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广东
本次全国两会上,“减税降费”是一个热门词汇。事实上,近年来,各地政府“减”的动作一直都在进行,比如广东,“去年全省新增减税降费1600亿元,约占全国1/8”(金羊网3月6日)。2019年又有新举措,“广东出台新政为企业减负,今年将安排208亿元稳就业”(《羊城晚报》3月7日)。有减,就有增。有句媒介常用语,叫“税费做减法为市场做加法”。这话说得对,但换个角度来看,也不全对。减税,得到的结果仍是加。因为经济活力提高了,税源就进一步拓宽了,税收就会呈现增长的态势。
税收再增长,再让利于民,就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比如,“广东医保报销比例位居全国前列”(《信息时报》3月7日),居民幸福指数的增加,本质上也是政府公共服务水平的增加。又如,“佛山不动产登记审批压缩为3个工作日”(《广州日报》3月7日),这也是政府所做的一道减法题,但收获的,是居民满意度与政府公信度的增加。所以,减与减结合,完全可以得出加的答案。
在区域合作方面,资源与资源的结合,也是进一步促进民生幸福指数增加的有效途径。当然,资源的深度合作,需要技术,更需要管理智慧。比如,“全国人大代表、珠海市市长姚奕生表示,将探索澳门医保在珠海使用”(《信息时报》3月7日),就是如此。虽然目前还面临着一些困难,但这毕竟是符合趋势的想法,只要敢想敢干,办法总会找到的。同样,“广佛轨道交通衔接将加快”(大洋网3月6日),必将进一步加速广佛两地的深度融合。
说起来,资源的共享,离不开信息的共享,现代社会,信息互通,是便民服务与公共管理的最重要基础。比如,信息共享了,异地办理身份证、结婚证、医保等便民服务才能实现。像“深圳拟推出"违法信息通报制"”(《广州日报》3月7日),便是信息共享机制的又一创新。违法人员信息实现共享后,将大大便于诚信管理,也将进一步促进人们遵纪守法。
◎王川 教师
新闻推荐
全国人大代表、珠海市委副书记、市长姚奕生表示,依托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珠海要重点做好“三篇文章”:做好横琴开发建设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