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金湾区综合指挥中心的监控系统,全区挥发性有机物(VOCs)和恶臭指数,各监测点相关指数的排名、变化趋势等一目了然。南方日报记者关铭荣摄
企业生产过程中是否启用了污染治理设施?区域空气的环境指标有何异常?通过监测布点的实时数据传输和预警系统,金湾区环保部门可以迅速倒查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源,做到精准、快速处理。而这一切源于金湾区环保局的一个民生承诺。
作为2018年金湾区的十件民生实事之一,去年底,金湾区“挥发性有机物及恶臭三位一体立体监控系统”完成所有测试,宣告正式上线。这也意味着,在新的一年,一个永不歇息的“狗鼻子”和一双永不眨眼的“电子鹰眼”将共同守护金湾区的蓝天白云。
金湾区环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一投资3500万元建设的系统可实现“点(企业排放口)—线(企业厂界)—面(区域环境空气)”相结合的实时监控,为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源的立体防控和治理提供了有效的技术保障。
●南方日报记者董谦君
精准治理
信息化手段描绘污染源“活地图”
金湾是珠海工业企业集中的区域,在企业生产过程中,难免产生挥发性有机物等物质。如何通过有效管控,让企业生产发展迈向高质量的同时留住蓝天白云,这是金湾区环保部门一直思考的问题之一。
从金湾区的现实情况来看,其空气质量提升的重点在于对扬尘和臭氧浓度的控制。臭氧属于二次生成污染物,是多种大气污染物在阳光等作用下发生一系列变化后产生的新污染物。而其主要的“原料”则是挥发性有机物(简称“VOCs”)、氮氧化物等。同时,挥发性有机物散发的气味也会直接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
然而,环顾整个金湾区,相关工业企业涵盖了制药、喷涂、新能源、化工、注塑、饲料、印制、电路板制造等多个行业,其生产过程都与VOCs有关,堆场罐区、生产车间、管廊、污染处置、有组织和无组织排放等各环节都可能存在排放风险。环保部门的相关管理和执法面临巨大考验。
为此,金湾区把目光投向了信息化、智能化手段,希望能借助一个可以“看清”全区VOCs排放的“活地图”,达到精准治理大气、精细管理污染源、提升空气质量的效果。“挥发性有机物及恶臭三位一体立体监控系统”也正是由此而来。
从系统建立之初,环保部门在优化监测设备的布点上花了不少心思,力求“花最少的钱,办最高效的事”。
据悉,金湾区环保局首先通过排放总量摸底调研摸排重点管理对象,该局摸查的全区近千家工业企业中,涉及VOCs排放的企业有155家,根据总量排放大小排序,其中39家定为省、市重点监管企业。其后,通过先进的VOCs移动走航车对金湾区域进行VOCs排放进行“画像”,直接在地图上画出VOCs浓度的高低分布。第三步,采用便携式VOCs监测设备,对高浓度区域的企业实施定点监测,确定出特征污染物。最后,根据调研结果综合研判,确定本次系统建设,需要重点关注的18家企业名单、重点排放口及重点监管污染物种类。该系统项目组通过统计后了解到,VOCs排放靠前的18家企业,排放总量占据了全区的80%。这也意味着,管好这18家企业就成功了一大半,其中又有10家企业属于重污染天气应当限产限排的企业。
事实上,区内企业在建成投产前,均已经安装了废气、废水等污染治理设施,并通过了环保竣工验收。但是,个别企业难免存在侥幸心理,为节省成本未正常运行污染治理设施;或者因为运行管理不规范,污染治理设施未达到正常效果导致超标排放等情况;甚至有个别排污单位耍小聪明,在环保部门上门监督时修改生产、治污设施状态应付检查。
“系统的建设就是要从源头上杜绝这些现象的发生,让企业自觉地把生产行为纳入到合规合法的环保流程上来。”金湾区环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过去,由于存在着法规标准不健全、控制技术应用不足、环境监管难等管理问题,环保执法行动往往难以取得预期效果,甚至出现多次出动都难以查明原因,造成无功而返。系统实时监控的功能,也弥补了这些执法薄弱环节。“企业规避环保执法的难度更大了,也有利于打消其违法的侥幸心理。”
另一方面,由于大气治理的特殊性,仅仅针对单一空气质量指标的治理往往不能真正解决问题,“按下葫芦浮起瓢”的状况时有发生。排放基数不清、VOCs成分复杂、排放形式多样、物质种类繁多,都曾是治理空气污染的“拦路虎”。“系统的出现打破技术限制,让治理有了综合判断的依据,从而建立起针对VOCs污染防治的科学体系。”金湾区环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长效监管
实时数据让违规行为无所遁形
“生产设备启动了,但环保设备却没有任何电流反应,这马上引起了我们的怀疑。”“挥发性有机物及恶臭三位一体立体监控系统”即时发现这一情况并发布预警后,金湾区环保局马上派出环保执法人员赶赴现场进行纠正。这是今年春节过后,某家企业刚刚复工生产时,因为疏忽而发生的一幕。正是由于有了实时监控系统,潜在的环境隐患得以及时解除。
据介绍,作为整套系统的其中一个子系统,“污染产生和处置工况监控系统”可通过设备电流、气压、流量、温度、运动状态等多参数的实时监测,对区内10家重点企业的生产设施和污染治理设施进行监管。
