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罗汉章
自1月23日以来,金湾区三灶镇海澄村成立了以村党委为领导,包括党员、村民代表等在内的71人疫情防控小组。在为隔离人员提供“家庭式”暖心服务的同时,还积极进行“地毯式”入户排查、落实“战情式”报送机制、开展“立体式”清洁消毒、实施全村“封闭式”管理等,举全村之力做实疫情防控工作。
让隔离人员感受“家庭式”温暖
1月23日下午开始,三灶镇海澄村党委成立了包括自然村党支部党员、村民代表、热心村民等在内的71人疫情防控小组。当天晚上,防控小组初步完成了对辖区重点区域户籍人员的摸查,并与辖区派出所紧密对接,梳理出重点区域户籍人员和有重点区域接触史的86人隔离名单。
海澄村党委将全村划为11个网格,对各个网格内的隔离人员实施精细化管理。工作人员每天上门测量隔离人员体温的同时,还通过电话和微信精准对接每个隔离家庭,并提供买菜等服务。在上级部门的统筹安排下,海澄村利用村内的一处集体物业,接待13名被隔离的外地游客,在隔离期间免费提供食宿服务。
1月25日,该隔离点的刘女士向海澄村村委会工作人员紧急求助,称其母亲的自带药物已服用完,迫切需要购买相关药物。工作人员在几乎寻遍了金湾区所有的药店和医院后,终于在次日将相关药物交到刘女士手中,其对此表示十分感激。村委会相关人士表示,这些隔离点的群众也挺不容易,在整个春节都回不了家,“我们有义务让他们感受到"家庭式"的温暖,协手一起抗击疫情。”目前,这13名外地游客已顺利解除隔离。
全村实行24小时封闭式管理
拥有8个自然村、4400多名户籍人员的海澄村,在村党委的带领下,于2月6日起实施封闭式管理。除白石公村设立2个出入口外,其余自然村均只保留一个出入口。每个出入口由党员、村民代表、热心村民等进行24小时值守,开展进出人员登记和体温测量等工作。轮值班每天分为白班和夜班,每个出入口2至3人为一班,白班每3至4小时轮换一次,夜班每3个小时轮换一次。
“在村党委的号召下,村民们十分踊跃地贡献自己的力量。”海澄村党委相关人士介绍,包括张华东、肖云贵在内的十多名村民自愿加入了轮值队伍,而在前期他们还协助了人员普查、入户宣传等工作。该人士表示,村民们在积极出力的同时还捐赠物资,如张华东捐赠50箱矿泉水和酒精,村民龙佛锦捐赠210个口罩等,“在疫情面前,全村上下齐心协办,大家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助力疫情防控工作。”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张伟宁报道:28日,珠海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一号公告,其中要求进入公共场所的人员(含从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