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新闻 香洲新闻 斗门新闻  金湾新闻 
新岭南 > 广东 > 珠海 > 斗门新闻  > 正文

斗门乡村蝶变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现场推进会周六召开,南都记者解码斗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经验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19-03-28 06:34   http://www.kcqsx.com/
[摘要]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现场推进会周六召开,南都记者解码斗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经验

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斗门农村焕发新容颜。斗宣供图

本周六,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现场推进会将在珠海召开。作为珠海新农村建设的主战场,在工业密集、城市化率超过80%的珠三角城市群中,斗门区是如何初步探索并总结出一条实用高效可复制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之路,将成为本次现场推进会的最大亮点。

连日来,记者通过走访斗门田间地头,试图解码这个曾经的农业大区,如何以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突破口,打造成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示范样板,赢得了乡村振兴的第一场硬仗。

镜头

1

一声春雷唤醒“沉睡”古村

从先行一步创立中国第一个农民度假村,到近年来在农村综合改革等领域率先破题,再到如今在全域推行人居环境整治,珠海市斗门区的乡村历经了多次“升级”,产业进来了,村庄更美了,村民的生活富足了。其中,珠海市斗门镇南门村是该区全域推行人居环境整治的一个缩影。

“历史文化是斗门进行乡村建设的一张名片。”在南门村菉漪堂内,村党支部书记赵悦崇指着96万个蚝壳砌成的墙,向记者讲述这一村落的古典韵味。祠堂门前,草木葱绿、花团锦簇、农田整齐,还有村民用现代农具耕作,新鲜与古旧“同框”,毫不违和。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地实施,南门村“沉睡”已久的历史文化资源正在“苏醒”。

“南门村11个自然村,23个村民小组,规划得齐齐整整,又各具特色。200年前,这里的主人就注重规划了———古屋和古庙堂布局整齐,还修了一条护庄河,绕一圈正好1000米。”村民赵立汉拿出一本厚厚的规划文本,脉络清晰地介绍接霞庄、菉漪堂等古建筑的历史渊源,他说:“美丽乡村建设不是简单地铺水泥,而是要体现南门村的岭南风情、水乡特色和田园魅力,让人记得住乡愁。”

去年,通过制定高标准的村庄规划,南门村正在投入1160余万元,建设南门乡村旅游服务中心,打造集商铺、餐饮、娱乐、酒店于一体的商业综合体。“建成后,南门村与周边的御温泉、斗门古街、金台寺等共同组成珠海一条经典的乡村旅游路线,促进村民增收。”赵立汉说。

距离南门村不远处,投资560万元建设的接霞庄停车场旅游服务配套工程已经提前完工,整个停车场一片姹紫嫣红。记者看到,48岁的村民邝欢玲正在精心打理自家的小花园,浇水、剪叶、修花,自得其乐。去年她家的房子经过一轮外立面改造后,披上了岭南风貌的“外衣”,焕然一新。“我们正在进行全域人居环境整治,经过外立面改造,村里的房子形成了统一的岭南建筑风貌,别具一格。”

在这一轮人居环境的整治过程中,斗门区政府通过“人居环境五星家庭”评比等创新形式,充分调动了村民主动参与的积极性,邝欢玲家就摘得“五星家庭”,并获得了1000元的奖励。

镜头

2

遍栽“梧桐树”引来金凤凰

事实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斗门区并不是从近两年开始,早在2013年,斗门区就提出要大力实施“一镇一业”“一村一品”“一品多村”。以莲江村为例,当年就是大手笔投入基础设施建设,人居环境得到极大改善,“梧桐树”冠盖如荫引来一只金凤凰:十里莲江农业观光体验园落户莲江村。

周文是莲江村的村民,目前在十里莲江担任营销经理,月工资约6000元。周文算了一笔账,自家的一亩三分地出租给十里莲江后,每年租金收入为22310元。周文还把祖屋出租做客栈用,每年获得5000多元的收入。另外,十里莲江每年还把门票收益的25%划拨到村委会作为村集体分红,周文一年至少再分得近万元。

