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北京2月28日电中共中央、国务院日前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粤港澳大湾区如何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怎样推动设施“硬联通”和机制“软联通”?将给三地青年带来哪些发展新机遇?
国务院新闻办28日举行新闻发布会,聚焦《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对这些热点问题作出回应。
打造国际科创中心,构筑创新发展新高地
“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是首要任务,是重中之重,也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最有共识、最具优势的地方。它肩负着构筑创新发展新高地、引领和带动珠三角地区率先实现创新转型的历史重任。”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罗文说。
罗文介绍说,下一步,国家发改委将会同有关部门和粤港澳三地重点抓好四方面工作:
一是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下,由国家发改委牵头组建大湾区科技创新中心专责小组,形成“上下联动”“左右协同”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合力。
二是支持深港、珠海横琴、广州南沙等三个创新特别合作区先行先试,推动粤港澳在知识产权保护、市场监管、科技金融、人才培养、成果转化等方面的政策对接,打造要素流通、设施联通、创新融通、人员互通的跨境合作平台。
三是以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为依托,集中建设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交叉学科研究平台和产业前沿技术创新平台,实施一批高水平创新项目,打造高度国际化发展的科学中心,引导地方和社会资本加大创新投入,吸引国内外顶尖水平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研发机构到大湾区发展。
四是聚焦破除人才、技术、资金、设备、信息、数据等创新要素便捷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开展更高层面、更宽领域的改革试点,形成粤港澳交流互动、协同创新的新局面。
“广东支持科研的财政资金可以到港澳去使用,广东的科研机构、实验室也要对港澳全面开放。”广东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林少春说。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政务司司长张建宗说,香港可以利用国际化营商环境,汇聚内地以及全球的创新资源。一方面将国际创科企业引进大湾区,另一方面帮助内地创科企业“走出去”。
“澳门将在四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基础上,加强与大湾区其他城市的合作。”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政策研究和区域发展局局长米健说。
推动设施“硬联通”、机制“软联通”
“要素高效便捷流动既是推进市场一体化、建设大湾区的基础条件,也是当前社会各界反映比较集中、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罗文说。
他介绍说,在体制机制“软联通”方面,要以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为带动,聚焦科技创新、人员交流等关键领域,推进出台系统性的创新支持政策,实现科技人才便捷流动、科研合作更加紧密。加强内地与港澳口岸部门协作,扩展和完善口岸功能,依法推动在粤港澳口岸实施更便利的通关模式,进一步便利港澳与内地居民往来。研究制定和优化香港、澳门单牌机动车进入内地行驶的政策措施。探索推进在广东工作和生活的港澳居民在教育、医疗、养老、住房和交通等民生方面享有与内地居民同等待遇。
罗文指出,在基础设施建设“硬联通”方面,要统筹基础设施布局,抓紧编制粤港澳大湾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规划和城际(铁路)建设规划,以连通内地与港澳以及珠江口东西两岸为重点,完善大湾区铁路骨干网络,构建以高速铁路、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康振华)日前,珠海市科技创新局关于开展2019年高新技术企业树标提质业务培训辅导会的通知,将于3月4日和5日举办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