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斗门朝着低碳、智慧、生态、滨水、宜居的滨江田园生态新城迈进。
昔日井岸镇。
70年前的一个拂晓,在粤赣湘边纵队与两广纵队的隆隆炮声中,斗门全境解放,迎来新生。
珠海湖心路,绿树浓荫深处的白藤山上,赫然矗立着一座特殊的丰碑——白藤堵海烈士纪念碑,至今已有58年历史。它为纪念在白藤堵海筑堤施工过程中不幸牺牲的5名烈士而立,记录着斗门人民用血汗筑成海堤的壮举,同时也昭示着永不褪色的奋斗精神。
江海交汇处的斗门,境内水道纵横,潮起潮落。千百年来,随珠江水而来的泥沙淤积,“积”出了沃野良田。同时,台风、暴潮、咸潮等自然灾害的频频扰动,威胁着两岸的生活生产安全,曾有水利专家描述“生于潮,又困于潮”。
于是,一场“特殊的战斗”——白藤堵海,轰轰烈烈地奏响了斗门城乡跨越发展的先声。
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百废待兴、白藤堵海,到改革开放后的先行一步、奋力赶超,再到当前统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与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寻找高质量发展新的源动力,一代代斗门人在黄杨河畔奋斗,绘成这方土地70年奋进的壮丽画卷。
●撰文:林郁鸿摄影:关铭荣
历史丰碑
“白藤堵海”激活生长潜能
1958年8月,中山、珠海两县联合成立指挥部,共组织1万名人员和3894艘农船,拉开了一场规模宏大的白藤堵海防咸工程战役。1961年5月,东西两堤全长5725米的白藤大堤正式合拢,成为斗门13万多亩农田安全的守卫者。
在三年的时间里,上万名“堵海”战士用一次又一次的“人海战术”,在肩膀上硬是“挑”出了一大片土地,用汗水书写了一个愚公移山般的神话,用双脚踩出了一个精卫填海般的传奇。
如今,当人们驱车疾驶于湖心路上,在滨江田园式的生态新城背后,依然能感受“敢叫沧海变桑田”的力量。
“在新中国刚成立的那个火红的年代,斗门人民用热血和信仰铭刻下赤诚而永恒的记忆,铸就了不朽的丰碑。”珠海市斗门区委党史研究室相关负责人说,“即使用今天的眼光来看,白藤堵海工程依然是一个奇迹。”
白藤堵海是斗门乃至珠海城市发展史上一大壮举,奏响了斗门跨越式发展的先声,至今仍是一个绕不开的历史节点。从那时起,几代人为梦想接力,为子孙后代造福,铸就一种精神。这种精神并不随风而逝去。
2013年,斗门再次吹响城市升级的号角,以高端规划为引领,启动“一河两岸”综合开发项目,旅游发展中心、斗门科创中心、市民公园等7个项目相继开工。“一河两岸”综合提升是斗门新型城镇化的缩影。坚持规划引领、生态优先、以人为本、城乡一体等原则,近几年来,斗门不断发力城市建设,以黄杨河为中心,围绕白藤头、白蕉、尖峰南三大组团,打造高标准的市民文化中心、高品质的商贸中心、高品位的生活休闲中心,白藤、白蕉、尖峰南三大组团格局形成。
如今,“一河两岸”十里滨水长廊已经成为斗门最养眼的风景线,一个低碳、智慧、生态、滨水、宜居的滨江田园生态新城正在斗门大地浮现。
发展愿景
吹响建设湾区冲锋号
站在2019年的时空回望,70年的接续奋斗,这片土地上发生的一切,足以让当年的决策者惊叹。无数曾经在“白藤堵海”的号召声中战斗的斗门人心中,始终萦绕着一种感叹和骄傲。
如今,在高楼林立的斗门大地,城市和产业发展积蓄的巨大能量正在充分释放。在今天斗门实体经济的版图上,产值超百亿元工业企业有2家,超10亿元工业企业超10家。
2018年,斗门提出打造“珠江西岸智能制造示范区”的产业理想,先后出台《斗门区科技创新促进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斗门区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扶持办法》等政策,并在珠海全市率先设立区长质量奖,推出工业企业培育的“幼狮计划”和“强龙计划”,加速淘汰落后产能,促进产业转型和动能转换。
