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团队为唐阿姨进行肺部移植。
3月29日,一则广中珠三地交警跨城接力换心的新闻,让不少人为之感动。南都记者获悉,一周前珠海还发生了一起打飞的“护肺”的故事,从南宁到珠海约800公里,仅用了2小时45分。通过肺移植手术,珠海68岁唐阿姨从此恢复了自主呼吸,如今已经基本康复。
唐阿姨的女儿雪丽(化名)介绍,截至目前,整个手术的开销已经超过80万,这对于普通家庭而言是一项巨大的开支。“所幸珠海的医保政策将器官移植手术纳入保障范围,这次所有的费用预计可以报销九成以上。”这样计算下来,患者家需要承担的费用预计不到10万,经济上得到极大的缓解。
接力
800多公里费时不到3小时
今年68岁的珠海人唐阿姨,被诊断为患肺纤维化晚期。最近半年,她的双下肢开始浮肿,夜里平躺睡觉时常感到憋气、胸闷,情况越来越差,最后只能卧床休息,再也没法出门。
2019年1月2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了2018年度人体器官移植执业资格医院名单,中大五院成功获得肝、肾、肺三大器官移植资质,成为珠海市首家获得器官移植资质的医院。
针对唐阿姨的实际情况,中大五院的专家提出,可以通过肺移植来根治唐阿姨的肺病。
3月12日,唐阿姨迎来了生的希望。经过4次反复配型,这一次远在广西南宁的供体肺源为唐阿姨带来了好消息。“从获取肺器官到装入患者胸腔,必须要在6小时内完成。”中大五院胸外科主任、肺移植团队负责人曹庆东说。
为尽快获取捐献的肺组织,3月12日,工作人员从广州动身飞往广西南宁。3月13日清晨6时,医务人员成功获取捐献供肺。因供体冷缺血有效保护时间是6小时,工作人员争分多秒赶赴机场飞往珠海。
当天8时,从广西飞往珠海的飞机准时降落。
中大五院派遣了120救护车前往机场接机。珠海交警通过警车开道,以及对红绿灯的调整指引,为运送供体争取了时间。
45分钟后,被灌注液保护的肺组织稳稳地放在了手术台旁,医护人员立即进行供肺的修整。
手术
利用“魔肺”保障患者呼吸
为了最大限度地保证手术的安全和效果,中大五院肺移植团队携手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长何建行教授领衔的肺移植团队,共同开展移植手术。
8点30分,两支肺移植团队快速为患者完成了全身麻醉,同时建立了体外生命支持“魔肺”———ECMO,随后,患者左侧病肺顺利切除并采样标本送检。
10时15分,唐阿姨的胸腔左侧空空,病肺已经被切除。主刀医生何建行教授、曹庆东教授联手为她进行支气管、肺动脉、肺静脉心房的吻合手术。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这场“精密绣花术”牵动着门外患者家属的心。雪丽后来回忆,“当时脑子完全一片空白,只有一个祈祷的声音:希望手术顺利。”
11时30分,所有吻合手术全部完成,随着肺动脉的开放,被灌注液清洗得“发白”的肺组织开始慢慢涌入鲜血,随之温柔地搏动着。
考验
术后还有五大难关
中大五院胸心外科主任曹庆东教授表示,完成手术只是开始,肺移植团队所有成员团结协作,至少要通过气管吻合;呼吸维持,肺水肿控制,呼吸机调整;循环支持;感染预防;抗排斥药应用等五大关口的考验。攻克这些难关有赖于医院多学科间的通力合作。
为保障患者顺利通过考验,手术过后,中大五院胸心外科、ICU、手术麻醉医学部多名医护人员将患者从手术室转运至重症监护室进行严密的术后监护治疗,24小时守在该患者身边,确保顺利度过围手术期。
此后,患者循环血压不稳,肺水肿,快速性室上性心律失常,急性肾功能衰竭,早期呼吸道感染,痰液堵塞,一个又一个的难关摆在了在肺移植团队的面前。
