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光璀璨的珠港澳夜景。
上世纪70年代,横琴岛电力工人在维修供电线路。
去年珠海供电局保底电网工程———珠供线段抗风加固现场。
夜晚的日月贝、十字门流光溢彩,不远处被灯光点亮的港珠澳大桥如同火龙在伶仃洋上起舞,无处不在的电网让珠海变得五光十色,与一水之隔的澳门交相辉映。但在40年前这一幕还很难想象。“当时一到夜晚,珠海这边黑灯瞎火,小时候最喜欢坐在岸边看澳门的夜景,那时候很难想象今天的珠海也能这么美”,家住珠海银坑的梁先生说。
从过去供电难以保障、灯光稀疏,到2015年、2016年供电可靠率连续蝉联全国第一,2018年全口径低压用户平均停电时间0.42小时,跻身世界一流水平……在珠海建市40周年、《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印发这一重要时间节点,南方电网广东珠海供电局交出了一份优异的成绩单。变化的背后,不仅见证了珠海电力40年的飞速发展,也浓缩了南方电网广东珠海供电局与特区珠海共同成长,拼搏进取,构建世界一流电力营商环境的奋斗征程。
40年蝶变
珠海供电可靠率连续两年位居全国第一
2018年9月16日下午,强台风“山竹”来袭,全线竣工的港珠澳大桥,在通车前迎来了一次“严峻考验”。据大桥气象监测系统显示,当天下午4时许,强台风“山竹”逼近珠海,桥区瞬时最大风速为每秒55米,风力达到16级。
这个傍晚,无数人透过电视画面、手机视频看到了令人振奋的一幕:强台风过境珠海期间,港珠澳大桥供电稳定正常,近30公里的桥面上,1280盏路灯照常亮灯。
港珠澳大桥成功顶住强台风考验,正常亮灯的“奇迹”是如何实现的呢?珠海供电局相关负责人揭开了背后的秘密:港珠澳大桥由110kV拱桥线为其供电,还有110kV人工岛变电站送出的岛桥线及10kV大桥两条备用线。若110kV拱桥线出现问题,两条备用线路可随时为大桥提供动力电源,“强台风‘山竹’袭击珠海期间,上述线路均正常运行,状态良好,未出现任何异常情况,强有力地保障了港珠澳大桥的安全运作”。
这只是珠海供电局践行高质量发展理念,持续提升供电可靠性的一个缩影。在珠海,四通八达的电网延伸覆盖城市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社区、每一座工厂、每一户家庭、每一盏路灯,支撑起城市的快速发展。
珠海香洲供电局生产计划部配电运行及检修专责黄志浩、吴熳红介绍,上世纪90年代初,全市电网只有几十条线路,过去一个人骑自行车,拿一根绝缘杆一天就能巡完,现在仅香洲一个区就有700多条线路。
摊开珠海电网图纸,对比今昔,站点、线路分布从稀疏到密集,从另一个侧面见证了特区珠海40年来的沧海桑田,也是城市生产生活用电消费激增的40年。但相比于建市之初供电紧张,可靠性难以保障,如今的珠海人却几乎感受不到停电。“上世纪80年代初因为经常停电,每家每户都要备大量蜡烛,现在的年轻人已经很难理解了”,市民梁先生说。
数据显示,1996年,珠海用户(中压)年平均停电时间23.85小时/户,但到了2018年,珠海全口径中压用户平均停电时间降至0.69小时,比肩伦敦、巴黎等国际知名大城市。剔除台风影响后,珠海去年平均停电时间仅为25.2分钟,供电可靠性达到世界领先水平。2015年、2016年,珠海供电可靠率还连续两年位居全国第一。数字的变化,成为珠海建市40年,珠海供电局围绕保障用电,不懈努力提高供电可靠性的生动见证。
优化电网网架
让稳定供电如呼吸一般自然
供电可靠性是指供电系统持续供电的能力,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达程度的标准之一。“高供电可靠性就是用户意识不到供电部门的存在,让所有用户享受持续稳定供电如呼吸一般自然。”珠海供电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少停电、不停电”,是市民对供电可靠性的直观感受,但对于供电部门而言,供电可靠性却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电力从变电站、输配电线路到用户的每一个环节。完善的电网网架是提高供电可靠性的源头和根本。近年来,珠海供电局加大投入,不断优化珠海电网网架结构,通过在全市建设500kV变电站作为主干电网的四极,大力推进东西两翼互联互通,互为支撑的“四极两翼”蝶形电网远景网架建设和保底电网建设。这种供电方式,可以使电源间的电力供应相互调济。当环内任一线段发生故障时,其他线路可供电,能使用户用电不受影响。
