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珠海 今日香洲 今日斗门 今日金湾
新岭南 > 广东 > 珠海 > 今日珠海 > 正文

珠海建设生态宜居美丽家园,农村人居环境焕发新气象 全力打造全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样板

来源:南方日报 2019-03-29 07:06   http://www.kcqsx.com/


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珠海着力把乡村打造成粤港澳大湾区乡村旅游目的地。图为美丽的三板水乡。

珠海将推动农村人居环境获得更大的提升,建设生态宜居美丽家园。图为珠海红星村。

珠海台创园建立以来,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已成为投资热土。

从十里莲江到台湾农民创业园,从南门村到白蕉鱼塘,山清水秀、村美民富的场景如同一幅画卷,在珠海乡村徐徐展开。

经过建市40年来的接续奋斗,珠海已经从当年的边陲小镇发展成为现代化花园式海滨城市。在广东,并非“农业大市”的珠海有170个行政村,涉农人口约40.5万,耕地保有量面积约50万亩,基本农田29万亩。珠海市委、市政府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要求,谱写新时代乡村振兴新篇章。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珠海落实中央农办“深入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全面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会议”精神,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场硬仗,实施“四个统筹”,做到“三个精准”,创新“三个机制”,从整体上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到新水平,着力把珠海乡村打造成粤港澳大湾区乡村旅游目的地。

如今,一系列新作为、新气象、新脉动正在珠海乡村振兴的实践中喷薄而出,迈向更美好的未来。

系统性谋划

推动乡村振兴战略高起点开局

阳春三月,早晨的第一缕阳光洒进珠海沙田水乡的白蕉镇,镇文化站站长黄耀斌匆忙起床。从今年元旦起,除了要紧锣密鼓地组织全镇“非遗”文化的传承活动,到挂点村庄走访,他身上又肩负起了一项重任——接待来访的青年规划师和大学生。

为了让珠海的乡村建设步入新台阶,让乡村风貌充分体现,让地域文脉顺利传承,珠海市委农村工作办公室等单位在全国范围内发起了一场名为“珠海·乡约杯”的农村住宅建筑设计竞赛,以充分调动青年规划师等社会力量参与到珠海乡村振兴的实践中去。

规划先行,往往能事半功倍。2018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开局之年,珠海全面启动39条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实现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规划全覆盖。与此同时,与华南理工大学广东省村镇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等14家在全国乡村振兴规划、设计、运营等领域的顶尖实操团队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为珠海乡村打造高质量、高标准规划和设计,共同建设好具有“珠海特色”的生态宜居美丽乡村。

如果说,一个村庄的规划设计是聚焦于“点”,那么全市层面的系统性谋划,则是珠海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纲”和“本”。

为推动珠海乡村振兴战略在高起点开局,珠海市委书记郭永航、市长姚奕生高度重视,明确要按照中央和省的决策部署,要从市的层面系统谋划、统筹推进,以更高标准更大力度推进乡村振兴,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努力打造全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样板。

在系统性谋划的实践中,珠海市精心构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指挥、责任、政策和考核等四大体系。

在指挥体系层面,珠海成立了以市委书记、市长担任组长和常务副组长的市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统筹乡村振兴工作,形成了全市大抓乡村振兴的鲜明导向。与此同时,建立责任体系,建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责任制,明确各级党政“一把手”是第一责任人,市区镇村四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建立市领导班子成员挂点联系村制度,实行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乡村挂钩帮扶机制。

2018年7月,珠海召开全市乡村振兴工作会议召开,并印发实施《中共珠海市委珠海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方案》,这一文件成为珠海构建“1+N”乡村振兴战略政策体系中的“1”。在此基础上,珠海先后出台《珠海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关于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的工作方案》《珠海乡村工匠培训和评价暂行办法》等多个配套政策文件,搭建起乡村振兴战略体系“四梁八柱”。

与此同时,珠海通过建立督查考核体系,充分发挥督查考核的“指挥棒”作用,高规格成立市级督查工作组,全方位开展实地督查,分片督导各区镇,促进责任落实、推动工作落地见效。

