书楼墩、大墩、泥墩上街、泥墩下街、三墩、元墩、新墩以及敦陶(最初名为墩头),同样有着各自的历史,烟墩山更是本土历史渊源最为悠久的古迹。在本期的话题中,且聊聊这几个分布于石岐、民众、南朗、神湾、沙溪的地名来历,感悟其今昔变化。

文/图 本报记者 周振捷

■往事言之不尽

似水流年,依然静好。数日阴雨后,初冬的阳光,又斜照着苍郁的烟墩山。清晨的阵阵鸟鸣,一路伴着在山道上健走晨运的街坊。儿童游乐区前的空地上,10多位本地师奶组队铺好垫子练起了瑜伽。有说有笑的她们,大多上了年纪,但这并不妨碍追求健康及年轻的心态。或许,历史韵味醇绵依旧的烟墩山,赋予了她们孩提时的趣致、年轻时的憧憬及年迈时的欣然。

上世纪50年代之前,烟墩山还是一座秃山。《中山文史》第46辑刘居上先生撰写的文章《谈谈开发烟墩山》谈及,从阜峰文塔落成之日的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起,这塔就像一枝“秃笔”孤独地矗立在山顶,直到抗日战争胜利后,才由华侨捐资在塔畔建了一座中山纪念亭。“目前烟墩山上遮天蔽日的绿荫,是从50年代开始种植的。笔者当年还是一名初中学生,几乎每年都随队上山种下十棵以上的树,而树种则以台湾相思为主。经红花绿叶打扮后,烟墩山逐渐成为市民的郊游、晨运和憩息之良所。”

巧的是,黄润权先生同样在《铁城忆旧》一文中写道,“烟墩山带给我的印象,最深刻的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我的家人被街道办抽去建登山石阶,不小心被石块压伤了腿。于是每登数百山阶时,都感概劳动人民的辛劳与可敬。童年时在这里捉蟋蟀,少年时在这里射鸟、捡木棉花,青年时在这里摄影、谈恋爱,中年时在这里聚会品茗,老年初至的今天在这里俯瞰市区,感叹故土天翻地覆的变化。”

南宋香山尚未立县之前,烟墩山已承担着往来船只火烟航标、传递军事预警信息之烽火台职责。《古代香山的烟墩与炮台》一文对此谈及,“从古代香山地图中,可找到不少诸如烟墩山、烟管山、照天烛、烟筒山、墩台之类的地名。石岐的烟墩山,只不过是报警传递的中转站之一”。顺便提一下,如今在西区楼房商肆鳞次栉比的富华道,还可见到一座名为“长洲烟雨”的牌坊,它呈现的正是其旧时为小海岛、与烟墩山隔海相望、故而得名烟洲的历史渊源。

烟墩山北侧,是水产运输车辆往来密集的光明路与光明市场。光明路两旁,尽是些批发农副食品的老店旧铺,成行成市。互为友邻的书楼墩与大墩,位于在光明路与人工湖的过渡区域。此前的栏目曾介绍过书楼墩,此番再度走访,只见多位老者坐在大榕树下的石板凳上谈天说地。至于大墩之得名,如《中山市地名志》所述,“清康熙元年(1662年)为海滩边一大土墩,常有渔民在此聚集,后有杜、甘两姓商人建房定居,随后有不少渔民、船民亦定居于此,初称疍家村。至清同治末年(1874年),居此的非疍民比疍民多,遂易称今名。”因此,这也造就了大墩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多为渔民信奉的天后庙与坊间常见的北帝庙合并在一块。

清末民初,祖籍大墩的檀香山华侨黄庆洲,在石岐开设惠生米磨公司,成为中山最早涉足辗米行业的商人。除此之外,此处曾是社会福利院的驻地,其耕地与员峰耕地交界之处亦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被开凿为人工湖。据《中山市志》记载,“1956年该院收盲女37人,通过文化学习,脱掉了文盲帽子。1973年10月,该院改称中山县社会福利院,收养盲、聋、哑人员。1991年11月,该院迁往悦来南路。”据《中山市城乡建设志》记载,“20世纪60年代初,人工湖正式放水,既做公园的湖面又用来养鱼,称为干部农场和人工湖公园”。

■地名因形而定

城区中山二路隧道西侧出入口附近,一南一北分布着泥墩下街与泥墩上街。此处始建于明代,原本为一土墩,初称山头,清道光初年易名为山际头,涉及方位之因素而后又细分为下街与上街。相形之下,泥墩上街的概貌变化较大,只因上世纪80年代中期起建了不少住宅楼及办公楼。

