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金湾机场东路。
已开港的珠海国际健康港。出台“加强科技创新,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一系列扶持奖励办法,建成珠海国际健康港、金湾新材料研究院、金湾智造大街加速器等产业孵化平台,构建以亩均税收等为主要指标的工业企业用地效益综合评价体系……过去一年,金湾区紧紧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在产业政策上下重本,在平台搭建上下苦功,在制度创新上出实招,经济、社会、民生各项事业以及发展软环境得到了明显提升。
新春伊始,金湾区召开“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机遇,推动金湾高质量发展”大会,开启了新一年的工作。金湾区将深入落实省委“1+1+9”工作部署和市委八届六次全会精神,进一步为2019年谋好篇、开好局,努力实现金湾区高质量发展新突破。今年,金湾区将继续做大做强航空、生物医药、新能源等特色产业和传统优势产业,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加快老旧工业园区升级改造,不断提升高质量发展软环境,切实提高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让长项更长,让短板变“潜力板”。
采写:本报记者乔宇罗汉章
摄影:本报记者张洲
精准发力
多个重磅政策鼓励企业创新
近年来,作为金湾区传统优势产业的生物医药产业势头强劲,其年产值不仅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成以上,而且占全市生物医药产业年产值80%,使金湾区成为全市生物医药产业的“主战场”。然而,亮眼的数据难以掩盖其产业链结构不完整、现有政策对创新支持力度不足等问题。为此,金湾区在2018年出台了《金湾区鼓励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实施办法》,该《办法》奖励类别丰富、奖励力度大、企业覆盖范围广,是一项在一定范围内具备竞争力的扶持政策。
除了针对生物医药产业外,金湾区在去年还出台了一系列重磅产业扶持政策。其中,有“金十条”之称的《金湾区加强科技创新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扶持奖励办法》,更是针对如何促进全区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并对高新技术企业树标提质以及科技创新研发能力提升等方面,给予企业高标准、大力度的奖励扶持,全区95%的工业企业将受益。
一流的产业政策,只有优质的产业平台进行承接才能发挥效能。2018年,金湾区在搭建创新平台,促进企业转型升级方面,可谓硕果累累。去年年中,定位高端化、国际化的珠海国际健康港正式开港,将致力于打造“全国一流、世界知名”的大健康产业孵化中心,促使金湾区的生物医药企业从“单打独斗”向合作共赢方向转变;去年11月份揭牌的金湾新材料研究院,聘请多名院士担任顾问,将以新材料领域的技术研发、技术项目引进孵化等为主业,力争把航空产业园打造成珠江西岸一流、广东知名的新材料产业创新基地。
科学决策
探索建立“数字政府”
“要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关键因素就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数字政府是理清政府和市场关系的一个重要工具和手段。”金湾区委副书记、区长赵伟媛在会议上表示。
2018年,金湾区在打造数字政府方面进行了诸多尝试,先后上线运行了营商环境分析系统、工业企业用地效益综合评价体系、全资源可视化大数据平台等。其中,金湾区营商环境分析系统通过将固化在政府各职能部门的政务数据统一归集,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建立了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计算模型。该系统在世界银行评价指标的基础上,结合金湾的实际情况,构建了“10+2”营商环境评价模型,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和支撑。
