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新闻 香洲新闻 斗门新闻  金湾新闻 
新岭南 > 广东 > 珠海 > 珠海新闻 > 正文

珠海高栏港 基层文化配套设施不断完善 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持续增强

来源:羊城地方 2019-03-22 09:40   http://www.kcqsx.com/


在美平市民艺术中心,市民还可以学习欣赏书法

在美平市民艺术中心举办的摄影展

美平市民艺术中心积极组织各种公益活动

美平市民艺术中心设有多功能厅、文体娱乐室等市民活动空间

叶煜华在与社区居民一起劳动

金龙社区书记莫惠珍在工作中

『戏曲迷』常聚在曲艺社活动

丰富群众文化生活被列为今年十大民生实事之一

文/图 黄珏

唱一曲《平湖秋月》,再跳一首《我和我的祖国》……在珠海市高栏港区,随着公共文化配套设施不断完善,辖区内居民的各种文化爱好,有了更大的表现空间。市民文化中心、图书馆、电影院,从镇到社区,高栏港区已超额完成20个村居文化活动中心及82个镇、村(社区)体育设施建设。今年,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继续被列为高栏港区年度十大民生实事之一,平沙镇文化中心、连湾社区等居住人口相对集中的地方将再建设四个珠海市图书馆服务点。

1为基层打造文化归属感

在平沙镇美平社区文体广场,去年年底投入使用的美平市民艺术中心,已成为了平沙的“网红景点”,基层的文体活动爱好者争相前来“打卡”。在市民艺术中心的东侧,是美平曲艺社的常驻地,也是最早入住市民艺术中心的团体之一,每天早晚都有“粤剧迷”前来练上几曲。76岁的老社长马绍骖介绍,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不少知青下乡来到平沙,在农场做农活,当时就有一帮“戏曲迷”常聚一起,闲时唱唱小曲。2014年,马绍骖牵头成立了曲艺社,吸引了30多名爱好者参加,每年都有大小十几场表演,但排练的场地都是租的商铺。“租金、水电费等都是‘众筹’的,”马绍骖幽默地说,不过很幸运遇到了“爱心”企业,为他们的房租“减了半”。

在美平市民艺术中心的东侧,一间小屋被精心布置,墙壁上厚厚的隔音棉,二胡、扬琴、小提琴、小鼓等乐器整齐摆放,在一边的书架上,锦旗、证书、照片也摆得满满当当。“以前每周排练几次,现在每天都会过来排练,”年过古稀的黄克图更是感慨,“我们的曲艺社终于有了自己的场地。”因为排练室比以前更大,条件更好,因为位置好,几乎每天都有更多的观众一起分享……

在马绍骖等老戏迷的精心编排下,上百首经典曲目随时可上台表演。而老人们最喜欢的,还是去学校,与年轻人共赏传统文化之美,讲述粤剧表演心得,在他们的指导下,几名大学生受邀代表珠海去澳门参加“非物质文化遗产”演出。

有了场地,老粤剧迷还有了新的平台。今年3月,高栏港区“粤剧进高栏”系列活动启动,国家一级演员、“梅花奖”得主琼霞来到美平曲艺社进行教学、表演,让社员们过了一把戏瘾。据了解,“粤剧进高栏”活动还将于年内开展31场,平沙镇文化中心也被定为“粤剧进社区教学基地”,珠海市粤剧团将定期开展粤剧教学、培训和指导,提升粤剧迷们的表演、鉴赏水平。

享受到美平市民艺术中心福利的不仅是曲艺社的粤剧迷们,该中心还设有多功能厅、图书信息室(电子阅览室)、辅导培训室、文体娱乐室、棋牌室等市民活动空间,每天开放时间长达9.5小时。“平沙曾经是全省最大华侨农场,外来人口较多。美平社区是平沙人口最多的社区,打造这个中心也希望为他们带来归属感。”美平社区居委会副书记王朝文介绍,美平市民艺术中心由美平社区居委会和珠海恩派非营利组织发展中心进行场地的运营管理,在丰富社区群众文化活动之余,还积极组织公益活动。该中心于去年底启动的“美平社区共建共治共享项目大赛”,拿出30万元的社区公益基金,鼓励社区组织申请提案,提升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希望通过选拔、培养优秀项目加深社区群众之间的邻里情感。