珠海供电局官网定期会公布“计划停电”检修通知,但很多市民发现,明明自己就在计划停电的区域、时间内,却没有停电。黄志浩解释,这是因为采用了环形供电和配网可转供电技术,这个片区在停电前,提前接入其它电源或是发电车,因此“计划停电”时用户通常感受不到停电。
据介绍,珠海供电局配网可转供电率连续多年排名全省第一,电网故障自动恢复能力位列广东电网第一。
近年来,珠海供电局还不懈探索电力前沿技术的实用化,不断提升电网的智能水平和供电可靠性,实现多个“突破”:在珠海唐家湾建成世界规模最大的多端交直流混合柔性配网互联工程,为珠海创建纵跨城市-园区两级的国家级“互联网+”智慧能源示范区。在珠海横琴自贸区,建设我国首个“双链环网格化闭环运行”配电网,出现故障可实现“毫秒级复电”。
珠海供电局相关负责人称,在横琴计划远期打造年平均停电时间比肩东京、纽约曼哈顿湾区的高供电可靠性域。
精益化管理
大停电化为小停电,小停电化为不停电
为了减少停电,珠海供电局全面导入精益化管理,将大停电化为小停电,小停电化为不停电。
建市之初,珠海停电管理、检修相对粗放,一条线路不同设备检修,往往导致重复停电。实施精益管理后,珠海供电局在精确编制年度、月度停电计划的基础上,推行了“一停多用,综合检修”,充分利用一次停电机会,开展多项作业,有效降低用户的停电次数和时间。
供电可靠性数据的统计、应用,也实现了从人工到信息化、智能化的转变。吴熳红回忆,过去供电可靠性数据都要人工计算,每条线路停电,影响的用户数、时间,每个月都要对着图纸手算,工作量大,一次至少要花一周时间,后来开始建设信息化系统,从人工录入数据,逐渐发展到今天计算机实时更新图纸,自动计算,确保了数据的及时、准确。
带电作业的普及,也为珠海供电局提高供电可靠性插上了技术的“翅膀”。1997年,珠海开始实施带电作业,是广东电网最早采用这一技术的单位。近年来,带电作业被广泛应用于主配网改造建设。变电站接地方式改造期间,珠海有28个变电站需要主变压器停电施工,涉及用户多、面积大、时间长,但所有的改造工程都通过馈线、站间联络线和临时旁路线进行了转供电,实现全部用户转电,停电影响为0时户。
珠海供电局还实施了“非0时户数”停电分级审批管理,一旦“计划停电”影响用户超过40户就要由市局领导审批。工作人员表示,由于停电审批要求高,当设备临时检修需要计划停电时,工作人员都会想方设法不影响用户,不停电,通过带电作业或其它方式进行。
一流的湾区建设需要一流的电力保障。“能源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重要驱动力”,珠海供电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南方电网广东珠海供电局地处改革开放前沿阵地,不忘初心,接下来将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电力需要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新时代南网总纲》为引领,构建“以可靠电网为根本、以技术创新为支撑、以精益管理为抓手”的供电可靠性管理体系,通过“可靠供电+优质服务”双轮驱动,持续改善营商环境,提供与粤港澳大湾区魅力之城相匹配的可靠电力供应和优质服务,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文/杨亮图/朱甸制版/黄燕金国华余加明王兰花
新闻推荐
国务院参事、全球化智库(CCG)理事长王辉耀: 建设“人才湾区” 激发创新活力
在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举办的首届国际伙伴日上,来自全球的18所知名院校与同学面对面交流。南方日报记者朱洪波摄扫码关注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