今年,斗门区严格落实省市高新技术企业树标提质行动计划,累计培育187家高新技术企业。其中,汉胜科技率先实现珠海市在IEC国际标准零的突破,爱美科技、云谷明珠孵化器积极参与省市科技企业孵化器运营评价,旭生科技孵化中心、新青港湾众创空间稳步推进,包括正川科技在内的投资21.78亿元项目签约,力强仪表等5个第一批智能制造项目落地,敦豪—威恒供应链南区综合营运中心等一批项目加快推进,
与此同时,以冠宇电池为代表的一大批斗门企业以锐意创新,在激烈竞逐的国际市场中锤炼发展韧性,一个从量到质的跃升,新经济、新动力成长图景开始浮现。
70年后,在粤港澳大湾区加快建设的进程中,斗门正在奏响新的冲锋号,这片曾经的浅海滩涂,正在朝着打造大湾区交通要地、生态宝地、人文盛地、政策洼地和发展高地的目标再次扬帆起航。
“站在重要的历史节点上,斗门正在切实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纲",以问题为导向,抓住经济社会发展的"牛鼻子",统筹解决改革发展稳定中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加快自主创新,加速补齐短板,加大对外开放,以坚如磐石的信心、只争朝夕的劲头、坚韧不拔的毅力,推动斗门发展上新台阶。”斗门区委书记周海金说。
走在前列
五大产业集群强势崛起
如果说,建筑是凝固的历史,那么码头的兴衰则可折射一个地方对外交往的变迁。
珠海最西端,虎跳门水道东岸,矗立着至今已有150年历史的濠溪码头。“百余年前,这里曾是斗门人民从水路前往欧美及东南亚地区的唯一通道,每天都有固定航班往返澳门,因商铺林立而享有"小澳门"的美称。”斗门镇相关负责人介绍,港区全国人大代表邝美云的父亲就是从此出发到香港寻梦。
如今,老旧的濠溪码头讲述着一代代斗门人向海而生的往事。大海有时是一条暗藏杀机的险道,但在70年的奋斗史上,人们却凭借她远渡重洋,开辟金山坦途。就是在这山与海的结合中,斗门人历练出开放、博大、包容的胸襟和刚柔相济、开拓创新的文化品格。
站在粤港澳大湾区加快建设的风口,这样的品格显得更加珍贵。
晴空之下,碧波荡漾,在香海大桥建设现场,桩机起落,吊装旋转,工人正在捆绑钢筋、浇筑混凝土,将桥梁节段向前推进。“今年底,磨刀门辅航道桥将全部贯通,主航道桥完成一半的桩基工程。2020年,香海大桥梅华互通至广珠西线段将率先建成通车。2021年,香海大桥将实现全线贯通。”珠海交通集团香海大桥有限公司负责人兴奋地说。
在双湖路跨鸡啼门特大桥建设工地上,重达5吨的振动锤有力地将一根24米长的钢板桩一寸寸钉入黄杨河底,这座大桥目前完成工程量65%,预计2020年完工通车。
以构建“珠江西岸区域交通枢纽”为目标,斗门正在加快形成面向港澳、辐射粤西、内联外通、高效衔接的基础设施网络,构建“海陆空铁”协同的大交通体系,打造支撑珠海建设澳珠极点的湾区魅力之城。
交通之变是城市升级的序言,为城市的未来打造了一条条创新要素流动的大通道,随之而来的则是依托粤港澳大湾区之上的新的城市引力。
伶仃洋面,港珠澳大桥宽阔平坦的桥面上,车流穿行不息。“从零起步到建好珠海最具规模的跨境电商综合物流园区,广丰物流将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深度参与者和受益者。”该企业总经理张杰说。以广丰物流为代表的高端服务业的兴起,不仅反映了斗门对外开放的最新脉动,更折射出斗门全面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蓬勃激情。随着新载体、新项目的不断落地升级,斗门将在湾区协同创新中集聚发展新动力。
“未来,我们将围绕新一代电子信息、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现代物流和现代农业五大产业集群,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大力培育发展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斗门区区长马洪胜说。