在两个团队联手攻关之下,最终,唐阿姨呼吸和循环情况趋于逐渐稳定,肺移植术后的第5天,成功撤除ECMO;第7天,经过逐渐减低呼吸机支持参数后,唐阿姨的肺功能状态仍比较稳定,顺利拔除气管插管,续贯无创通气,她露出了笑容,满眼泪花,对着医护人员亲口说了声“谢谢”;术后第9天,呼吸循环稳定,能够自主咳痰,她从重症监护室转入普通病房监护治疗。
如今,唐阿姨已经基本康复,近日可以回家休养。
行业瓶颈
器官移植捐献
仅在境内开展
由中大五院完成的这例肺移植手术,实现了珠中江地区肺移植“零”的突破。在3月28日的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大五院肝胆外科主任、器官移植科筹建办公室主任李坚提到,中大五院还将继续探索推动境内外器官移植捐献体系的形成,让拥有毗邻澳门的珠海医疗服务事业,更好地为粤港澳三地人民服务。
“除了地缘优势之外,中大五院已经形成了完整的器官移植捐献体系。”李坚说,在获得器官移植资质之前,2016年中大五院就开始筹备器官移植的相关工作,成立了器官捐献办公室、脑死亡鉴定专家组、器官摘取移植专家团队、移植伦理委员会等;该院还与省红十字会、市红十字会、市卫建委等政府机构一同推广脑死亡捐献理念,并在全省率先开办器官捐献信息员培训班等。
然而,未来要推进器官移植捐献,还面临着巨大的行业瓶颈。“但在目前,由于立法、通关以及境内外医疗制度等方面的因素,器官移植捐献手术仅能在境内开展。”李坚说,随着珠澳合作、粤港澳三地医疗卫生事业融合发展需要,中大五院将以器官移植学科为抓手,将探索境内外器官移植捐献“珠海模式”,为推动器官捐献移植事业融合发展贡献力量。
“护肺”时间轴
3月13日6时
捐献供肺顺利获取
3月13日8时
飞机运送供体抵达珠海机场
3月13日8时45分
供体抵达中大五院
3月13日10时15分
进行支气管、肺动脉、
肺静脉心房的吻合手术
3月13日11时30分
所有吻合完成
3月13日12时30分
手术顺利完成
关注
A
肺移植手术有什么难度?
器官移植因其复杂程度、风险之大,被誉为外科手术“王冠上的明珠”。在所有脏器移植手术中,肺移植风险最高、难度最大。
中大五院胸心外科主任曹庆东教授介绍,“肺脏作为人体最大的免疫和开放器官之一,因极易受感染从而导致移植手术的难度剧增。”曹庆东说,再加之患者年龄大、基础性疾病多,“可以说每一个环节,都是生死一线之隔。”
事实上,在接受肺移植手术后,唐阿姨还经历了五大难关的考验。曹庆东介绍,患者术后肺功能维护和感染预防是最大的难点。
新肺成功装入唐阿姨的胸腔,此后三天,唐阿姨度过了惊心动魄的4天,患者循环血压不稳,肺水肿,快速性室上性心律失常,急性肾功能衰竭,早期呼吸道感染,痰液堵塞,一个又一个的难关摆在了在肺移植团队的面前。在两个团队联手攻关之下,最终,唐阿姨呼吸和循环情况趋于逐渐稳定。
B
“肺移植”手术
花了多少钱?
提到移植,很多人的第一印象是就是“贵”。事实上,在唐阿姨的这起肺移植手术中,因为有完善的医疗报销制度,为患者家属减轻了不少负担。
2018年7月,珠海市正式实施《关于基本医疗保险待遇及管理若干问题的通知》,该政策明确珠海市参保人在进行肝、肺、心脏、胰腺、小肠移植发生的符合规定的住院医疗费用,除器官移植手术费外,其余医疗费用由统筹基金按规定支付。
唐阿姨的女儿雪丽(化名)介绍,截至目前,整个手术的开销已经超过80万,这对于普通家庭而言是一项巨大的开支。“所幸珠海的医保政策将器官移植手术纳入保障范围,这次所有的费用预计可以报销九成以上。”这样计算下来,患者家需要承担的费用不到10万,经济上得到极大的缓解。
采写/摄影:南都记者李洁琼通讯员张嘉斌
新闻推荐
省三八红旗手、坦洲医院医生龙新枝一次次从死神手里抢回急危重症孕产妇及婴儿生命 “铁人”昼夜忙 “护航”新生命
龙新枝在巡查病房。“刚到坦洲那年,儿子还在读幼儿园小班,而现在已经是一名大四的学生。”面对记者,坦洲医院妇产科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