目前十里莲江有100多名员工,其中95%是当地村民,管理人员也全部由当地村民担任。随着乡村产业的蓬勃兴起,外出的年轻人回来了……寂静的农村再度热闹。让乡村振兴战略落地生根。

距离莲江村不远处,莲洲镇的光明村也在经历一场美丽嬗变。此前,莲洲镇地处珠海市偏远的西北部,因处于水源涵养保护区,全镇不能发展工业,长期以来只能以农业生产为主,经济发展滞后。

“难道没有工业,村民就不能致富?”光明村党支部书记周池仔心有不甘。如何将“美丽生态”转化为“美丽经济”的问题,一直在他的心里萦绕。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光明村迎来了转机。2017年,在走访了全国将近200个村落后,珠海朗涛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张丽影选中了光明村,将几十栋闲置20多年的民宅变身为高端休闲民宿,打造以“生态农业”为核心的特色项目———停云小镇。

“目前,光明村有六七十栋闲置多年的民宅,我们首批计划将其中38栋改造成高端民宿,纳入改造范围的屋主可获得每平方米6元的月租,有土地使用证的空地也可获每平方米4元的月租。”张丽影说,到2022年项目全部建成后,光明村将被打造成一个集文化、艺术、休闲、度假、绿色生态为一体的美学创意聚集地,进一步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如今,光明村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乡村旅游目的地。通过租赁、入股、众筹、合作经营等方式,斗门近年来逐渐探索出一条“资本+合作平台+农户”的新模式,农民收入多了,社会效益也高了。

镜头

3

臭味熏天的乡村已成过去

斗门镇新乡村背靠树木葱郁的竹仔岭,由一条清波荡漾的沥岐涌环绕四周。在新乡村,南都记者看到,村居四边新铺设好的水泥路四通八达。村里清一色两层的青砖古宅,户户雕梁画栋,处处飞檐挂角,院内花枝斜出门楼,将村巷装点得古色古香。而眼前“面容姣好”的新乡村,半年前却是另一番景象。

63岁的村民周悦荣说,竹仔岭下的竹林入口,以前垃圾堆成了一座小山,风一吹,各种垃圾四处飞卷。说起村里的环境污染,村民们意见最大的,则是村里存在了10多年的养鸡场。

去年9月14日斗门区动员大会后,新乡村“三清三拆三整治”行动开始实施。垃圾清运车进村大扫除,仅仅3天,霸占竹林入口长达数十年的垃圾山就被彻底铲平。

养鸡场的拆除也是这次工作的重点。村“两委”花了10多天时间,做通了养鸡场场主的思想工作,同意对养鸡场的拆除。

“根据区里统一安排,我们召开座谈会,并给村民人手一份地发放宣传册。经过反复宣传和引导后,村民现在都理解了什么该拆,什么该保留,拆完了做什么。整治过程中村民参与的积极性很高。”新乡村党委书记李建锋告诉南都记者。

仅仅49天的改造使得新乡村脱胎换骨。目前已建成6座休闲公园、文化文场,3座污水处理站,实现了所有巷道的硬底化和污水收集处理。同时也建成了联通周边南门村、下洲村、上洲村的休闲观光绿道。

“村里有43栋保存较好的老宅,有的已有200多年历史。我们下一步,将依托周边御温泉、金台寺、接霞庄、菉漪堂等景点资源,以发展旅游、民宿经济为未来方向。”李建锋告诉记者。

据悉,在“三清三拆三整治”行动中,“颜值”大涨的不仅是新乡村。斗门区的113个村居正在逐步实现美丽蜕变。

按照省、市安排部署,斗门区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积极改善乡村人居环境。印发《斗门区乡村环境整治提升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18-2020年)》(以下简称《三年行动实施方案》),通过经费补助、政策扶持等举措,鼓励各村(社区)因村制宜,开展黑臭河涌整治、危旧房清理、厕所革命、村间路提升、微景观营造等,促进村居环境的有效治理,全面提升、优化乡村人居环境。

