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剑锋
2月17日,康宁社区举办“共享美好新时代·阖家欢乐闹元宵”游园喜乐会活动,吸引了社区众多亲子家庭参与,现场猜灯谜、玩游戏,气氛欢乐喜庆。(本报2月18日03版)
所谓“正月十五闹元宵”,猜灯谜、赏花灯、舞龙狮等文化活动在珠海开展得有声有色,不仅让年俗有了新的传承,也使传统文化得到发扬光大。
与我国其他节日强调合家团圆不同,元宵节突出的是普天同庆主题,所以也被喻为“全民狂欢节”。换句话说,一个“闹”字道尽了元宵节的特质。在快节奏、多兴趣、广交际的今天,人们的过节方式已不再局限于一碗汤圆,更应让传统文化兴起来、活起来、火起来。
给元宵节添加“文化馅儿”,首先要对传统文化“温故而知新”。古往今来,有众多与元宵节相关的诗词歌赋,“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些诗句有习俗的脉络、有文化的滋味,表达了对美好的期盼、对幸福的祈愿,在重温中品味元宵文化的绵绵远香,岂不是一件文化乐事?
“闹元宵”关键要通过“政府搭台”、“市场唱戏”,坚守其“根”、突出其“神”、抓住其“形”,深入挖掘年俗的来源和内涵,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让猜灯谜、赏花灯、舞龙狮等活动在原汁原味呈现的同时,有机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红色基因,打造更多符合现代人审美与志趣的多元文化产品,从而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可以说,每一个“闹元宵”活动都具有很强的仪式感,只有让更多的人参与其中,在传承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共同体验、共同分享,才会更有情趣、更有味道。尤其是通过猜谜、赏灯等公共活动,还可以增强集体荣誉感,有助于和谐社区、温馨家园建设。因此,腾出点时间与家人一起动手包汤圆、与邻里一同猜灯谜,为传统文化活动捧捧场、喝喝彩,更能让“我们的元宵节”过出时尚、过出新意来。
一言以蔽之,元宵节既要有汤圆味,更应有文化味。在强调文化自信的时代,我们有责任过好每一个有文化品位的传统节日,不仅要顺应时代发展,增添更多具有时代特征、民族特色、区域特点的新习俗、新风尚,也应尊重传统习俗,继承传统文化,让博大精深的元宵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
新闻推荐
节后珠海市人力资源市场迎来招聘求职高峰 招聘岗位和求职人数同比激增
求职者在选择企业。本报记者陈新年摄本报讯(记者陈新年)20日,是元宵节过后的第一天,珠海市人力资源市场迎来了春节后的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