项目签约落地后政府不兑现政策怎么办?企业落户后建设、投产不积极如何解决?金湾区招商项目投资履约评价系统能一站式解决这些问题。金湾区招商局相关人士介绍,该系统可对签约落地项目进行全生命周期的追踪与管理,辖区内的投资项目按照在谈、新签约、筹建、已投产等类别划分,点开具体项目即可获取该项目简介、技术优势、知识产权、土地需求等信息,各个项目还设置了动工、竣工等时间提醒,逾期未完成的将触发项目预警。接下来,该系统还将开发在线招商,移动端应用等功能,方便相关部门随时随地了解项目进展情况。
制度创新
倒逼企业提高“亩产效益”
“近三年来,金湾区工业企业产值高速增长,但也存在企业用地效率不高等问题。”金湾区科工信局相关人士表示。为此,金湾区在全市首推工业企业用地效益综合评价体系。该评价体系依照相应的分类,将全区参评工业企业依照评价得分从高到低排列,分成A、B、C、D四类,其中A类企业将作为政策叠加扶持对象的评选依据和优先供地的对象。D类企业将被实施相应制裁,列入工业企业用地效益综合评价体系失信黑名单,并作为土地清理的参考依据。其目的是要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把资源向优质企业和产品集中,推动资源配套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
2月12日,金湾区正式对外公布了2017年度工业企业用地效益综合评价结果,丽珠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61家企业被评为A档。同时被通报的还有24家D档企业,为此,金湾区也敦促其尽快采取有效措施,加快转型升级,提高生产效益。
金湾区科工信局相关人士介绍,这有望成为突破制约金湾区工业发展资源瓶颈的有效途径,也是优化产业结构、实现动能转换、提升质量效益的有力抓手,有利于及时淘汰落后产能企业,清退僵尸企业,盘活土地空间,提高单位土地的综合利用率,倒逼企业提高“亩产效益”。按照计划,接下来金湾区还将继续配套实施差别化政策措施,建立完善以“单位资源占用论产出”为导向的促转型机制,通过正向激励和反向倒逼,促进“创新强、亩产高、节能好”的企业加快发展,促使落后产能淘汰退出和低效企业转型转产,有利于金湾区实体经济实现更高质量发展。
“高效的政府是我们建设数字政府的其中一个重要目标。”赵伟媛表示,数字政府的信息化手段和数据分析可以让政府部门了解更多的信息,使其决策更加精准,从而引导投资和市场,“数字政府可以有效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便民利民
建立一站式政务咨询投诉平台
“建设数字政府,不是说为了单纯地建一个又一个系统,而是为了切实增进民生福祉,让群众和企业办事更方便。建设服务型政府是金湾区打造数字政府的另一个重要目标。”赵伟媛表示。
从去年7月份开始,金湾区建立了全区统一的政务咨询投诉平台。该平台通过对金湾区网上咨询与投诉平台系统进行同步升级改造和整理,实行统一受理、限时办结、统一督办、评价反馈、行政问责,有效解决了企业和群众投诉无门、反复投诉、多部门投诉的现象。该平台使用后,群众满意率达9成以上,政府行政效率和质量也得到大幅提升。另外,在去年年底,金湾区还上线了智能客服系统,需要咨询的市民可通过语音询问,即可获得相应指引,十分方便。截至去年年底,金湾营业执照的核发时间压缩到1个工作日内,政府、企业投资项目建设审批工作,从申请立项到办结全部压缩在90自然天内,项目总审批用时均不超过35个工作日。
高质量的软件服务需要高质量的硬件配套与之相匹配。去年以来,金湾区的新城建设全面提速。全长约8.2公里的航空产业园“工业走廊”全线贯通;机场东路完成美化亮化升级改造,成为了金湾“情侣路”;国际商务中心+中心湖沿岸商业带(华发精品商都)进展顺利;航空新城内全区首个建筑面积近4.9万平方米的“邻里中心”预计今年动工,该项目包括了街心公园、幼儿园,以及丰富的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等。除新城的建设外,金湾区在去年还拉开了老旧工业厂房改造大幕,开展了红旗老旧工业园区升级改造工作。
成效初显
多个经济指标呈两位数增长
在产业政策、创新平台等抓手的引领下,金湾区去年交出了一份较为满意的成绩单。借助珠海国际健康港开港的“东风”,首批总投资超过40亿元的10个国内外一流医药研发生产项目已签约进驻。未来大有可期的新能源产业为金湾区带来了强劲动力,该产业年产值同比增长72.2%。获批华南地区规范性无人机验证飞行空域、总投资近50亿元的16个新项目签约落户,一个又一个利好消息为珠海航空产业园迎来10岁生日献上了大礼。
过去一年,金湾三大战略新兴产业发展进一步提速,推动金湾区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愈加明显。2018年,在巩固原有产业优势的同时,金湾区还谋划引入更多高质量的项目28个,其中超亿元的装备制造业项目13个。经济指标的增长也提升明显,全年全区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05.17亿元,同比增长9.1%;固定资产投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等多个主要经济指标均呈现两位数以上增长,位居全市前列。
