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湾区将深化审批制度改革、提升“互联网+政务服务”水平、创新便民利企审批服务方式。图为金湾行政服务中心。
南方日报记者关铭荣摄
打造基层“一站式”综合便民服务平台;社会投资项目审批时间压缩至40个工作日以内;探索开展“秒批”服务(无人干预自动审批服务)……
本周,金湾区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金湾区关于优化营商环境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的21条措施》。内容主要涵盖深化审批制度改革、提升“互联网+政务服务”水平、创新便民利企审批服务方式三个板块共21条措施,进一步提升群众办事便捷性、体验感和满意度。
围绕“优化区域创新环境、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营商环境”等方面,明年初,位于航空新城产业服务中心的金湾区市民服务大厅有望投入使用。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金湾区将继续探索建设“渠道多、办事易、效率高”的综合服务体系。
●南方日报记者董谦君
制度改革?“最多跑一次”向基层延伸
“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让群众办事更方便,是政务服务改革的重要方向和目标。
在金湾,一门式政务综合服务平台的建设早在2016年便已启动,通过将政务事项分类分别整合至民生事务、企业经营协同审批、投资建设并联审批等6个子平台,实现1000多个事项“一门式”办理。
在此基础上,金湾区按照“同一事项、同一标准”要求,将原本要到市里办理的1221个事项,对应整合到现有“一门式”平台,以“材料跑路”代替“人跑腿”。目前,金湾区群众可在区内办理的政务服务事项总计2000多项。
从“串联”到“并联”,从线下到线上,从多点到“一站”,群众办事便利度不断提升。在新出炉的21条措施中,政府服务的资源将进一步整合。“一站式”“一网通办”“一次办”“最多跑一次”……“一”成为关键字。
按照上述思路,金湾区提出,2019年底前,区、镇、村(社区)三级依申请类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达到70%以上;2020年底前,除经本级政府批准的事项外,实现各级政务服务事项100%网上可办;除经区政府批准的事项外,其余区级政务服务事项实现100%“最多跑一次”。
值得关注的是,未来在基层办事也可“一次搞掂”。按照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的要求,金湾区将加强镇政务服务中心,村(社区)公共服务站建设,推动基于互联网、移动终端、自助终端的政务服务入口全面向镇、村(社区)延伸,打造基层“一站式”综合便民服务平台,进一步提高基层响应群众诉求和为民服务的能力,推动实现“最多跑一次”区、镇、村(社区)全覆盖。
除了延伸到基层的触角,“枢纽式”的政务服务综合体建设也在提速。航空新城产业服务中心内,金湾区市民服务大厅已经落成,拟于2020年1月启用。作为金湾区最大的公共服务平台,服务大厅设置了102个综合服务窗口,拟进驻20多个审批服务部门,为企业提供整套的项目投资、企业登记、社会保障、身份证补办等1300多项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的办理,实现前窗受理、后台审批一体化政务服务。
互联网+政务?搭建数据共享的统一申办受理平台
要让群众少跑腿,数据就得多跑路。互联网的出现,让更多便利化的办事场景成为现实。“通过充分发挥信息化对科学高效配置资源的支撑和服务功能,可切实增强智慧城市建设带来的便捷、高效、创新的感受度。”金湾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随着政务大数据平台的建设,未来金湾区将逐步完善政务服务事项目录库等基础信息库的建设,汇聚关联全区各部门政务服务运行的过程数据,形成全区政务服务信息资源体系,为区政府部门充分运用政务大数据进行绩效管理、效能监督、服务优化,推进政务服务提速增效提供有力支撑。
如在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方面,金湾区正在持续推进系统整合数据共享。依托广东省政务服务网和金湾区政务服务统一申办受理平台,2019年底前,金湾区各部门完成自有业务系统与区政务服务统一申办受理平台对接,数据资源除设计安全外实现100%共享。金湾区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样一来,可有效杜绝“二次录入”的低效重复劳动,真正做到“单点登录,一网通办”。
新的模式催生新的业态。如何做好监管,让政务服务得以高效、有序地运作,中介服务是其中的重要板块。金湾区提出,将依托“网上中介服务超市”,加大行政审批中介服务机构和服务项目清理规范力度,切实增加透明度和可预期性,助力营造“公开公平、竞争有序、收费合理、服务高效”的中介服务市场环境。
