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整治提升后,水清、岸绿、景美的三板水乡,成为市民玩皮划艇的好去处。
3月19日,在珠海市金湾区中心河湿地公园,每隔十多米就有一个市民在垂钓。在这儿,铺设的绿道沿河延伸至远方,各种花卉在两岸肆意开放,清澈见底的河里可见鱼儿自由游动。这是金湾区整治的其中一条河流。南都记者采访获悉,从2016年起,金湾区通过推动“河长制”整治提升水环境取得明显成效。按照计划,2019年,金湾区将进一步加大河湖管理与保护力度,打造具有金湾特色的“万里碧道”工程,让河涌变清变美,让老百姓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A
监督128名河(湖)长不定时巡河
金湾区内水网密布,水系发达。依据金湾区此前发布的《金湾区全面推进河长制工作方案》,全区实施河长制的河湖名录,区、镇、村共有51条。
金湾区农业农村和水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自2017年全面启动实施河长制工作以来,金湾区已全面建立河长制、湖长制,形成健全的河湖治理和保护工作机制。截至目前,金湾区共设立分级河(湖)长128名,其中区级河(湖)长31名,镇级河(湖)长28名,另外还有村级河(湖)长1、组级河(湖)长和民间河长。各级河长将采取不定期巡河,发现区内河流在治理过程中的问题,并探寻解决方案。
据悉,金湾区各级河长积极落实建设水碧岸美的万里“碧道”,将开展“清四乱”、“五清”专项行动和问题河涌整治作为打赢碧水攻坚战的突破口,有效解决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河湖突出问题,形成“河长领治、上下同治、部门联治、水陆共治”的良好工作格局。通过严格落实河长巡查制度,坚持“一线工作法”,加密巡查频次,形成巡河常态化,及时发现并有效解决河湖管护问题,高位推动河长制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
截至目前,金湾区级河长共开展巡河450余人次,巡河发现问题能及时督办并整改,共发放督办函48份,督办问题整改48次。
采访中,记者得知,今年金湾区将继续加强巡河,并计划采购无人机、无人船等现代科技产品辅助巡河,切实提升该区的巡河监督能力。相关负责人透露,采购的无人机和无人船预计在4月到位。
B
整治将投1亿元加固5公里海堤
红旗镇小林三顷河(也称内街排洪渠),始于虹晖路景山实验小学旁,沿途贯穿小林主城区,下游与小林涌连接,全长1150米,是小林城区的主要排洪河道。
在过去,由于河道两岸沿线均为居民楼,生活污水大多直接排往三顷河,河道沿线脏、乱、臭情况较为严重。南都记者获悉,为改善河道行洪及河道水质环境,金湾区去年底投入2600万元用于疏通河道,截流、收集污水集中排至市政污水系统。
南都记者前日在现场采访看到,长度为1公里的河道已经完成了泵站主体工程施工,和截污渠混凝土浇筑施工,目前正在进行河道渠底施工,安装引水管等。现场负责施工的珠海联港投资控股公司负责人介绍,按照计划,预计下个月可完成泵站设备安装和河岸铺装,并顺利投入排洪运行。
金湾区农业农村和水务局负责人介绍,与三顷河一同整治的,还有红旗运河、生态河、东升河等8条问题河涌,已全部完成前期工作,陆续进场开工。
据悉,早在2018年,金湾区已投入资金9000多万元,完成了大门口水道引水工程、联合泵站、排河泵站以及三灶湾大堤2号船闸重建工程,并开工建设三灶湾大堤一号水闸、木头冲和黄绿背水库除险加固等。
按照此前计划,金湾区今年将全面启动海堤百年一遇提升工程,计划投入资金近1亿元,先期开工建设小林联围沙头闸-联合闸段近5公里海堤的百年一遇加固达标工程,进一步提高全区的水安全保障能力。同时继续推进机场东路和机场片区的水浸点的整治,按计划在今年汛前完成所有整治工程,确保安全度汛。
C