泥墩下街的路牌,遵循旧式写法,泥字的偏旁“氵”换为“土”, 墩的偏旁“土”反倒搁到了“敦”字的下方,颇为有趣。泥墩下街的南端,便是杨仙逸小学。关于来龙去脉,《中山档案方志》记载了其前身——仙逸学校的创办背景。1925年,为纪念罹难的民主革命烈士、“中国空军之父”杨仙逸,在孙中山和宋庆龄的授意下,杨仙逸夫人程度纯创办了仙逸学校,并担任首任校长。“创立之初,仙逸学校仅有初小两个复式班,第二年才扩展为完全小学”。

视线移至镇区。位于大沙田地区的民众三墩村,则是由海陆变迁演化而成的。16世纪中叶,此处淤积成三片沙地,得名三墩沙,明末清初有人开垦耕种,清末民初相继有梁、高、黄、陈、黎等姓氏人家迁入,逐渐聚集为村庄。期间,当地在河堤、学校、相公庙等处植下不少榕树及木棉树,寓意开枝散叶,如今已是郁郁葱葱的模样。一条三墩涌,串起了3000多临河而居村民的生活日常,纵横的水网与肥沃的田地滋养了水稻、芋头、甘蔗、香蕉等农作物,以及声名在外的三墩鹅。如今,村内有一条食肆林立的美食街,大多挂着“炆鹅”和“烧鹅”的招牌。

元墩与新墩分别位于南朗与神湾,均为面积小巧的村落。前者于清雍正年间(1723—1735年)开始有人定居,因建村于圆形土冈之下,乡民取“聚财元宝“的意头而得名,过去属于合里村,如今并入白企村。后者的历史倒不长,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涉及修筑麻乾公路(注:三乡麻子村—斗门乾务镇的公路)的原因有人迁此,填高地基(垒成土墩)建房定居。

近日,从南外环拐入气势恢宏的“中国红木家具之都”牌坊,便进了红木家具店一间连着一间的沙溪新濠南路,只见两旁名目不一、字号硕大的招牌,汇成了“红彤彤”的狭长区域。车子行约两三分钟,右侧即为一座上塑二龙戏珠、刻着“敦陶”字样的牌坊。

敦陶,是濠涌村下辖的一个自然村,大多数村民姓方。此处约于清乾隆中期建村,因建于土墩上且位扼濠涌之头,初名墩头,后因粤语谐音之故,称为敦陶。由牌坊进入,村子的地势缓缓抬高。敦陶大街、共和下街、和平下街等建有多座中西合璧风格的民居,以及一座青砖泛白、年华渐老的北极殿。

事实上,这些中西合璧风格的民居,背后蕴藏着漂洋过海打拼的往事。当中,方作标的事迹被传为佳话。1920年,因生活所迫,方作标与兄弟五人远渡南太平洋岛国斐济当苦工讨生计。几经艰辛,他开始在斐济维提大岛经营小商行,并发展为当地最大的华人商行——方利行,拥有房地产、面包厂等企业。时至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方作标心急如焚,在斐济发起为支援祖国抗日积极捐献的善举。据其后辈讲述,方作标当时掏出毕生积蓄且把房产抵押给银行,联合各方侨胞力量购买4架战斗机捐献给祖国,以充实中国军队的空战能力,并冒着日军围追堵截的危险亲自运送回国。其义其勇,淋漓尽致体现了一代中山人的家国情怀。

新闻推荐

姚奕生参加市九届人大七次会议分组讨论 把意见建议落实到具体工作中

本报讯记者靳碧海报道:1月22日,市委副书记、市长姚奕生到市九届人大七次会议金湾区代表团、香洲区代表团、斗门区代表团第...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 土墩今昔话风云)


 
频道推荐
  • 两年内实现 三级全覆盖 珠海斗门区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品牌
  • 城事调查 道路千万条 夜深难返校 珠海两大剧院纷纷推出优惠政策,吸引大学生观看演出,但不少大学生表示捧场“有难度”
  • 《珠海经济特区防台风条例》正在征求社会各界意见 台风期间不得强制非抢险人员到岗
  • 27人被判处有期徒刑 珠海公开宣判首宗因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的恶势力犯罪团伙案件
  • 从破到立:风貌管控重塑斗门美丽乡村 村居规划编制覆盖全区88个村居,年底前完成13条样板村基础设施建设
  • 
    图文看点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推荐阅读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 企石为老旧厂房“体检” 将“电老虎...
    
    热点排行
    4月18日 早间新闻 达芙妮继续亏损:关店千余家 转型电商遭资 北京春季求职期平均月薪10970元 过半职位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余杨:特种设备的安全守卫者 樟木头镇开展消防安全检查 加大对火灾隐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安全 大朗检查水库排站防汛防涝准备工作 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