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耿晓筠
眼下,珠串正流行。无论男女老幼,有钱没钱,或戴一串手珠在手,或挂一条珠串在身,彰显风雅与别致。
其实,珠串作为一种佩饰在中国由来已久。据考古发现,在北京房山山顶洞人遗址就出土了距今约1万多年的旧石器时代原始人制作的“珠串”。新石器时代,古人的“珠串”是由石珠、骨管、蚌、玉、玛瑙等串成的。到了商周时期,贵族以玉、石、玛瑙等珍贵材料穿成串,称作“礼玉”,用来佩戴以显示其身份或地位。从隋唐时期开始,念珠的使用范围逐渐扩大。到了清代,人们对珠串的热爱达到一个高潮,皇帝、官员、命妇都流行佩戴朝珠。在满清皇室上上下下沉浸在宫廷礼仪服饰文化中的同时,朝珠文化也融入到官眷的日常服饰中。到后期,手串文化从深宫中流传到民间,逐渐成为文人把玩的高雅之物。
据珠海泰锋文博古玩城专家介绍,常见的手串有18颗、21颗、108颗。在古代宫廷中,手串的制作和选材异常讲究,多选择珍贵的玉石、象牙、树种等上等材料,也是持有者身份的象征之一。而受到八旗贵族和深宫妃嫔喜爱的“十八子”珠串,有“官配”的样子,主要由佛头、隔珠、弟子珠、记子留、络绳、配饰等部分组成。据了解,古代朝珠、宫廷手串更多的是将珠宝饰品进行融合,颜色大多比较鲜艳,来搭配特定的衣服。而选用名贵木材的珠串则更加朴素和自然。流行至今,木制手串、念珠仍是现代人日常把玩的好物。
新闻推荐
我的孩子为什么总是拿同学的东西? 专家观点:父母不可呵斥惩罚,要耐心引导教育
案例家长:我的儿子7岁了,家里条件不错,玩具、学习用品什么都不缺,可是孩子总是爱拿同学的东西,为此我们都很苦恼,也感觉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