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画:赵耀中□武海义
记者3月31日从珠海市应急管理局了解到,近日,珠海市森林防火、应急、自然资源、民政等四部门联合发文,表示将加强清明期间护林防火工作监管,各护林岗对人员携带进山的纸钱、烟花爆竹等物品将进行收缴,严防发生火情。(本报4月1日03版)
清明节在即,以什么方式祭祀先人,如何进行祭祀活动,折射着一个人、一个地区、一个时代的文明水平,值得每一个清明祭祀者思考。近年来,尽管珠海市一直在大力倡导文明祭祀,但仍然有少数祭祀者携带纸钱、烟花爆竹等物品进山,这给森林防火埋下了重大隐患。因此,加强监督管理,严防火情发生十分必要。
清明节原本是慎终追远、思亲怀故的节日,但综观多年来的清明祭祀活动,不少地方、不少祭祀者做得并不“清明”,清明祭祀活动似乎只剩下一个“烧”字。祭奠用品市场里的纸洋房、纸轿车、纸电视、纸洗衣机等,式样繁多,花样百出。这些价格不菲的祭品,都在清明节这天被付之一炬。
笔者认为,加强清明节市场监管,规范祭祀用品经营,有利于引导社会文明祭祀。特别是在全社会崇尚低碳生活的大背景下,破除陋习、文明祭奠、绿色追思,理应成为每个公民的自觉行动。令人欣慰的是,现在网上祭祀、社区祭祀、居家祭祀乃至电视公祭等形式多样的无烟祭祀、文明祭祀,正在取代“烧”的陋俗,渐成清明节的一道风景。
清明节植树、认养绿地,也已成为人们的祭奠活动内容之一。在墓地祭祖的时候,种上几棵“思念树”,既祭奠了祖先,履行了义务,又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在墓地旁播撒一些草籽,放置几束鲜花,让深切悼念化作绿色追思,沉重的心情也同时化作了温馨、肃穆和悠远,这些文明祭祀形式,值得大力倡导。
建设天蓝水净的生态文明珠海,需要人人参与、人人呵护。从节约资源、净化环境、保障公共场所安全和有利身心健康出发,用文明清新的方式去表达对先人的缅怀之情,使清明节真正成为清新文明之节。
新闻推荐
办好学前教育 落实课后服务 两项内容列为今年珠海市教育系统重点工作
本报讯记者廖明山见习记者王晓君报道:为加快推进2019年度珠海市学前教育、小学校内课后服务重点工作落实,4月1日上午,珠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