净化投6亿建红旗水质净化厂,明年底竣工
金湾建城初期,由于当时并没有建设截污管道,居民的生活污水和一些工业污水都直接排到了南、北排河里面,造成水体不堪重负,“黑化”严重。这个问题也成为当下水环境治理的一大难点。
南都记者采访获悉,金湾区通过大力推进管网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加快原有污水管网的排查、修复,同步提升农村污水收集处理和垃圾收运基础设施能力,以此提升城市污水处理系统。
据悉,2018年4月,总投资1.5亿元的三灶水质净化厂提标改造及扩建工程已经建成投入运行,污水日处理能力达到8万吨。
同年8月,金湾区选址红旗镇联发路南侧,投入6亿元新建红旗水质净化厂,预计2020年年底竣工并投入使用,届时污水日处理能力可达10万吨。
红旗水质净化厂项目采用EPC模式推进建设,融入了生态景观、湿地建设理念,出水水质将达到国标一级A和广东地标一级标准。未来,该厂达标处理后的水可引流至矿山排洪渠及珠海大道生态排洪渠进行补水,将极大地改善金湾生态环境。
与此同时,金湾还在去年7月,投入约6200万元,在全区开展了对总长380公里的排水管网健康普查,对查出的551处管道雨污混接,261处污染源,清理污泥、石块、建筑垃圾等淤塞物共计2.4万立方米,进行了及时整治,消除了排水管的安全隐患。
记者采访获悉,目前金湾区正加快推进小林片区和航空新城片区水道水系连通工程,通过开展磨刀门、鸡啼门等主要入海河红树林湿地修复的前期工作,进一步保护河口水网生态,构建平安生态绿色水网。
D
效果河湖水域岸线生态功能恢复
位于三灶镇的南北排河,在过去因为附近居民和企业长期往河涌排放生活用水,多年来成为附近居民备受诟病的“黑河”。
在金湾区大力推进黑臭河涌及问题河涌的整治中,南北排河成为其中一个重点。经过整治,列入黑臭水体整治挂牌督办的北排河和南排河已取得明显的效果。
其中,北排河整治工程投入资金6000万元,完成了河道清淤、上下游新建污水管网、榕月桥至园镇桥道路绿化及景观提升改造等工程。南排河整治工程投入资金8000万元,完成了河道清淤、两侧的污水管网排查修复、引水泵站和部分截污纳管等工作,水质明显改善。持续的整改、绿化、美化之后,如今南北排河已成为附近居民饭后休闲散步的好去处。
整治变化还发生在三灶镇大门口湿地公园。今年元旦正式开放的大门口湿地公园,最近一直是珠海市民争相打卡的“网红”景点。记者走访看见,一条长1.5公里的空中栈桥飞架在生态湖上,走在塑木地板铺设而成的桥面上,除了可以欣赏湖中的成片芦苇和水生美人蕉,还能看到水里的游鱼和远处的飞鸟,景色十分漂亮。
金湾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在2018年该区已全部完成主要河湖及外江海堤岸线保护范围的划定,竖桩立界,明晰范围,恢复河湖水域岸线生态功能。同时,该区还加快推进生态堤防建设,2018年完成了6.4公里三灶湾海堤景观提升工程以及4公里的鹤洲南生态堤防建设。
此外,金湾区按照“岸绿、景美”的要求,推进河涌岸线的清理和整治,先后实施了南、北排河岸线景观建设和二号河、中心河、淡水河、三板涌、沙脊涌、广发涌、红旗河和大门口水道等河涌的岸线整治工程。
金湾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今年将进一步加大河湖管理与保护力度,打造具有金湾特色的“万里碧道”工程,让河涌变清变美,让老百姓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采写/摄影:南都记者李洁琼
新闻推荐
《珠海市关于做好2019年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规定,义务教育招生报名时间为5月8日至31日。本报记者张洲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