亲历者说
原斗门县林业局局长仇锡源:
“留斗干部”眼中的最美风景
70年,中国人民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发展奇迹。珠海斗门人民则是其中不可或缺的参与者、亲证者和书写者。每一个人都见证历史发展的波澜壮阔,亲历了新事物的到来,曾经犹豫、彷徨,但总是毅然踏出行动的脚步。
奋斗路上有最美的风景,也必定有艰辛和曲折,但在内心深处始终激情满怀。这样的体悟,对81岁的仇锡源来说尤为深刻。
曾经当选全国绿化先进工作者的仇锡源是原斗门县林业局局长,他感慨地说,“自己已退休22年,做梦也想不到今天的生活如此美好和谐。如今,斗门山下有荔枝林,海岛有水松林,农田有防护林,生态发展良好。”
“斗门区70年来的变化非常显著,特别是近几年。我1965年7月15日来到斗门,现在已经54年了。来到斗门第三天,国务院就批准成立斗门县,最后经过组织考虑和党的需要,把我留在斗门,我们就叫"留斗干部"。”仇锡源说,“上世纪60年代,斗门道路湿滑,寸步难行,就连骑自行车也要带根棒,到目的地就要用木棒除掉单车的泥,防止泥土卡住车链。”
作为林业事业的工作者和保护者,81岁的仇锡源曾经走遍斗门22.4万亩土地,“哪怕连鹤洲山这么小的地方,我都亲自去种树。当时,鹤洲山上石头一箩筐,我们就用铁笔来种双思树,长到现在任何台风都吹不倒。”
如今,在珠海市斗门区白蕉镇六乡竹洲沙头岛上,存有目前世界上面积最大的连片岛屿人工种植水松林,它占地约360亩,有7万多棵水松。但在39年前,沙头岛却是一个荒岛。
为开展斗门县的绿化工作,时任斗门县林业局局长仇锡源提出“山坡混交林、山脚荔枝林、农田防护林、江海河岸水松林”的工作思路,率领斗门县林业局系统职工开始大面积种植水松。从1980年到1986年,仇锡源等人连种带补,一共栽种了50万棵水松,如今保留下来的有22万多棵。现在,长得最高的已经超过15米,竹洲沙头岛水松种植面积360亩,种植、补植水松15万棵,现保存约7万棵,覆盖了整个沙头岛。
“在竹洲沙头岛大面积种植水松,主要是为了保护岛屿,提高地势,防止水土流失,美化海岛生态环境,绿化斗门河堤。”仇锡源说,上世纪90年代以后,林业部和省林业厅多次视察斗门的防护林和水松林,对水松林种植表示充分肯定。
由于农田林网和水松林种植的成绩,让仇锡源获得由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颁发的《国家科技成果完成者证书》以及由国家林业部颁发的部级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证书,并于1996年被评为“全国绿化先进者”。2014年,竹洲水乡水利风景区更是成功加冕“国字号”,成为广东省内唯一获评的水利风景区。
如今,这里已然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连片水松林,仍保存着上亿年前的原始风貌:树干苍劲笔直,露出土面或水面的屈膝状呼吸根犹如虎爪。俯瞰而去,深绿色的水松林犹如一艘海上绿舟,又如一块巨大的翡翠,令人观之而神清气爽。
历经漫长的时光,水松在周围山水的环绕下静静伫立。树林里栖息着数千只白鹭,还有品种繁多的蝴蝶、螃蟹、蟛蜞等小动物在这里快乐地生存。漫步其中,已然感受到岁月一片静好。已经退休22年的仇锡源,依然关心这方土地发生的每一个动人变化,并为之鼓舞。
“2018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88.39亿元、增长8%,并入选赛迪2018年中国百强区榜单(位列第22位),充分证明过去那个“水斗”(差劲)的斗门现在有了飞跃的发展。”仇锡源说。
新闻推荐
□丁焕松拍照时摆出“剪刀手”,有可能泄露个人信息;朋友圈里发几张照片,通过专业看图软件可以掌握你的详细住址;街边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