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市民、部分珠三角居民及港澳同胞,来到合罗山、仙峰山、大洋山三大墓园以及珠海市殡仪馆、斗门区殡仪馆和各区镇街骨灰楼(堂),通过各种方式祭奠先祖、缅怀亲人。
仙峰山墓园内市民文明扫墓以鲜花寄哀思。本报记者 吴长赋 摄本报讯记者刘雅玲报道:一年一清明,一岁一追思!4月5日是清明小长假的第一天,不少据市民政局统计,截至4月5日下午两点,珠海市各祭拜场所共接待群众181236人次。当天,各祭拜场所秩序井然,无突发性事件和责任事故发生,选择用鲜花取代香烛祭拜的群众明显比往年增多。
献上一捧花寄托哀思
记者实地探访合罗山墓园、仙峰山墓园及市殡仪馆发现,往日寂静的墓园变得人潮涌动,园内香烛氤氲、鲜花簇簇。不少市民举家出动,或手捧鲜花,或提着瓜果,抬着烤乳猪、烧鸡、鱼虾、糕点等祭祀品,来到祖先墓前,点上一烛香、献上一捧花、倒上一杯酒,虔诚祭拜,寄托哀思。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传统的点烛烧香之外,选择鲜花祭拜等低碳方式的市民明显比往年增多。为了方便市民选购,各大墓园外都临时设置了两三处鲜花销售点,主要品种有菊花、百合、康乃馨和太阳花等,现场选购者众。在合罗山墓园门口,市民黄女士挽着母亲的手,选购了两捧鲜花祭拜父亲。她说,“香烛也好,鲜花也罢,无论用哪种方式,最重要的是心诚。献上一束鲜花、播放一段父亲生前最喜欢的音乐,这种祭拜方式既环保又清新,我觉得挺好。”
如今,越来越多的市民如黄女士一样持有这样的观点。记者在仙峰山墓园内,明显感觉到花香盖过了烟火味。为了正面宣传殡葬改革成效和生态安葬政策,珠海市各大墓园还通过悬挂“每逢清明倍思亲一束鲜花祭故人”等文明祭祀宣传横幅的方式,鼓励市民携带鲜花祭拜先人,让人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更加低碳环保的祭拜方式,弘扬移风易俗丧葬新风。
越来越多民众选择低碳祭拜
不过,相对于思想较为开放的年轻人,年长者还是更愿意选择用传统的点烛烧香方式缅怀先人。在合罗山墓园,一位正在祭拜先人的陈阿姨告诉记者,“鞭炮我们早几年就不放了,但总要烧点香和纸心里才踏实。”依次祭拜完后,陈阿姨一家十几口人,围坐一圈开始分享祭祀品。陈阿姨的儿子感叹道,清明既是祭奠祖先、缅怀先人的节日,又是远足踏青时节,“相信先人看到我们后辈和睦团结、相亲相爱,一定特别欣慰。”
记者发现,为了减少园区消防隐患、净化城市环境,珠海市各大祭拜场所均配备了铜炉、燃烧桶供市民点烛烧香和烧纸。墓园工作人员也一直在园內巡逻,指引市民在专用燃烧桶内烧纸,避免灰烬弥漫带来污染或引发火患。
合罗山墓园相关负责人表示,这边是老墓区,本地居民、港澳同胞比较多,祭拜方式相对更加传统,但是得益于文明祭祀的推广,如今越来越多民众接受并自主选择低碳祭祀的方式,鞭炮声早已销声匿迹。
祭拜场所均有免费便民服务站
据悉,为应对大流量的民众,今年珠海市各大墓园都加强了服务和引导。记者走访发现,合罗山墓园增设了出口、道路指示牌、临时停车场、停车位等。为方便市民,各大祭拜场所均设立有多处“免费便民服务站”,为有需要的人员提供应急药品和饮用水、雨伞、轮椅、眼镜等物品。
此外,今年仙峰山墓园还将园区防火带增宽至5米到8米,同时配置监控室,严防火患。
市民政部门介绍,清明节期间,各祭拜场所及周边路段极易出现拥堵,建议广大市民尽量避开上午9时至中午12时高峰时段,错峰祭扫,多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同时,呼吁广大群众积极采取鲜花祭拜、网络拜祭等低碳、文明祭拜方式。
相关报道见02版
新闻推荐
近半个月来,珠海上千司机因违停吃到罚单 交警告诉你,哪些路段最易被抓
执勤交警正在给违停车辆开罚单最近一个月,珠海交警开展文明交通建设月活动,严查违停等违法行为。近半个月以来,已经有上千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