第一场硬仗

机制创新激发村民内生动力

从珠海市区行车一路西行,走进金湾区沙脊村,一切都沉静下来,时间仿佛也放慢了脚步。眼前,只见小桥流水、深街浅巷,一派水乡风光。明媚的阳光下,省人大代表、沙脊村党支部书记陈荣沛正热情洋溢地向村民描绘村庄的美好未来。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沙脊村面貌焕然一新。环境整洁了,基础设施提升了,乡村风貌变得更加美丽。”陈荣沛说,目前,沙脊村村容村貌规划建设草图已经设计完成,“按照规划,沙脊村将以桥为中心,计划建设4个主景观点和4条主景观路,形成点线面结合的规划布局,打造成具有岭南特色的水乡建筑街区。”

沙脊村的最新变化,折射出人居环境不断向好的珠海乡村蓝图。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场硬仗。面对这一场硬仗,珠海从市级层面统筹政策资源,出台《关于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的工作方案》,明确10个方面的整治任务。其中,通过建立挂图作战机制,明确要以2018—2022年为整治时间节点,对全市行政村(涉农社区)年度任务、村庄创建类型、责任落实等方面进行任务分解,制作图表分年度推进建设干净整洁村、美丽宜居村、特色精品村。

然而,美丽生态宜居乡村建设的资金从哪里来?珠海市区两级建立稳定的乡村振兴专项资金投入机制。据统计,在2016年省出台《关于加快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美丽乡村三年行动计划》两年多来,珠海市区两级财政共投入10.7亿元。按照计划,今后3年,珠海市区两级按比例将投入39.1亿元,市区两级财政投入平均每村2300万元用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为该项工作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

资金到位了,如何发挥激发村民参与的内生动力,调动全社会力量参与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行动中去?珠海的回答是:政策激励,举措创新。

2018年,在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过程中,珠海全面启动“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在具体工作推进中,珠海通过编制工作指引,印发《广东省全域推进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三清三拆”指导手册》每户一册,通过这样一本图文并茂的指导手册,让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易看、易学、易懂。

与此同时,通过实施“领头雁”工程,加强了村“两委”带头组织和带领村民开展环境整治的能力,发挥了党员在环境整治中的表率作用。为了积极引导村民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珠海创新性地推出建立人居环境整治奖,开展“星级家庭评选”,对完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村给予10万—30万元奖励,对达到“三星”以上的家庭给予1000元奖励,以奖惩措施、示范带动等方式,使村民在环境整治中切实感受到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充分调动了村民参与环境整治的积极性。

数据显示,2018年底,在珠海有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任务的394个自然村中,已有382个自然村已完成“三清三拆”整治任务,全市97.7%以上村庄完成“三清三拆”任务。

产业振兴路

构筑推动乡村振兴的强力支撑

走进珠海台湾农民创业园水果种植区,当季的台湾莲雾、番石榴长势喜人。作为珠海现代农业、休闲农业、特色生态农业的重要发展载体,台创园建立以来,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已成为台湾农民和农企在珠三角投资的热土。目前,台创园入驻企业数十家,辐射带动珠海乃至珠三角农户发展致富。

产业是乡村可持续发展的根基,只有产业兴旺了,农民收入才能稳定增长。2018年,在做好环境整治提升的基础上,珠海先后出台《全面提升生态休闲农庄建设水平打造珠海特色乡村田园综合体工作方案》《珠海市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若干措施》《珠海市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工作方案》等,结合村情认真审视其资源禀赋,利用好乡土风情和自然风貌,创新产业发展机制,充分利用市场力量,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推动三产融合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带动农民增收,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物质基础。

在斗门,莲江村依托整治后的良好生态环境引进企业,租赁800亩土地发展经济,盘活36套民房改建民宿,打造以农业体验、果蔬采摘、休闲观光等为主题的精品乡村旅游田园综合体,吸收本村村民到企业打工141人,每年给村集体分红85万元,一年可为莲江村村民带来超过500万元的经济收入,村民人均年增收约3500元,让村民充分共享美丽乡村、美丽经济带来的效益,被评为“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

