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成为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主题支持力量。
10月15日晚上7点多,金湾区情侣路上游人如织,一群由老年人组成的“红马甲”忙碌不已。他们手臂上戴着“文明劝导”的袖章,对往来的行人宣传文明新风,同时还组织了一个“快闪”团队,向群众表演自创的“三句半”,赢得围观者的点赞。
这是金湾区自2018年11月启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以来,群众自觉践行文明新风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金湾区投入近百万元在21个村居搭建文明实践平台,整合资源开展“6+X”的文明实践活动,在全区上下形成浓郁的关爱他人志愿服务氛围,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蔚然成风,在不断推进精神文明建设进程中,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
A
区、镇、村三级站点让所有市民都受惠
2018年11月26日,金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正式挂牌,这是金湾区精神文明建设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重要举措。
揭牌仪式上,金湾区委书记阳化冰要求,在实际工作中务必拿出实招硬招,建设好、管理好、使用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他提出,各镇各村居要加快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和实践站,并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取向,突出思想引领,注重热点回应,结合金湾实际强化实践养成,使其成为引领思想认识,传播党的声音、培育文明新风、传承优秀文化的主阵地,成为百姓家门口的“微课堂、服务站、幸福里”。
揭牌后,中心举办了首场活动,活动以“听主题微课、诵经典金句、看视频短片、讲身边故事、谈思想感悟”五个环节开展,现场嘉宾和群众深深感受到组织的关爱和鼓励。
区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挂牌后不久,镇、村两级也加快步伐,相继通过整合资源,搭建了镇、村级的平台。截至目前,金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投入近百万元,陆续在镇、村两级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全区现已有29个实体化志愿服务站点,21个村居按照“六有”标准全部建立村居志愿服务站,实现志愿服务“连锁经营”,各站点为市民提供城市形象推介、民生公共服务、政策宣传宣讲等惠民志愿服务,让党的关怀温暖每一个群体。
金湾区相关负责人接受采访时介绍,所有的站点都由各级党组织书记亲自挂帅担任中心主任、所长、站长,领导亲自抓、带头做,推动资源整合和文明实践工作落实,做到制度上有保证、经费上有保障,积极推动文明实践从区镇延伸到村居,保障文明新风畅通盛行。
如今,金湾区下辖的21个村(居)中,每个月至少都会统筹各种资源,公开组织一场公益的、开放的活动,让每一个群众都能体验文明实践新风的吹拂,感受优秀文化的影响和熏陶。
B
“6+X”活动形式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同时丰富文化生活?
10月13日,位于金湾区三灶镇的林伟民与中国早期工人运动史迹陈列馆迎来了8月的第一批参观者。作为全市六个“珠海市中共党史党性教育基地”之一,金湾区林伟民与中国早期工人运动史迹陈列馆自2018年3月揭牌以来,充分发挥红色文化在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中的重要作用。活动通过宣讲会、红色文艺展演等“6+1”系列活动,用“红色文化”引领文明实践,培育时代新人。
据悉,开展文明实践的“6+X”,其中的“6”是通过学习一篇重要讲话、读一段传统经典、唱一首优秀歌曲、看一部视频短片,讲一个身边故事、作一次感想交流等生动形式,把故事讲好、把道理讲活。除了6个环节的规定动作,金湾区各个村(居)每月一次主题活动外,还抓住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开展不定期的活动,也即是“X”。
参观期间,陈列馆举行了一场以“弘扬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为主题的“红色课堂”。课堂在一曲悠扬的《我和我的祖国》歌声中准时开课,诗朗诵《四十年》、原创粤曲《湾畔先贤》等精彩节目,让大家重温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深刻感悟到共产党人的初心,坚定的革命信念,追求真理的决心。
类似让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在金湾区遍地开花。一个月前,三灶镇中秋花灯会在北排河岸隆重举行。赏花灯、品美食、观传统文化展演,古典与民俗的交融吸引了数千市内外群众参与活动。当天,该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展示大赛在一家企业内开赛,吸引了不少工人和居民积极参与。
10月6日下午,由区委宣传部、区文明办共同主办的“时代新人说——我和祖国共成长”演讲比赛在区图书馆(新馆)举行。来自全区各行各业基层一线的工作者、学生们用心、用情、用行动来讲述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故事,在观众心里埋下担复兴大任,做时代新人的种子。
金湾区相关负责人谈到,金湾区、镇、村三级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想群众所想、想村居所想、尽中心所能,选择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和内容,除了每月制定实践项目清单,列出课程表、时间表,通过各类政务服务平台、新媒体平台广泛传播之外,群众也可以根据清单点菜,再由中心(所站)买单。这类活动抓住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形式又喜闻乐见,深受群众欢迎。
据统计,金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成立以来,截至今年10月共举办新时代文明实践专场活动92场,群众参与人数约6500人,在全区形成了积极正面的影响。
C
“社工+志愿者”模式关爱他人的志愿服务氛围渐浓
每天晚上7点多,金湾情侣路上就会出现一群穿着红马甲、戴着“文明劝导”红袖章的银发志愿者。这是金湾区“爱心洒满情侣路”志愿服务团队,他们拿着钳子和垃圾袋,收捡着金湾情侣路上市民游客留下的垃圾袋、烟头以及其他生活垃圾。
其间,几名退休老人还自编自演“三句半”,“心系站点献真情,项项工作力求精,一支为民好团队,忠诚!……”在朗朗上口的“三句半”中,游客也深深地被这群快乐的老人感染,越来越自觉地把用过的纸巾丢进垃圾桶,还有游客主动加入“红马甲”,一同宣传文明新风。据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个以“银发”为主题的“爱心洒满情侣路”的志愿服务团队原本只有10多人,目前已增加到40多人。
在金湾,志愿者是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志愿者的主体力量,在区内组织的90余场文明实践活动中,含演出人员与后勤志愿人员,志愿者参与人次达到1500多人。据悉,“社工+志愿者”组成的模式,让每一次活动越来越接地气、活动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受益群众越来越多。
金湾区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全区注册志愿者近5万名,各级志愿服务组织130个,志愿者主要由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在职工作者,科技文艺等专业领域工作者,辖区企业志愿者以及大学生和社区志愿者等群众组成,区委书记担任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长。
围绕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强化志愿服务平台建设。“区、镇、村”三级志愿服务网络阵地全面建设,全区现已有29个实体化志愿服务站点,实现志愿服务“连锁经营”,提供城市形象推介、民生公共服务、政策宣传宣讲等惠民志愿服务,让党的关怀温暖每一个群体。为配合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今年还面向全区各村居志愿服务站开展项目培育扶持,不断完善村居志愿服务工作长效机制。
据统计,截至目前,志愿服务团队已培育出“邻里共融”亲子社区、“寓教于乐·青春同行”青少年拓展项目、“小候鸟筑梦行动”关爱务工人员子女项目、“探访老友记”关爱孤寡老人项目等7个社区志愿服务项目。
按照计划,金湾区接下来将根据群众需求,打造或定制更多贴近市民需求的活动,扎实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工作,努力推动金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走在全市前列。
采写/摄影:南都记者 李洁琼
新闻推荐
金湾区在全市率先实施退役军人事务一站联办 七项业务三天全部办结
本报讯(记者赵岩)退役军人办理一次性经济补助等业务,在材料完备的前提下,从前需要辗转9个部门,用时长达31个工作日。如今,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