另一方面,为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金湾区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也正加快建设完善中。“推进各部门建立事前承诺公示制度,推动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与政府服务、监管处罚等工作有效衔接。”金湾区相关负责人表示,目的是通过不断健全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实现“事前管标准、事中管检查、事后管处罚、信用管终身”。
优化流程?探索网上申请、无人干预自动审批
邮政速递“零跑动”“秒批”服务、“退役军人事务一站联办”……在此次出炉的21条措施中,创新便民利企审批服务方式,推进优化政务服务专项行动共有9条,占比近半。从具体的举措来分析,既有方便群众的民生事项,也有降低企业成本的流程优化。
以企业开办、注销便利化为切入点,金湾区进一步压减企业开办和注销时间,推进事项协同,重新构建“全流程电子化商事登记服务体系”。事实上,从数据上看,随着改革的深入,商事登记主体数量也呈现正相关增长。金湾区今年1月-8月商事主体开办3121户,一个工作日核发营业执照比例超过九成,商事主体开办数同比增长30.9%。
随着金湾城市建设的提速,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成为了新的命题。近年来,金湾区推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全方位覆盖,加快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建设,通过流程优化、系统整合、数据共享、统一配套服务等措施,创新打造工程项目审批“843”模式。该模式实现金湾区政府投资项目审批时间压缩至80个工作日以内,社会投资项目审批时间压缩至40个工作日以内,带方案出让土地及小型社会投资项目审批时间控制在30个工作日以内。
值得一提的是,金湾区还将探索开展“秒批”服务(无人干预自动审批服务)。按照计划,通过实施“跨部门系统、数字化运作、精准化服务、自动化管理”的“秒批”服务新模式,2019年底前,金湾区要梳理筛选出群众高频办理事项,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将人工审批转变为后台自动智能审批,将事项申报人工流转转变为业务系统自动比对,将传统的结果出具方式转变为结果自动生成的智能化方式,全过程网上流转,实现网上申请、无人干预自动审批服务、审批结果主动及时送达的政务服务新模式。
此外,在推行邮政速递“零跑动”服务方面。金湾区提出,将以群众自愿申请、区政府承担所有邮费为原则,利用邮政小包(24小时内)和邮政速递(12小时内)服务,逐步实现网上受理—上门取件—窗口办理—快递送达的服务模式,减少办事群众往返跑动,满足非办公时段的办事需求。
创新探索?年内或试行刷脸办事
站在信息录入设备前,将本人身份证放在设备上,在设备发出确认的信息几秒钟后,数据后台即出现演示人员的人脸和身份证信息。摄像头记录下人脸特征,“人证一致”比对完成。
金湾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该设备是金湾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与珠海市公安局金湾分局联合开发建设的刷脸办事智能政务平台的一款简易版终端设备。在进行第一次人脸和身份证信息的绑定与确认后,群众下一次来获取办理结果或是办理其他业务时,只需刷脸即可轻松办理。这样的场景年底前有望在金湾区政务服务大厅成为现实。
“金湾区刷脸办事智能政务平台目前正在全区各级政务服务大厅部署硬件设备,计划年底前在金湾区政务服务大厅试点推行刷脸办事。”金湾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事实上,像类似这样信息化、智能化手段的应用在金湾还有不少。作为“数字政府”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金湾区营商环境分析系统于去年3月份上线运行。该系统在世界银行评价指标的基础上,结合金湾区的实际情况,构建了“10+2”营商环境评价模型。通过对指标数据的系统量化分析,发现并对现阶段营商环境存在的短板进行优化改进。
在政务大数据平台的基础上,金湾区还整合各部门、各园区业务平台相关政务信息,持续推动全资源可视化平台的打造。在全资源可视化平台中,网格员分布、庇护站点分布、医疗资源分布等均以金湾区地图为基础进行直观的呈现。以应对台风为例,工作人员在平台上点出网格员分布、高龄老人分布等相关要素图层,多个图层即可进行叠加,便于调配人力物力。
新闻推荐
21条跨区公交线路有调整 取消停靠“湖心路口”,改直行金湾立交二层
制图张一凡受金湾立交底层右转湖心路匝道封闭施工影响,根据道路通行条件及线路运行实际,公交集团自9月3日起,临时调整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