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在自己的车上张贴疫情宣传知识等标语。
贴着疫情宣传知识等标语车贴的车辆,在金湾区的马路上随处可见。近日,数千辆贴有防疫宣传车贴的车辆,成为金湾抗疫志愿宣传车。发动群众,在全市率先以此创新形式开展“全民皆兵”式的抗疫知识宣传,是金湾区通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积极发挥平台优势,整合各类资源,参与疫情防控工作的一个缩影。在基层各条“战线”,金湾区同样通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引导组织开展各类志愿服务,鼓励群众以歌曲、绘画等各种形式参与其中,齐心协力打好疫情防控攻坚战。
采写:本报记者罗汉章
摄影:本报记者张洲
创新宣传渠道:
招募硬核宣传员和志愿宣传车
“武汉加油、中国加油”“众志成城、共度时艰”“乖,戴好口罩”……近日,这些贴着抗疫有关标语车贴的车辆,在金湾区的马路上、小区停车场时有见到。为了让这些宣传知识,随着志愿宣传车的穿行传入千家万户,金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三灶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红旗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联合主办了此次活动,在全区范围内招募志愿宣传车。
“这个活动很有趣也很有意义。”家住金湾的市民李女士表示,她在微信上看到志愿宣传车的招募信息和贴着车贴车辆的照片后,也想为宣传防疫知识出一份力,一起呼吁更多市民加入到志愿宣传队伍中。目前,金湾区已完成了2万张车贴的制作,并投放到了企业、小区物业、村居测温点等场所。
如何让疫情防控宣传信息快速、准确地传达到位,是防控工作的重点难点之一。近日,金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招募成立了“金湾区硬核志愿宣传队”,首批队员招募就吸引了超过400人积极报名。队员们每天通过指尖,将官方的新闻、通告、科普知识,转发至业主群、老乡群、同学群等,通过群众的“朋友圈”,进一步扩大疫情防控宣传的覆盖面,弘扬网络抗疫正能量。
丰富传播形式:
以广播剧讲述一线抗疫故事
在金湾区,一辆辆带着大喇叭的防疫宣传车,穿梭在大街小巷和各个村居,循环广播着防疫知识。据了解,金湾区各镇已经将上级下发的《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农村广播稿》和各类“土味宣传语”录制了普通话版和粤语版,通过流动宣传车、村居应急广播系统让防控知识“声”入人心。同时,以金湾基层抗疫故事为主题制作的广播剧《声入人心》在全区广泛传播。广播剧讲述了一线宣传人员结合实际,发动基层群众,做实基层防疫工作的故事。
“在金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号召下,全区各单位积极丰富防疫知识宣传形式。”金湾区相关人士介绍,包括《声入人心》在内,全区陆续收到了广播剧《非常6+1》《年夜饭》、歌曲《勇敢的人,勇敢的心》《新编防疫鹤歌》等抗疫主题文艺作品12份,并将部分优秀作品通过多个传播平台进行刊载与推送,不少作品还被“学习强国”平台、中国曲协选用。
与此同时,金湾区的师生们也在为抗击疫情贡献力量。校长的一封信、老师的教学小视频、学生们自创的舞蹈、朗诵、对联、手抄报……在短短数天时间内,金湾师生们便创作出几百份以抗疫为主题的作品,以实际行动争当“抗疫卫士”。
组织志愿服务:
多方位补强一线抗疫力量
疫情来势汹汹,基层人手不足是防疫工作的难点。为此,金湾区通过广泛动员辖区内的多个志愿服务组织,倡议志愿者们结合自身实际,投入到一线防疫工作,多方位补强一线抗疫力量。
在了解到辖区防疫物资生产企业人手不足后,三灶镇团委联合三灶镇青年之家、三灶镇志愿者协会成立青年战疫志愿突击队,协助企业生产防疫物资、包装打包、物料搬运等。该队伍共有志愿者21名,已持续开展志愿服务十天。在红旗镇小林村青年路口、丽珠路口等8个路口,复退老兵协助测量体温、人员登记的忙碌身影格外引人注目。由金湾区复退老兵志愿服务队组织的21名志愿者,不分昼夜地奋战在抗疫一线。
在防疫工作的重点战场——公共防控领域和村(居)一线,志愿者承担了公共场所消毒、排查登记、聚集人群劝离等重点工作。此外,志愿者还对孤寡老人、残疾人等重点人群进行爱心帮扶,为他们提供生活购物等服务。截至目前,金湾区各村(居)投入的志愿服务人数已超过1400人次,他们在完成防疫工作的同时,也传递了“众志成城、共度时艰”的正能量。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罗汉章)梳理流程保障群众网上办事、开发平台深化大数据在疫情防控方面的应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以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