斗门区在人居环境整治过程中实施“因村施策”,根据村居人文传统和自然条件的不同,将113个村居按照传统农业村、城郊村、城中村分类整治。同时,根据村情,分梯度、分类型创建干净整洁村、生态宜居村、特色精品村,并率先将斗门镇东湾村、莲洲镇石龙村等13个村居纳入市级示范村打造计划。

“各村开展工作不搞一刀切,区里根据每条村的人文特色和自然条件,设置一村一品、独具特色的改造方案。对相同资源条件的村居,则推行连片整治。”斗门区委农办负责人表示,“三清三拆三整治”环环相扣,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肯定。

镜头

4

大湾区“菜篮子”呼之欲出

改革开放以来,斗门并没有走上发展“三来一补”制造业的“快车道”,而是守好绿水青山深耕特色农业,做精“一镇一业”“一村一品”,以农业产业园区带动,做优粤港澳大湾区的“菜篮子”,推动农业与二、三产业的深度融合。

而港珠澳大桥开通与《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为斗门农产品“走出去”和农业整体提质升级创造了历史性机遇,一个升级大湾区“菜篮子”的蓝图呼之欲出。

白蕉镇昭信村有599户村民,海鲈养殖户占八成。时值初春,村头成片的鱼塘内,增氧机均匀排布,在声声轰鸣中搅起翻滚的水浪。“去年10月份捕鱼上市后,行情不算好,但村里的水产销售合作社给了我们保底价,去年12月份我又投放了新鱼苗。”陈桂生是村里最早的海鲈养殖户之一,他告诉记者,去年他家20亩水塘总共产海鲈20万斤,村里的合作社以9元保底价收购,在市场波动中全年养殖纯利润仍然超过20万元。

在斗门各镇村,已形成以农民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牵头,带动农民标准化养殖、种植名优农产品的局面。2016年,广东强竞农业集团在斗门区投资3.5亿元建造6000亩生态养殖基地,通过建立健全养殖标准,做到有源可查、有源可溯,为斗门白蕉海鲈的标准化养殖发挥了示范带头作用。

标准化养殖让白蕉海鲈这一斗门“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享誉全国。除了白蕉海鲈,斗门还选定了斗门禾虫、斗门黄沙蚬、斗门重壳蟹、斗门荔枝等一批地理标志产品作为培育重点,立标准、推精品,以特色农业带动乡村振兴。

镜头

5

“亿元村”开启富民强村路

沿“一河两岸”而居的白蕉镇新沙村,就是一个典型的沙田水乡,却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水乡,发展成为远近闻名的亿元村,这是如何做到的呢?

据了解,新沙村养殖面积达到3500亩,其中白蕉海鲈养殖占比五成以上。记者驱车从珠海大道一路向西,走进白蕉镇新沙村,看到道路两侧鱼塘连片,增氧机轰鸣不断,繁荣的水产养殖业发展使这里每天都上演收鱼、卖鱼的场景,村民的日子也越过越红火。

“农村的问题多而琐碎,如果没有一个坚强的基层党支部,就没有人来牵头解决这些问题。新沙村将基层党建作为突破口,以党建引领村民走向致富的道路。”新沙村党支部书记梁炎明称,近年来,新沙村党支部激发党建引领助推村民奔康致富的内在活力,勇担重责,充分发挥地缘优势,发展特色农业。

新沙村通过开展“一村一品”建设工作,科学规划、精心组织、强化服务,发展村内特色水产养殖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按照把党员聚在产业链上、让群众富在产业链上的工作思路,大力实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程,通过党员带领、干部示范,推动生态产业的发展,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距离新沙村不远处的白蕉镇虾山村,曾是省确定的问题突出村,问题突出的症结在于乱,而乱的根源是过去的村务不公开、财务管理混乱、土地发包不透明、村干部处理矛盾纠纷没有做到公平公正。