数据显示,近三年,平沙镇文化经费投入持续增长,2016年投入312.6万元,2017年投入597.9万元,2018年投入610.6万元,年均增长率为46.7%。截至目前,镇文化中心登记在册的文体协会(队伍)共39个,协会活跃人数达1200人,风华舞蹈队、喜乐年华健身队、太极协会等积极参与市、区各类文体活动和比赛并取得良好成绩。

多措推进文化事业发展

2

与平沙相比,南水的居民文化生活也相当“惬意”。去年年初建成的南水市民艺术中心是高栏港区重点打造的一项民生工程,是在原文化中心基础上投入780余万元升级改造而成的,集公共教育、文化休闲、艺术普及于一体的区域性、综合性市民艺术中心。除设有音乐排练室、舞蹈室、党建活动室、展览厅、健身房、消防体验中心等18个功能空间外,还同时引进了书店和影院。本着“市民点单、社会机构接单、政府买单”的宗旨,南水市民艺术中心引入优秀社会组织共同参与运营管理,向南水市民提供音乐、舞蹈、书法、美术等公益性全方位的文化艺术培训和活动。

“民生社会事业发展薄弱,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与主城区相比,还有不少差距。”高栏港区相关负责人坦言,鉴于此,高栏港区从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文化品牌打造、文化团体培养三个方面入手,推动港区文化事业向前发展。

过去一年,高栏港区根据人口分布情况,超额完成20个村居文化活动中心及82个镇、村(社区)体育设施建设,配备了文化专(兼)职协管员;并根据市政府要求,完成南水镇、平沙镇美平社区、平塘社区3个市民艺术中心新建或改造提升工程,今年已投用;完成两镇基层公共文化设施补短板建设工作,实现“两个100%”;同时,大力推动“扬帆高栏”平台项目,搭建港区虚拟的区级文化馆、艺术馆、图书馆,填补港区作为经济功能区没有实体“三馆”的空白。其中,南水、平沙两个镇级文化活动中心,均多次被评为省特级文化站。

文化活动方面,高栏港区积极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形成了平沙春晚、南水农民艺术节等一批在基层“拿得出、叫得响”的文化品牌;开展了“高栏港区太极拳推广展示”“高栏港区2018年迎中秋庆国庆文艺晚会”“粤剧进高栏·进社区·进校园”等活动;组织本土作家开展“作协进高栏”活动,引导作家下基层、进企业、入校园,感受港区近年经济社会飞速发展,创编《潮起高栏》作品集;此外,还评选、组织优秀文体队伍参加珠海市2018年市民艺术节大赛及全民健身运动会。

文化团体培育方面,《珠海高栏港区公共文化体育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印发后,不少文体社团积极响应,目前全区已注册文体类团体共12个,仅2018年就推动了8个文体类团体注册成立。为持续增强港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2019年高栏港经济区工作会议报告中,丰富群众文化生活被列为年度十大民生实事之一,平沙镇文化中心、连湾社区等居住人口相对集中的地方将建设4个珠海市图书馆总分馆、服务点。随着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线上线下各项活动的不断开展,不久的将来,高栏港区居民将会享受到更优质、更丰富、更便利的公共文化服务。

前西社区书记叶煜华

换位思考 急百姓所急 想百姓所想

走近高栏港区的『基层领路人』

珠海高栏港最西边,是前西社区所在地。该社区虽然人口不多,仅800多户,4000多人,但面积有45平方公里,是珠海市面积最大的社区,是一个纯农业社区。

“一出门就是臭水沟,蚊虫也多,环境非常差。”叶煜华回忆起七八年前刚来到这个社区的场景时,仍然印象深刻,他感叹工作人员下基层非常辛苦。于是,2011年时,叶煜华就定了个方向,在把社区十多公里的排水系统全部进行了修复。前后花费近两年时间终于完成。紧接着叶煜华带领社区工作人员启动社区巷道硬底化、亮化工程,又过了两年,前西社区的面貌焕然一新。说起这些年的工作内容,叶煜华看似轻描淡写,却又是如数家珍,他印象最深的是,当前西社区13公里的道路180多盏灯全部亮起时,他说:“终于有一条干净像样的大路了!”

伴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鹤港高速等大项目进入建设期,“三清三拆三整治”成为改善辖区居民人居环境的一项重要工作。“这些年的工作,几乎每天都在和居民沟通,一天聊上三四小时也是常有的事。”叶煜华说,要发展现代农业、要征地拆迁、改善村居环境……每项工作都需要与居民不断沟通解决,要透明化社区工作,让居民群众明白社区开展工作是为了他们着想、为了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通过这些年的‘唠嗑’,社区的居民现在都把我当老朋友了!”

