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刘雅玲报道:清明小长假三天,市民纷纷前往先人墓扫墓祭祀,寄托哀思。截至昨日下午5时,全市累计祭扫人数381179人次,车辆63964台。值得点赞的是,随着珠海市不断推进移风易俗、文明拜祭,越来越多市民选择鲜花果品代替香烛纸钱,或采用网络祭祀的方式表达哀思。
三天来,记者多次走访合罗山墓园、仙峰山墓园等拜祭场所发现,大部分人在祭祀时能遵守规定不燃放鞭炮,主动到指定位置焚香烧纸。与往年烟雾缭绕的景象相比,今年选择香烛纸钱的拜祭者明显减少,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更加文明环保的方式,用鲜花、果品祭扫。正清当天,吴先生携妻儿专程从深圳过来扫墓,除了两束鲜花和金猪等祭品,并未携带香烛纸钱,他说,“这些年烟火味淡了,花香浓了,我们也慢慢接受和认可这种更加低碳环保的拜祭方式,让孩子从小感受文明拜祭。”
除了用鲜花代替香烛纸钱祭祀外,网络祭祀等新型拜祭方式也逐渐成为市民寄托哀思的方式之一。不少学生群体、社会组织及志愿者、社区居民等,纷纷开展网上祭祀活动,通过在网上献花、寄语留言、放孔明灯祈福等方式表达哀思。今年清明期间,瑞众社工特意组织金湾区红旗镇湖东社区及三板社区居民开展网上祭英烈活动,引导志愿者和居民向革命先烈表达崇敬之心、感念之情。
清明节期间人流密集,祭祀期间极易产生包装袋、花枝残叶、香烛灰烬、熟食残留物等垃圾。但三天来,各大墓园显得干净、有序。记者了解到,清明节期间,担负墓园环保任务的清洁工每天早上7时全员到岗,下午5时前全部清扫完毕。“我们环卫工分片区清理墓园环境,在拜祭高峰时段基本做到拜完一处清扫一处,这样才能时刻保持园区的整洁卫生。”一位在合罗山墓园做保洁的李阿姨介绍,特别要注意祭祀后有无未熄灭的香纸,以免引起火情。
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推广安全文明祭扫观念,珠海市各祭祀点放置了文明祭扫宣传提示牌、张贴了几十条标语,同时印制了6400张“绿色清明文明祭扫”宣传单向市民派发,提醒市民在焚烧桶内焚烧祭品,以及焚烧祭品后确保火源熄灭再离开;在墓区过道加放消防水桶,及时清理焚烧炉和地面垃圾,将垃圾归置点做浇水处理,杜绝火灾隐患;倡导大家通过敬献鲜花、植树绿化、踏青遥祭、经典诵读、网络祭扫等方式缅怀故人,营造文明祭扫、绿色清明的良好氛围,弘扬慎终追远等优秀传统文化。
新闻推荐
一福建籍散货船船员在湾仔水域“晕船” 珠海海事部门展开紧急救援
本报讯(记者郭秀玉)记者从珠海海事局获悉,4月6日,一艘航经珠海湾仔水域的散货船船上一名船员“晕船”引发高血压、高血糖并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