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平沙派出所发布警情通报,梳理了一些利用网上订票、网上贷款、购“房”购“车”退税等进行诈骗的案件,警示群众严加防范。
□本报记者康振华
“被消费”人在珠海卡在西藏被盗刷
1月5日17时,许某报案称:当日15时40分收到其本人信用卡消费的手机短信,经电话咨询银行得知,其信用卡在西藏被消费,但其本人和信用卡均在珠海,疑被盗刷。显示一共被盗刷卡8笔,共45999.6元。
警方提醒,银行卡被盗刷后应立即冻结银行卡,若发现卡内资金异动,第一时间致电发卡银行客服,要求银行止付并申请冻结,避免损失进一步扩大。随后立即持银行卡到本地的ATM机上打印凭条(查询、存取等),以固定电子证据证明银行卡与本人在一起,表明不可能同一时间在异地刷卡消费。接着向公安机关报案,详述被盗刷情况,保留好报警回执,证明银行卡仍由本人妥善保管,盗刷消费非本人所为。
网络贷款提防“无抵押当天放款”
1月4日15时30分,事主汤某报案称:1月3日16时许,有人用电话联系她,称可以办理贷款。1月4日10时许,她向对方申请贷款,被对方以收取手续费、提交保证金和银行流水等理由,共被诈骗23600元。
警方提醒:犯罪分子一般通过群发消息,称其可为资金短缺者提供贷款,且月息低、无需要担保。一旦受害人信以为真,对方即以预付利息、保证金、验证还款能力等名义为由实施诈骗。市民应尽量通过银行等正规途径办理贷款业务,贷款时需要先给保证金或者利息的,一般都是骗子。“无需抵押,当天放款”就是犯罪分子常用的广告语,诱人的宣传背后暗藏猫腻,多为陷阱。
网购机票票没买到钱却没了
事主杨某报警称:日前,其上网购买了一张由珠海到长春的飞机票,在一个叫“上海民航订票网”的APP上买的,票价1390元,其通过信用卡付款,后来致电民航公司,却说没有记录,才发现被骗。
警方提醒:诈骗分子利用门户网站、旅游网站、搜索引擎等投放广告,制作虚假的网上订票网页,发布订购机票、火车票等虚假信息,以较低的票价引诱受害人上当。随后,再以“身份信息不全”“账号被冻”“订票不成功”等理由要求受害人再次汇款,如此多次实施诈骗,直到受害人发现为止。建议群众购买机票,应登录航空公司的官方网站,不要将钱转账到私人账户。
陌生人来电以购车退税为由实施诈骗
2018年8月28日,郑某报警称:接到自称是金湾区税务局工作人员的电话,称其购买的汽车符合退税政策,提供银行卡号可以办理退税,卡号提供后,对方又称退税的钱也要打税,要先交钱才能退税。于是,郑某将此人加为支付宝好友,把银行卡号、身份证等个人信息透露给对方。随后,郑某收到银行发来的短信,称被转走21274元,支付宝内也被贷款11300元,他马上联系对方,但对方电话已停机。
警方提醒:犯罪分子常常事先获取受害人购买房产、汽车等信息,以税收政策调整、可办理退税为由,诱骗受害人实施转账操作,将卡内存款转入骗子指定帐号。市民不要轻信来历不明的电话和信息,更不要按陌生人的提示进行操作。
冒充警察称“包裹藏毒”要交保释金
谢某报警称:2018年8月10日,接到冒充警察的电话,称事主涉嫌一宗洗黑钱案,登录对方提供的链接后,发现个人相关照片资料与证件,于是信以为真。对方要求将资金转到指定账户作为保释金,过后会归还,于是他按对方指示,在电脑插入U盾进行操作,并将验证码告诉对方,结果多张银行卡分笔共转走61081元,至12日21时许,才发现被骗。
警方提醒:犯罪分子以受害人包裹内核查出毒品为由,称其涉嫌洗钱犯罪,要求将钱转到某“国家安全账号”以便公证调查,从而实施诈骗。邮局发现涉毒的包裹,不会通过电话或者语音的形式进行提醒,而会直接向警方报警。接警后,公安机关将直接进入侦查阶段,不会通过电话或短信的方式告知对方,更不会要求当事人进行现金转账。
新闻推荐
珠海市湖品房地产有限公司在广东仁基律师事务所见证下对湖成大境广场一期8#住宅与9#住宅之间开向山湖海路的车库出入口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