前西社区地处偏远,群众思想观念还比较保守,常常会有不理解不支持工作的情况。叶煜华以生产一队的村居改造为例:“先前居民都不支持,我们就努力做了个示范工程,让老百姓知道我们做的是件‘大好事’,明白我们的心意。”

如今的前西社区,早就与往日的脏乱差告别,整齐的道路,明净的村居,崭新的文体公园,与村民们热情的笑脸相映成趣。做了七八年社区工作,长期在基层与老百姓打交道,叶煜华说最大收获就是学会了换位思考。“社区干部要倾听百姓所思所想,解决群众所急所盼,这样大伙儿才会跟着我们一起干。”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叶煜华说,社区工作常常是对上级政策指令的落实,有时会感觉工作很难开展,其实换位思考就好了。对于基层工作,在叶煜华看来,更多的是要做好服务,用心投入,这样面对一些脏活儿、累活儿、苦活儿时心里才不会“郁闷”,工作才能有效推动,“好政策”才能真正在基层落地开花。

金龙社区居委会书记、主任莫惠珍

做基层妇女可依靠的肩膀

在大多数人眼里,居委会的工作是清闲的、悠游自在的,“喝喝茶,看看报纸,一天过去了便可以下班”,其实是相反的。匍匐在基层工作的第一线工作人员,他们的工作是忙碌的,是辛劳的。21年前,莫惠珍书记被聘到金龙村委会工作,当时的她并没接触过基层工作,并没有处理过局外的矛盾和纠纷,对金龙村的了解也甚少,面对村民也略显陌生。但她知道,工作经验是靠实打实的累积,服务群众是靠用心和不懈的付出。便是这样,她坚持早到办公室,坚持细读上级文件,坚持入户了解居民,坚持工作亲力亲为,坚持用心服务群众,实事求是考察社区存在的问题。从金龙村委会到金龙社区居委会,她在这个平凡的基层岗位上坚持了21年,默默付出了21年。

社区工作,绕不开家庭纠纷、邻里矛盾,长期处理这些工作需要超强的耐心。坚守基层21年的莫惠珍,不仅成为解决这些难题的“达人”,更成为社区妇女陷入困境时求助的“首选”。

莫惠珍置身基层工作多年,她发现在一个社区,家庭纠纷和邻里矛盾是普遍的事情,而这些事情中往往受害的是妇女儿童,他们手无缚鸡之力,没有为自己维权的能力,“所以我站在这个岗位上,愿意付出更多努力和能力保护他们,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多年来,莫惠珍书记尽心竭力让陷入困境的妇女儿童跳出困境,帮助他们解决家庭纠纷和矛盾,保护他们的权益不受侵害。慢慢的,社区妇女遇到困扰时,第一个想到的便是莫惠珍,面对群众的求助,莫惠珍书记总是竭尽所能给予帮助。

文/图 黄珏

新闻推荐

中了大奖却浑然不知 珠海大乐透二等奖114万元奖金得主亮相领奖

中奖彩票珠海中得体彩大乐透第19028期二等奖114万元的大奖得主,近期亮相市体彩中心领取了这份惊喜大奖。此前,中奖...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珠海高栏港 基层文化配套设施不断完善 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持续增强)


 
频道推荐
  • 两年内实现 三级全覆盖 珠海斗门区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品牌
  • 城事调查 道路千万条 夜深难返校 珠海两大剧院纷纷推出优惠政策,吸引大学生观看演出,但不少大学生表示捧场“有难度”
  • 《珠海经济特区防台风条例》正在征求社会各界意见 台风期间不得强制非抢险人员到岗
  • 27人被判处有期徒刑 珠海公开宣判首宗因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的恶势力犯罪团伙案件
  • 从破到立:风貌管控重塑斗门美丽乡村 村居规划编制覆盖全区88个村居,年底前完成13条样板村基础设施建设
  • 
    图文看点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推荐阅读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 企石为老旧厂房“体检” 将“电老虎...
    
    热点排行
    4月18日 早间新闻 达芙妮继续亏损:关店千余家 转型电商遭资 北京春季求职期平均月薪10970元 过半职位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余杨:特种设备的安全守卫者 樟木头镇开展消防安全检查 加大对火灾隐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安全 大朗检查水库排站防汛防涝准备工作 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