在万山群岛,万山区海岛渔村结合海洋生态优势,努力提升渔村环境,打造一批渔村精品民宿酒店,带旺岛上渔民餐饮住宿行业发展。外伶仃岛、东澳岛实行渔村环境全面整治后,获评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在珠海,绿色产业兴村富民的例子还有很多。

距离莲江村不远处,石龙村在全面整治全村环境后,引深圳一家企业进入,将农村闲置房改造为民宿,实现农民收入增加、村集体经济壮大、社会资本获利、政府社会效益提升的多赢局面,石龙村获评“中国美丽乡村百佳范例”。

和石龙村一样,一栋又一栋装潢精致、风格迥异的特色民宿在珠海的山中、河畔、田间落成。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留得住乡愁,成为珠海乃至周边城市休闲度假的“新网红”。

这些在珠海乡村发展起来的精品民宿,很大程度上满足了都市人对环境的追求、对乡间生活的情怀。而归根结底,是悠久的乡村文化对人的吸引力。

2018年,珠海不断创新文化培育机制,先后制定《珠海市文化发展改革行动计划(2018—2020)》,出台《关于在全市农村开展文明乡风建设活动的工作方案》《珠海市加快推进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方案》等,在搞好乡村环境整治的同时,注重对乡村文化的培育,以提升乡村旅游内涵和吸引力。

其中,唐家湾古镇、斗门古街、北山村经过历史文化资源挖掘,分别入选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街和名村。通过对历史民俗进行创新性发展,珠海逐步形成南门、虾山、网山、南澳等“一村一品”“一家一艺”的乡村休闲文化,全市风格迥异的乡土文化推动了乡村旅游的发展,乡村振兴主战场斗门区2018年全区实现接待游客9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5亿元,其中接待过夜游客196万人次,同比分别增长19.2%、20%和20.1%。

■经验

珠海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的路径

近年来,珠海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场硬仗。在坚持统筹谋划部署、统筹规划体系、统筹宣传发动和统筹政策资源这“四个统筹”的基础上,珠海还以“做到三个精准,创新三个机制”为依托,从整体上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到新水平。

按照计划,未来珠海将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和更实的举措,推动珠海农村人居环境获得更大的提升,建设生态宜居美丽家园,打造全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珠海样板。

精准发力

突出整治重点,突破管理难点

珠海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精准发力,突出整治重点,突破管理难点,从实际出发打造示范典型,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上新水平。

一是做到精准整治。进行农村环境大巡查,建立完整的农村环境问题详细台账,以问题为导向,精准施策,靶向整治,补齐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短板。抓好“四沿”(沿铁路、高速路等交通线,沿市际边界线,沿城市郊区,沿旅游景区)清理整治,复垦复绿,打造美丽风景线。开展“厕所革命”,完成全市农村卫生厕所的全面核实排查,全面推进农村厕所的布局规划和建设管理,完成标准化公厕改造148座。开展农业废弃物管理和综合利用,全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90%以上,全市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80%以上,全年有效减少农药包装废弃物约13.5吨。突出垃圾治理,全市建立“户收集、村集中、镇转运、区处理”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体系,实现保洁覆盖面、生活垃圾收运率、无害化处理率“三个100%”。抓好污水处理,制定污水处理规划建设指引,接入市政污水管网与修建独立污水处理设施分步进行,全市有160个行政村和涉农社区实现污水处理设施覆盖,覆盖率达94%。