金湾区环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这套监控系统的建设,不仅关注到环境质量、企业排放口、厂界污染物是否达标,还进一步深入对生产线运行状态及治污处置过程进行监控,对异常状态进行实时报警预警也是该系统的功能亮点之一。“实际上,整套系统就是一个永不歇息的"狗鼻子"和一双永不眨眼的"电子鹰眼",随时随地监控着区内企业的生产以及排污情况。”
目前金湾全区总计安装26套固定排污口VOCs监测设备。这些监测设备实现了对重点企业重点排污口的24小时不间断监测和数据传输。“过去曾出现企业为应对环保检查,一有环保执法人员上门就停止生产,造成难以采录到有效数据的状况。如今所有数据都能在后台调取,企业违规行为无所遁形。”金湾区环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受到风向、空气流动等因素的影响,排污口监测数据正常,并不意味着在一定范围内空气质量就能达标,还有些企业对废气收集不到位,无组织排放情况突出。因此,金湾区还根据前期调研成果,设计了18套厂界VOCs监测设备、4套恶臭浓度监测设备。与固定排污口的监测设备类似,其也能自行检测并传输数据,配合气象参数设备,厂界VOCs监测设备能测出区域内污染物的浓度和来源方向等。一旦污染物浓度超过标准值,将及时发出预警通知企业进行处置。
依托强大的数据分析能力,系统还具备了从数据监测环节倒推污染产生环节的功能,即通过对辖区大气污染物进行分析,得出其变化特征和影响的主要物质。“如监测发现某种污染物偏高了,可对监测点附近可能用到这种污染物的企业进行排查。”金湾区环保局相关负责人说。
此外,为了更好地从全局上把握好全区环境空气质量情况,而在企业之外,金湾区还根据辖区的地理空间,气候条件等,建立了3个分布区内各重点区域的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在其中2个站点装备了环境空气VOCs实时在线监测设备,由点到线,再到面,一张保卫金湾蓝天白云的“天网”已经铺开。
成果初现
臭氧浓度全年同比降三成
“挥发性有机物及恶臭三位一体立体监控系统”上线至今仅仅2个月,针对金湾重点企业的废气投诉情况大幅减少,看护好金湾蓝天白云初显成效。
值得一提的是,科学精准的监控系统推广受到了企业的欢迎,对其而言是有效预防和自证清白的手段。事实上,2018年初,为推动全区VOCs污染防治工作,金湾区环保局将珠海润都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列为试点,在该公司安装了一套VOCs在线监控系统。依托该系统的24小时监控功能,该公司不仅理顺了各个工艺环节,VOCs总量减排90%,还通过实时监测数据,有效控制治理设施的开启负荷,实现了节能降耗。
2018年底,润都制药主动投资了196万元加装5套在线监控系统,对全公司的VOCs排口实时监控实现全覆盖,加上在废气处理设施上投入,在VOCs监测治理方面共斥资超过千万元。“在线监控系统可以让我们根据数据找到精确的时间节点,倒推出哪个生产流程环节排放出了问题,从长远的角度来看,环保也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该公司负责人说。
随着系统建设的不断推进,通过推进污染物减排工作,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决心进一步传导到了企业当中,更多企业开始自觉加快污染治理手段升级。据悉,截至目前,金湾区内白井电子、强恩玻璃、德燊环保、蓉胜超微、中丰田等公司均结合本系统数据反馈结果,完成了对原有的废气治理设施进行升级改造。
“在系统建设的一年多时间里,随着各项宣传工作的推进和其他各项环保措施作用下,企业的环保意识和金湾区的空气质量均有了明显增强和改善”。金湾区相关人士表示,通过VOCs等臭氧污染前体物的减排,使辖区2018年臭氧浓度比2017年下降34%;使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占比达到94.3%,比2017年提升了9.7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金湾区还在全市率先配备了便携式双质谱气质联用仪、颗粒物激光雷达检测仪等先进设备,可检测挥发性有机物、扬尘浓度并分析其迁移规律,进行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这些先进的监测设备还能装到车辆上,进行走航监测,可以对区域VOCs、颗粒物排放进行“画像”,直接在地图上画出VOCs、颗粒物浓度的高低分布,然后对高浓度区域的企业实施定点监测,确定出特征污染物,以便下一步的精准治污。“实现全天候、无死角空气监测”。
据介绍,接下来金湾区将进一步调试、丰富挥发性有机物及恶臭立体监控系统应用,用永不眨眼的“电子鹰眼”和永不歇息的“电子鼻”,看护好金湾的蓝天白云,实现“让生命更健康,让生活更美好”的金湾愿景。
新闻推荐
图:综合指挥中心工作人员利用挥发性有机物及恶臭三位一体立体监控系统查看某企业的运作情况。图:珠海润都制药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