对此,虾山村党支部采取一系列举措清理了旧账,化解了群众积怨,村内秩序实现了“从乱到治”的整体转变。虾山村的积极变化,是斗门“融入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思路的具体实践。

乡村振兴,队伍是保障。农村带头人队伍“现任不强、后继乏人”已成为制约农村发展、乡村振兴的突出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斗门明确将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作为引领,优化农村党组织设置,通过农村党支部带头、党员带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发展农村特色产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从去年开始,斗门区集中利用三年时间持续开展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整顿,实施一年一考,动态管理,三年总结,完成达标要求,大力推动党的建设向农村基层延伸,取得农村党建新成效。

镜头

6

“先锋雁阵”领飞乡村振兴

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村“两委”干部是极具活力和创造力的要素,是党联系农民的桥梁和纽带,也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中坚力量。

为切实巩固和加强村级党组织在各类基层组织和一切工作中的领导地位,斗门区今年出台了系列文件,明确采取公开竞聘的方式,将村“两委”成员选举与担任党群服务中心工作岗位进行分离,推进惠民政策由党组织宣传,惠民服务由党组织推动,惠民举措由党组织落实的目的,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以往,村、社区在换届选举中产生的干部就像进了‘保险箱’,即使工作再不踏实也能混日子。现在实行选聘分离,就没这么轻松了。”斗门区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称,以前斗门的基层政权产生偏向村委会,上级党组织的拨款也会直接给到村委会,这样就容易掺杂利益问题,长期以来,村民就会对村“两委”不信任,导致战斗力变弱,容易出现软弱涣散的党组织。而从今年起,斗门全面铺开村(社区)“两委”干部选聘分离,722名村(社区)“两委”干部被授证书,全区127个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已获挂牌,全区的基层党建风气迎来全新改变。

“‘选聘分离’制度让我们村干部干事创业的腰杆硬起来了。”斗门区井岸镇新堂村党总支书记林建富说,以前,村干部工作报酬的发放基本来自村集体经济收入。如今,我们的工作报酬全由财政承担,村集体经济资金将更充分地用于民生福祉。更重要的是,以后处理村里矛盾纠纷事件也不用担心得罪村民而畏首畏尾,“工作开展起来更有底气了!”

解决“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难题,是激发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热情的关键所在。“围绕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此项政策将严管与厚爱、激励与约束有机结合,突出‘提高待遇保障、强化监督管理’的思路。”斗门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斗门还将通过建立待遇提升机制、绩效奖励机制等举措,充分发挥政策指挥棒作用,形成“先锋雁阵”,领飞乡村振兴。

01-02版

采写:南都记者袁平峰

新闻推荐

斗门区今年规划建设 220余公里路灯 到明年实现路灯全覆盖

本报讯(记者张帆见习记者何进)3月21日下午,斗门区召开《珠海市斗门区农村道路照明设计指引》宣贯会,正式发布《珠海市斗门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斗门乡村蝶变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现场推进会周六召开,南都记者解码斗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经验)


 
频道推荐
  • 两年内实现 三级全覆盖 珠海斗门区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品牌
  • 城事调查 道路千万条 夜深难返校 珠海两大剧院纷纷推出优惠政策,吸引大学生观看演出,但不少大学生表示捧场“有难度”
  • 《珠海经济特区防台风条例》正在征求社会各界意见 台风期间不得强制非抢险人员到岗
  • 27人被判处有期徒刑 珠海公开宣判首宗因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的恶势力犯罪团伙案件
  • 从破到立:风貌管控重塑斗门美丽乡村 村居规划编制覆盖全区88个村居,年底前完成13条样板村基础设施建设
  • 
    图文看点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推荐阅读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 企石为老旧厂房“体检” 将“电老虎...
    
    热点排行
    4月18日 早间新闻 达芙妮继续亏损:关店千余家 转型电商遭资 北京春季求职期平均月薪10970元 过半职位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余杨:特种设备的安全守卫者 樟木头镇开展消防安全检查 加大对火灾隐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安全 大朗检查水库排站防汛防涝准备工作 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