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何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进入关键期。从2月20日开始,斗门区在全域范围内开展环境卫生集中消杀“48小时行动”,下水道、垃圾站、公厕等公共设施成为消杀重点,全方位阻断病毒传播途径,确保疫情防控无死角,保障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20日上午,滨江路的垃圾中转站,消毒人员正对站内的地面、站台、垃圾收运设施及周边环境进行清洗和消杀作业。对于一些下水道、沟渠等较难清理的区域,工作人员利用高压枪进行强力冲洗、消杀,而垃圾桶、果皮箱等公共设施,则采用人工背式喷雾器喷洒消毒剂,确保全方位、无死角。
据斗门区市政园林管理处工作人员徐琛介绍,本次集中消杀行动为期两天,范围包括市政道路、广场、公园、公厕、垃圾桶、垃圾中转站等,以及有确诊病例小区和集中管理区周边、农贸市场及周边、长途汽车站及周边,不同区域分不同时段进行消杀作业。
新闻推荐
斗门党员志愿者为居民进行体温检测。本报记者曾遥摄本报讯(记者张帆)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斗门区居民小区、物业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