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梁木雕精美。
经村民细心整理,“康真君祖庙”牌匾显露了出来,年轻一代并不知该庙原名。近日,经过热心村民的认真清刷、整理,唐家湾东岸村圣堂庙露出了“康真君祖庙”的大牌匾和“戎功昭玉册道果满瑶天”的石雕对联。上世纪六十年代,为保护东岸村康真君祖庙,村民以黄泥、石灰涂抹牌匾、石刻,尘封近半个世纪后终于重见天日。
□文/图本报记者古春婷
曾是村民的乐土
村民张老师告诉记者,她小时候经常在庙门口玩耍,逢年过节、康公诞,康公庙就热闹非常,村民都要在庙前“耍菩萨”:敲锣打鼓,醒狮放炮,玩飘色……供奉康公像时点起的油灯直照到前面的下栅仔村。过去,庙前左方有一棵四人围抱的古榕树和两棵参天的槐荫树,四周砌有长条形宽阔的石凳,是人们乘凉避暑的悠闲地,也是香山人去下栅趁墟时歇脚的好地方。过去旁边还建有一座宏伟、别致的二层楼的古围墙闸门,叫“西宁门”,是更夫休息的地方。庙的左边还有一座两层楼的文昌庙,下层供奉文昌帝君,上层是学子的活动场所。凡经历过这段时光的村民提起往事,都很怀念这片乐土,留恋这里的美景。
上世纪六十年代,村民为保护康公庙,拿黄泥和石灰涂抹了庙门牌匾、对联,所以年轻一代都不知道这是康真君祖庙,只是笼统地叫圣堂庙。前几天,热心村民黄有维等人认真细致地把泥灰一点一点刷去,让尘封半个世纪的门额牌匾、对联重见天日。黄有维表示,康公庙是珠海本土祠堂文化的重要实物遗存,祖庙重见天日后希望能得到有关部门的保护和重视。
整体格局完备
近日,记者来到位于唐家湾的东岸村,听村民讲述这座百年老庙的前世今生、来龙去脉。
唐家湾东岸村圣堂庙建于清末,是村里的地标性建筑,殊不知这座圣堂庙原名叫“康真君祖庙”。珠澳两地都有供奉康公真君的历史文化,珠海南屏、南村以及唐家湾东岸村、澳门十月初五街均建有康公庙。康公真君,据传是汉代之帅李烈,骁勇善战、保国有功,受封成为康公,世人感谢其保国有功,建庙供奉,也祈求康公保佑平安。
记者在现场看到,康真君祖庙大门两侧门联上书:“戎功昭玉册道果满瑶天”。门梁顶上的砖雕石刻精细讲究,遗憾的是两个石狮子已有缺损,两侧的墙面也开裂了。记者打开木门往里看,庙里野草横生、布满蛛网,但横梁木雕依然看得出非常精美,屋瓦排列也井然完好。祖庙结构为两进三间,分头门、正堂、拜亭、天井。头门为敞楹式,设虾弓梁和金花狮子,木雕梁架、墀头、封檐板等装饰丰富精美。天井处设有拜亭,博古梁架。建筑整体格局完备,结构装饰体现典型广府地区建筑特色。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王芳报道:这几天,珠海升温快,天气闷热,跑步进入夏天。根据市气象台预报,闷热天气即将按下“暂停键”,今天开始,各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