二是做到精准管理。充分借助大数据信息化手段,开发“珠海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综合信息动态管理平台”,实时、准确、动态地掌握以自然村为单位的农村资源分布、基础设施布点和运转等情况,并依靠平台自主开发的系列数学模型进行科学系统的分析研判,实现对全市170个行政村(涉农社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综合信息动态管理全覆盖。推动数字城管下乡,实现了村村都是数字城管网格,村村都有终端负责人、专职巡查员。自2018年9月以来,重点巡查各村乱搭乱建及路灯类、村容环境类、污染类、设施缺损类等问题共7826处,已有6469处问题得到了处理,处理率达到了82.7%。开发“城市管家”微信公众服务号,据不完全统计,全市170条村(居)已有5300多人经常使用它上报案件、反映问题,并参与处理结果的评价。大量影响农村人居环境的问题得到及时处理,有效改善了村容村貌,提升了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三是做到精准示范。珠海村庄可以分农耕地区、水网地区、海岛地区,为了使各种类型村庄看有典型,学有榜样,珠海开展“十村示范、百村建设”行动,通过深入调研分析、比较论证,在全市各类型区域精准选取18条基础条件较好、基层组织和村民民主议事协商作用发挥较好、群众积极性较高的行政村(涉农社区),由市领导挂点、市属国企挂钩帮扶,对标江浙等先进地区,引入高水平战略合作团队,全要素、高起点、高标准,科学规划,精准施策,合力打造市级样板村,为全市各类型乡村环境治理提供典型和榜样。

创新机制

创新农村产业、文化和治理格局

珠海在对农村人居环境全面整治提升的基础上,创新产业、文化、治理机制,从整体上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推向一个新的阶段。

除了出台《全面提升生态休闲农庄建设水平打造珠海特色乡村田园综合体工作方案》《珠海市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若干措施》《关于在全市农村开展文明乡风建设活动的工作方案》等政策,创新产业发展机制和文化培育机制外,珠海还通过创新乡村治理机制,不断不断完善基层党组织领导下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治理体系,不断满足农民群众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在政策层面,珠海先后出台《珠海市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实施意见》《珠海市加强城乡社区协商实施方案》《关于落实法律顾问进村(居)工作的实施意见》等,健全党建带群建、民主协商、社会组织参与的制度机制,实施“领头雁”工程,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实现基层党组织作用发挥与基层治理机制有机衔接、良性互动,打造充满活力、安定有序的善治乡村,提升美丽乡村建设水平。

与此同时,推进以海澄村为代表的“村民议事厅”建设,打造村民议事协商新平台;制定出台村规民约指引,建立文明村规民约,将农村环境卫生、庭院环境等纳入村规民约,引导群众自觉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推进法律顾问进村居,实现一村居一法律顾问,提高基层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工作、解决问题、推动发展的能力,引导村(居)依法自治、村(居)民学法守法、村(居)民依法表达诉求,化解社会矛盾于未然。

此外,珠海还创新乡村宣传教育方式,开办乡村振兴农民讲习所,请专家讲理论,请干部讲政策,请农民讲故事,将政策、要求、做法等通过多种形式传达给干部群众,激发干部群众的新动力、新作为,干群连心做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共建美丽乡村,发展美丽经济。

撰文:林郁鸿摄影:关铭荣编辑统筹:李杰伦

新闻推荐

珠海市为烈属、军属和退役军人等家庭悬挂光荣牌 你的付出永在我们心中

本报讯记者刘雅玲报道:为营造全社会关爱、尊崇退役军人的浓厚氛围,3月28日下午,珠海市为烈属、军属和退役军人等家庭悬挂光...


相关阅读 

猜你喜欢
评论(珠海建设生态宜居美丽家园,农村人居环境焕发新气象 全力打造全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样板)


 
频道推荐
  • 两年内实现 三级全覆盖 珠海斗门区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品牌
  • 城事调查 道路千万条 夜深难返校 珠海两大剧院纷纷推出优惠政策,吸引大学生观看演出,但不少大学生表示捧场“有难度”
  • 《珠海经济特区防台风条例》正在征求社会各界意见 台风期间不得强制非抢险人员到岗
  • 27人被判处有期徒刑 珠海公开宣判首宗因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的恶势力犯罪团伙案件
  • 从破到立:风貌管控重塑斗门美丽乡村 村居规划编制覆盖全区88个村居,年底前完成13条样板村基础设施建设
  • 
    图文看点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推荐阅读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 企石为老旧厂房“体检” 将“电老虎...
    
    热点排行
    4月18日 早间新闻 达芙妮继续亏损:关店千余家 转型电商遭资 北京春季求职期平均月薪10970元 过半职位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余杨:特种设备的安全守卫者 樟木头镇开展消防安全检查 加大对火灾隐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安全 大朗检查水库排站防汛防涝准备工作 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