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练紧锣密鼓精彩值得期待
斗门水上婚嫁、装泥鱼、乾务飘色、三灶鹤舞、雷州蜈蚣舞、连南瑶族长鼓舞……
这么多国家级和省级非遗项目联袂表演,到哪里一眼看完?
本周日,斗门第十五届民间艺术大巡游暨第六届市民文化节盛大开幕。13个表演方阵共37个节目版块,包括6项国家级非遗、4项省级非遗,参与演员达1500人……将充分展示丰富深厚的本土优秀民俗文化和外地民间艺术精髓,展现斗门区非遗传承的丰硕成果。
□采写:本报记者张帆
□摄影:本报记者曾遥
民间艺术大巡游周日上演
本周日即农历正月十三,本届民间艺术大巡游盛大上演,成为春节期间浓墨重彩的收官大戏。
“本届大巡游,既是对民间艺术精髓的展现,又是对斗门区非遗传承丰硕成果的盘点与展示。”斗门区文广新局有关负责人表示。
采访获悉,本届大巡游中既有年近8旬的非遗项目传承人,又有6岁孩童献艺,可谓男女老幼、全民参与。
“在多个方阵中,以学生为群体的非遗项目传承人成为主体,开始担纲大梁。
“这一届大巡游将更精彩。”斗门区文化馆馆长沈俊校介绍,本届大巡游本土及市内、市外方阵共有13个(37个节目版块),即:龙队方阵、皇族祭礼方阵、华彩宫灯方阵、国韵神采方阵、水乡风韵方阵、水姑娘方阵、白藤社区方阵、连南瑶族长鼓舞方阵、金湾三灶鹤舞、香洲前山凤鸡舞、雷州蜈蚣舞、佛家拳方阵、群狮方阵等。
“每个方阵和节目皆是精品。”斗门区文化馆馆长沈俊校介绍,这13个方阵中,包括装泥鱼、水上婚嫁、三灶鹤舞、木偶戏、连南瑶族长鼓舞、雷州蜈蚣舞等6项国家级非遗,莲洲舞火龙、皇族祭礼、乾务飘色、前山凤鸡舞等4项省级非遗,将充分展示斗门丰厚的本土民间艺术资源,以及外地民间艺术精髓。
创新让大巡游形式和内容鲜活
“民间艺术大巡游已经举办了14届,斗门的文化符号该展示的都已经展示了,如何做到推陈出新?”斗门区文广新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方法只有一个:创新。
在本土方阵的节目版块中,约300人参与其中,内容丰富多彩:莲洲金银龙、赵氏家族祭礼、曲艺、戏曲、锣鼓柜、乾务飘色、装泥鱼、斗门水上婚嫁、虾灯、鱼灯、鲈鱼宝宝、禾虫宝宝、佛家拳、醒狮等,都以其鲜活的创新形式,让民间艺术精髓呈现在眼前,过目难忘!
装泥鱼是国家级非遗项目,在本届大巡游中项目传承人将进行编织泥笼表演;斗门水上婚嫁也是国字号非遗项目,美丽花船首次“以地为水”融入其中;乾务飘色是省级非遗名录,将一次性展示7台大色,精彩不容错过;佛家拳新增擂台对打,难得一见,精彩刺激。
外地方阵女子茅龙舞震撼人心
外地4个方阵,让人耳目一新。
龙队方阵,群龙共舞,气势如虹,其中包括云浮连滩女子茅龙舞。
据悉,云浮连滩女子茅龙舞是首次参加大巡游,茅龙舞是南江流域流传了几百年的古老民间艺术,是全国一项独特的民间古舞。茅龙舞起来生猛灵动,配以独特的唢呐、锣鼓伴奏,震撼人心。
60面长鼓敲起来舞起来,是什么样的节奏?
连南瑶族长鼓舞是国家级非遗项目。该方阵由60面长鼓组成,瑶族长鼓舞是瑶族民间舞蹈之中的珍品,“有瑶必有长鼓舞。”可见长鼓舞具有悠久的历史,具有鲜明浓厚的风格特色和较高的艺术性、观赏性。
雷州蜈蚣舞方阵是首次参加大巡游。据介绍,雷州乌石蜈蚣舞是雷州市乌石港先民创造的一种祛邪消灾、祈盼安康与丰收的民间民俗舞蹈活动,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蜈蚣舞2016年参加第三届岭南民俗文化节,2017年参加中国国际海洋周展演等深受好评。
在国粹神采方阵中,广东省木偶艺术剧院获邀表演木偶戏《木偶家族大聚会》,绝对值得一看。
新闻推荐
九节金龙喜贺岁 高桩南狮勇登高 斗门区市民贺岁龙狮武术表演好不热闹
本报讯记者张帆报道:金龙贺岁、群狮报喜、金猪送福……2月8日15时,2019年斗门区第十七届市民贺岁龙狮武术表演在斗门区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