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自觉参与垃圾分类。本报记者 曾遥 摄本报讯(记者张帆)垃圾分类,让农村更文明。20日下午,珠海市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工作在斗门区莲洲镇莲江村村民活动中心正式启动。按照试点工作计划,到今年年底,全市22个样板村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到2020年,全市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覆盖面达到100%。
莲洲镇作为珠海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及饮用水源和生态保护的重点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该项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工作,将在莲洲镇的6个市级乡村振兴样板村展开。
为做好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工作,珠海市鼓励各试点村根据实际情况,探索创新更多垃圾分类的好模式好做法,进一步提高试点工作成效;定期总结试点情况,加快形成行之有效、富有特色、可复制推广的成功经验做法,为下一步生活垃圾分类在农村地区乃至全市范围推行,提供有益借鉴。
按照工作计划,到今年年底,全市22个样板村确保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到2020年,全市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覆盖面达到100%,分类减量率达到50%以上,资源化利用率达到30%以上。
新闻推荐
半小时内连查4名“宿酒”驾车者 交警提醒:第二天如需驾车 前一晚不宜喝酒
本报讯(记者宋一诺通讯员杨小江)酒驾的危害很多驾驶员都清楚,但一些人忽略了宿酒后的酒驾问题。8月13日清晨,短短半个小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