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创新驱动。过去一年,金湾区运用政策引导,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去年全区企业研发经费增长35.9%,增速较上年提高35.6个百分点。全区研发投入占GDP比重约为3.7%;申请发明专利561件,拥有量844件,PCT国际专利申请量26件。累计省名牌产品称号31个,新增19个。
积极谋划
升级改造老旧工业园区
会上,金湾区对新一年如何推动高质量发展进行了部署。金湾区委书记阳化冰强调,金湾区要深入落实省委“1+1+9”工作部署和市委八届六次全会精神,继续做大做强航空、生物医药、新能源等特色产业和传统优势产业,加快老旧工业园区升级改造,不断提升高质量发展软环境,让长项更长,让短板变“潜力板”,切实用工作体现忠诚、用发展体现担当、用解决问题体现落实责任。
建区以来,金湾一直秉承“工业立区”,老旧工业园区在金湾区的经济发展中作出了重要贡献,但也面临升级改造的压力。从金湾区亩产效益评价系统分析结果来看,目前区内有一部分企业和土地产出效益低下,处于产业链的低端,跟全区的平均水平差距较大,难以为科技创新贡献力量。
会议强调,今年金湾区要加快老旧工业园区升级改造速度,坚持创新第一动力,探索市场化运作、新型产业主导、资金技术密集、开放互利共赢的运营模式,激活存量土地资源,打造园区转型升级的样本。
对于其他老旧工业区,特别是“亩产效益”低的片区,一方面要积极引进有强大实力、专注于实体经济投资发展的专业机构,帮助金湾区招商选资、招才引智。同时,鼓励传统企业嫁接科技含量高、发展前景好的优质项目,提升科技创新在产业发展中的贡献率。另一方面,要继续加大投入,完善工业园区基础设施,项目落地到哪里,道路、水电、管网就要配套到哪里,企业的生产配套、员工的生活配套都要就近解决,这样才能留得住优质企业和高层次人才,才能形成创新发展的持续动力。
做强特色
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会议指出,金湾区的产业基础是有特色、有优势的,但无论是航空产业、生物医药产业,还是传统制造领域,其产业规模、产业集聚度都均不够领先,有竞争优势的企业和产品不多。现代服务业、产城融合更是长期存在短板,还有很多欠账要补上。
会议强调,金湾区要围绕“3+1”产业集群开展招商,利用龙头企业以商引商,瞄准国内乃至国际最前沿、最具影响力和带动力的领域精准招商,加快延伸产业链。要进一步强化科技、质量、品牌的发展思路,政策、财政、服务要形成正向激励和优胜劣汰的鲜明导向,亩产效益高、信用好、投资履约快的企业就要给予大力扶持,帮助他们加快做大做强,形成新动能。要特别重视完善城市功能,发展第三产业,牢牢把握珠海西部生态新区建设的历史性机遇,提供高标准的公共服务和创业发展环境,引进高水平的总部基地、研发中心、商贸服务、品牌酒店、文化创意项目,彻底甩掉“有区无城”的帽子。
查漏补缺
不断提升高质量发展软环境
“金湾区通过建设"数字政府",已建立了一整套优化提升发展环境的系统,取得了良好的成效。”金湾区委书记阳化冰表示,接下来要用好这些系统,梳理出金湾区的长项短板,针对性地对标提升、查漏补缺,不断提升高质量发展软环境。
阳化冰强调,要继续深入推进“思想大解放、作风大转变、效率大提升”,努力解决本领不硬、能力不强、动力不足、干劲不高的问题,在推进高质量发展中担在关键、干在实处、走在前列。要发扬“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的优良工作作风,把心思集中在“想干事”上,把本领体现在“能干事”上,把目标锁定在“干成事”上,雷厉风行抓落实,把优质高效的服务落细落小落具体。
此外,要多到一线调研,与企业家真诚沟通,虚心听取企业对发展环境的要求,接受企业的合理建议乃至批评。要把急企业之所急、难企业之所难作为开展工作的标尺,重启解放思想的“总开关”,求真务实地研究问题,积极进取地解决问题,努力让企业和企业家满意,让市场主体真真切切感受到发展环境的改善。
新闻推荐
搭建政务服务大数据共享平台 大湾区成省两会热议高频词,代表委员建议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广东改革开放的大机遇、大文章,一直为代表委员高度关注。在1月28日的省两会上,记者发现,围绕政府工作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