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湾区将实现航空、城轨、地铁、客运站、私家车等各种交通方式的高效无缝对接,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之间的资源互通与发展。
南都讯 “金湾在谋划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各领域改革创新的同时,应当意识到金湾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参与者、示范者。”8月19日上午,中国共产党珠海市金湾区第四届委员会第九次全体会议召开。会议提出,金湾应当自觉把金湾发展融入到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格局中来,面向国际、拓宽眼界、提高标准,增强把握难得历史机遇的紧迫感、责任感,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今年以来,金湾认真落实“六稳”工作部署,推动经济运行保持了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
上半年GDP增速并列全市第一
据统计,上半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5.69亿元、增长8.4%,增速并列全市第一,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吸收外商投资等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也位居全市第一;生物医药、新能源产业产值分别增长15.9%、23.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3%,同样处于全市领先水平;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积极因素增多,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城乡面貌不断改善、重点项目有序推进、民生保障不断加强。
会议认为,这是全区上下攻坚克难、共同努力的结果,成绩来之不易,也为金湾下一步工作提振了信心、增强了决心,打开了良好局面。
推动金湾成为创新创业“热土”
会议明确提出,要准确认识金湾在地位、定位及区位上的新形势新机遇,切实担当起参与大湾区建设的重要使命,推动金湾成为吸引资金、技术、项目、人才、消费的“洼地”,成为创新创业的“热土”,加快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加快建成产城深度融合、创新要素集聚、绿色生态宜居、平安和谐稳定的珠海城市新中心,切实把大湾区建设的美好蓝图变成金湾奋发有为的生动实践和繁荣发展的现实成果。
会议强调,接下来,金湾要奋勇当先,举全区之力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接续奋斗,闻鸡起舞、日夜兼程、风雨无阻,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担在关键、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以扎扎实实的工作成效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和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
接下来,金湾将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纲”牵引带动全区工作,举全区之力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取得扎实成效。
会议由区委常委会主持。区委书记阳化冰代表区委常委会作报告,区委副书记、区长赵伟媛就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作工作部署。
会议还讨论了《金湾区贯彻落实<珠海市全力支持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的实施方案>的具体工作方案》。
路径
发挥金湾多样化优势
聚焦“湾区所向”,围绕“澳门所需”,竭尽“金湾所能”,配合全市全力支持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为支持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拓宽空间、创造机会。在金湾区第四届委员会第九次全体会议上明确提出,立足和发挥金湾多样化优势,配合全市全力支持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
金湾的多样化优势,最明显的是交通方面的优势。2018年12月6日,随着钻机缓缓启动,由中铁大桥局承建的珠机城轨二期金海大桥鹤洲段主体结构正式拉开施工序幕。金海大桥是珠机城际二期的控制性工程,国内首座公铁同层合建跨海大桥,全长约7公里,建成后不仅是珠海市东西部重要交通干线,未来将发挥金湾联通港澳、辐射粤西、通达全国的地缘优势,将区域交通格局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空间布局。
珠机城轨二期金海大桥是金湾区正在建设的其中一条重要的交通要道,更多的交通项目同期推进,截至目前,洪鹤大桥、鹤港高速等重大交通项目有序推进建设,全面提升与澳门畅联水平。此外,珠海机场T2航站楼及其他配套设施争取2019年内动工建设,2021年底完工。未来将实现航空、城轨、地铁、客运站、私家车等各种交通方式之间的高效无缝换乘,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之间的资源互通与发展。
结合金湾建区20多年来取得的成绩,金湾区还将通过发掘金湾各个领域投资潜力,面向澳门推介高质量投资项目信息,吸引澳门资本多元投资。同时,通过积极与澳门共同搭建科技项目库、成果库、专家人才库等,建立资源互动共享“朋友圈”。
会议提出,金湾将按照“中央要求”,落实“省委部署”,聚焦“湾区所向”,围绕“澳门所需”,竭尽“金湾所能”,配合全市全力支持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为支持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拓宽空间、创造机会。
汇聚更多优质创新资源要素
今年5月,由珠海市迪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独立采购、生产、验证的首台慧眼手术导航系统正式下线。
该公司是中科院自动化所医学影像实验室所属成果转化企业——北京数字精准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在金湾区设立的精准医疗项目公司,该项目也是中科院自动化所首个落户金湾的项目。
据悉,金湾区通过汇聚更多优质创新资源要素,增强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对外合作内生动力,如今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迪谱医疗科技自3月份签约落户以来,项目相关的12项国内专利和1项外国专利已全部转移到“珠海迪谱”,预计明年初可实现量产。
金湾区四届九次会议上提出,牢牢把握人才、技术、资金、产业载体、质量品牌等企业生命线,学习借鉴港澳营商环境先进经验,深化体制机制创新,促进生产要素高效流通,保持战略定力,厚积经济长远发展和开放合作的基础优势。
围绕汇聚优质创新资源要素,金湾把营造全市最优营商环境放在首位。据悉,金湾区近年来通过深化“放管服”改革,建设“数字政府”,对照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进一步提升政务服务效能,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便利企业开办经营。
另外,金湾在大湾区率先试行“标准地”改革、“承诺制”改革,推行“代办员”制度,争取企业投资项目“最多跑一次”,进一步解决“折腾企业”等痛点难点问题,努力打造与港澳趋同的国际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与此同时,金湾区还通过加快《关于进一步加强金湾区创新驱动发展产业人才队伍建设的若干措施》落地落实,优化产业人才“生态圈”,以此激发市场主体创新活力。
除了积极营造好的环境把优质资源“引进来”,金湾还主动走出去,今年8月1日,金湾区在澳门举行深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协作发展推介会,积极对接港澳资源。当天,共有4项合作协议在推介会上签订。
统筹好生态文明和城乡建设
宽阔的广场上,各色鲜花在花圃里绽放,相邻的民房灰墙白缝、木纹窗棂、古色古香。短短一年时间,从一座沉睡的“石屋村”蜕变为岭南风情浓郁的美丽乡村,金湾区木头冲村仅仅花了一年时间。
伴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在金湾铺开,金湾区三板村、沙脊村,还有三灶镇的海澄村,同样每天都在悄然变化。好山、林、河、海、湖、岛、湿地等自然生态资源,与当地的人文、城市和谐地构造了一幅山海相拥、林城相依的城市景观图。
实际上,这正是“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建设美丽富裕乡村,不断增进民生福祉,切实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最好注解。
本次会议上提到,统筹好生态文明和城乡建设,构建大湾区宜居宜业宜游优质特色生活圈。
据悉,金湾区利用绣花功夫把城市管理好,深入推进垃圾分类、“厕所革命”,推广大型公共绿色节能建筑,提高市政和绿化管养水平。
除了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生活环境得到改善,金湾区还大力建设民生保障工程,推进海堤达标、水闸泵站加高加固及重建等重点水利工程建设,下大力气整治水浸涝点。加快海绵城市、综合管廊、排水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地下排水管网养护水平。
围绕金湾区城区建设具有一定年限,金湾区还通过实施水源地生态保护工程和自来水厂水质提升工程,保障饮用水安全。通过加强燃气供应保障,力争年内老旧小区住宅公共燃气管道加建数量达7000户以上。
采写/摄影:南都记者 李洁琼 实习生 廖曼虹
新闻推荐
尊敬的珠海市云顶汇花园业主:云顶汇花园一期商品住宅[珠海市金湾区机场西路398号,推广名:子悦山]现已具备交付使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