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珠海 今日香洲 今日斗门 今日金湾
新岭南 > 广东 > 珠海 > 今日斗门 > 正文

IT男返乡尝试“指尖养澳虾” 复旦研究生萧冠峰用互联网技术搞养殖,希望能立体重塑传统农业

来源:中山日报 2019-11-06 15:05   http://www.kcqsx.com/


萧冠峰向记者介绍他养殖的澳洲虾。本报记者 文波 摄在乡村振兴的政策号召下,学计算机的萧冠峰回到乡村,几年前在坦洲新合村租鱼塘办起冠明农村合作社。如今合作社里养殖的身穿蓝色“战袍”的澳洲虾,在其他小龙虾不上市的日子里“攻城略地”,打了反季节的大胜仗。而萧冠峰还有更大的“野心”和尝试:希望用物联网技术,让养殖业不再靠天吃饭,对传统农业进行“立体重塑”。

本报记者 陈慧 见习生 王蔚然 通讯员 张颖铭

“IT民工”投身乡村振兴

萧冠峰曾是个“IT民工”。他本科读的是哈尔滨工业大学的计算机软件专业,研究生则是复旦大学的AI人工智能专业。毕业后他在多家公司从事计算机工作,并自己创业成立了一家IT公司。前几年他的公司在给珠海斗门做一个农业平台时,深刻认识了农业。

“我发现许多养殖户工作很辛苦,常要下鱼塘,遇到病害不知怎么处理,还要担心找不到销售渠道。”养殖农户的苦,萧冠峰看在眼里。他决心回到乡村,用科技知识来推动乡村的产业振兴。

2015年,他和朋友合伙在坦洲租了140亩地,从事种植。遭台风“天鸽”“山竹”陆续重创后,朋友放弃经营。天灾的侵害,却更坚定了他要运用科技来为传统农业转型的想法。他将合作社重整旗鼓,扩大规模到230亩,并将原始种植、养殖比例进行调整。八成土地用来养殖,两成土地用来种植。

天冷澳虾正当红

10月广东的秋风才稍起,普通小龙虾供应逐渐减少。中山个别菜市场和高档酒楼里出现了澳虾的身影。重整合作社后萧冠峰选择的主打养殖品种就是这种澳虾。

“小的差不多三四十克,大的则有二三两。”蹲在鱼塘边的萧冠峰拎起一只澳虾,向记者展示他们近年来引进培育的新品种。

澳虾原产澳洲,全称澳洲淡水小龙虾,民间简称澳洲蓝龙,出肉比例要比普通小龙虾高50%。二十年前中国开始引进并进行适应性繁殖。因对水质要求极高,且习惯在热带地区生长,所以在北方难养殖。澳虾在10摄氏度以下就会停止生长,5摄氏度以下则会被冻死。但广东最冷的时候,鱼塘底的温度也是在10摄氏度左右,所以澳虾冬天也能供应,正好就填补了冬季普通小龙虾的市场空当。

记者看到,萧冠峰养殖的澳虾长约十二厘米,全身呈通透的淡蓝色。

萧冠峰介绍,澳虾的出塘价是普通小龙虾的三倍以上,每公斤达到100多块钱,冬天的价格甚至达到200元一公斤,而且不愁卖。“只要我们放出澳虾出塘的消息,立马有人主动联系。”现在,萧冠峰的合作社里有68亩澳虾,亩产400公斤,一年两造,效益很可观。

养殖要“靠技术吃饭”

走进萧冠峰的冠明合作社的鱼塘片区,记者发现这里与别处有点不同。每个鱼塘上除了普通的增氧机,还有自动投料机、水质监测仪器等。每个鱼塘上还插有不同的牌子,标明塘内的品种、投放时间以及各种特殊要求。萧冠峰想办法将许多之前靠人力的环节改用物联网技术。

他发现传统养殖户对水质的判断很多时候是靠经验。有些农民为了观察水质的咸度、藻量等情况,不得不自己含一口塘水来感受。萧冠峰则正尝试指尖养殖。“我们就依靠互联网的技术进行实施监控,用视频,传感器的形式,实时感知水产品的溶氧量、温度等,将生长情况进行全面监控。”

若将养殖技术的各种改良推广是1.0阶段的话,那接下来萧冠峰想做的事就是2.0。他说,现在正在寻找一些大学进行合作,希望能将澳虾的鱼塘养殖,变成室内的立体养殖。搬到室内后,传统的养殖业就能摆脱以前的“靠天吃饭”,直接变成“靠技术吃饭”。

打造从育种到销售的全链条

萧冠峰更大的“野心”,是实现产、供、销一体化发展。

目前澳虾推出市场后反映良好,合作社的澳虾在中山、珠海的酒楼供不应求。为此,萧冠峰现已向新合村与周边的养殖户们推荐澳虾养殖。“我们将澳虾种苗提供给他们,手把手地传授技术,引导他们科学养殖。今年,新合村新增了300多亩的澳虾养殖面积。”现在萧冠峰的合作社里还设有育种室,专门进行小规模的澳虾育种。他计划与科研机构一起,培育出更优质的种苗,将这个优良品种进行大规模养殖,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

目前合作社正与周边高档酒楼签供货协议、在电商平台上进行销售,以及努力开拓东南亚的外销渠道。政府农业部门也很支持这个新品种的养殖,正在联系博导级别的专家来进行指导。

从IT业投身农业,萧冠峰这一路走来感受到乡村正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广阔天地大有可为。如今他不仅盼望着能将澳虾变成坦洲乃至是中山的地标性的农产品,更希望在乡村里,青年人能用自己的知识在乡村振兴中改变传统农业的格局,对传统农业从种养技术到产业链条都进行“立体重塑”。

新闻推荐

斗门井岸镇四条黑臭河涌整治进入收尾攻坚阶段 预计明年实现管养运营

斗门区五福涌经整治得到改善。本报记者曾遥摄本报讯记者张帆报道:斗门区井岸镇鸡咀涌、五福涌、新青正涌和新青工业园...


相关阅读 

猜你喜欢
评论( IT男返乡尝试“指尖养澳虾” 复旦研究生萧冠峰用互联网技术搞养殖,希望能立体重塑传统农业)


 
频道推荐
  • 两年内实现 三级全覆盖 珠海斗门区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品牌
  • 城事调查 道路千万条 夜深难返校 珠海两大剧院纷纷推出优惠政策,吸引大学生观看演出,但不少大学生表示捧场“有难度”
  • 《珠海经济特区防台风条例》正在征求社会各界意见 台风期间不得强制非抢险人员到岗
  • 27人被判处有期徒刑 珠海公开宣判首宗因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的恶势力犯罪团伙案件
  • 从破到立:风貌管控重塑斗门美丽乡村 村居规划编制覆盖全区88个村居,年底前完成13条样板村基础设施建设
  • 
    图文看点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推荐阅读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 企石为老旧厂房“体检” 将“电老虎...
    
    热点排行
    4月18日 早间新闻 达芙妮继续亏损:关店千余家 转型电商遭资 北京春季求职期平均月薪10970元 过半职位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余杨:特种设备的安全守卫者 樟木头镇开展消防安全检查 加大对火灾隐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安全 大朗检查水库排站防汛防涝准备工作 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