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创力制造(珠海)有限公司复工进行生产。图为PCB全自动生产线上工作人员正进行生产作业。
珠海鹏辉能源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作人员进行生产作业。全球化背景下,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巨大冲击是难以预计的“黑天鹅”,对全国制造业企业、中国宏观经济走势、全球供应链保障乃至世界经济前景均造成明显影响。内、外部环境的剧烈变化,任何一个个体都无法独自应对,它冲击和考验着政府治理手腕和韧性,也考验着企业的应变能力,甚至带来市场的新一轮大洗牌。
全球第二大代工巨头伟创力公司厂房内机杼声起、斗门区3135家企业顺利复工复产、规上工业企业复工率100%、金融机构“七脉注斗门”搅动资本湍流、土地交易“复苏”、两大智造巨头“抢滩”斗门……在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两大战场”,斗门区委、区政府坚定执行中央、省、市的“两手抓、两不误”战略部署,围绕复工复产积极布局,跑出“斗门加速度”。
采写:本报记者何进
摄影:本报记者曾遥
暖企助企措施增添信心
昨天逾500家企业顺利复产
抵消疫情影响,可通过恢复生产来回应,而最有效的回应,就是跑在他人前头。危中蕴机,企业尽早复工复产才能拥有“先发优势”。
近日,珠海斗门区新青工业园内,伟创力制造(珠海)有限公司生产规模全球前三的电路板自动化生产线“全面复苏”,世界第二大代工巨头展现出澎湃活力。
6万平方米的超大防静电车间机械连环、布局精妙,犹如一块巨型的电脑主板。机械臂、“太空舱”、真空管……车间内数百台机器造型科幻、阵列齐整。上千台微型无人周转车穿梭其间,精准运输物料,全自动生产线上电子元件流光溢彩。
“珠海市"暖企10条"和税务部门的"助企20条",以及斗门区的"暖企25条"系列政策给了我们复工的政策指引,带来经济上的实质利好,帮助我们走出疫情的影响。在做足防疫准备工作后,公司于2月11日正式复工,目前运转情况良好。”伟创力珠海工业园园区总经理李斌说。
作为全球第二大代工巨头,伟创力的复工,对上下游产业链成千上万家企业起到巨大的示范带动作用。
复工复产环节上的一个关键领域是现代物流业。
中国奠定“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地位,离不开巨大的交通路网和蓬勃发展的现代物流业的支撑。尤其是与移动互联网深度链接的现代物流业,是近年来国家实行供给侧改革以来重点培育的新经济新业态之一。
3月2日下午,一辆满载货物的货车从香港出发,途经港珠澳大桥,抵达斗门区乾务镇的珠海市广丰物流有限公司。每个工作日,像这样进入广丰物流的货车,平均有六七辆。
广丰物流是珠江西岸最大的综合物流服务企业之一,为京东、微软等国内外多家世界500强企业,提供专业化保税仓储物流、跨境电商、代理通关第三、四方等供应链管理服务。
疫情对综合物流业务影响相对较小,再加上斗门区出台“暖企25条”等相关政策,减免税费、发放补贴等措施,给企业复工复产带来了信心和活力。今年前两个月,广丰物流进出口总额达8.99亿人民币,同比增长69%。
面对疫情危机“十字路口”,广丰物流业绩实现逆势暴涨,充分展现了现代物流业这一新经济业态的蓬勃生命力。
不仅是广丰物流,还有智胜昊客健康产业科技有限公司、大福星餐饮公司等斗门企业洞察刚性需求与“宅经济”特点,进行产品与服务的创新。通过对消费者圈层化、社群化理解,依托“中央厨房”和互联网工具,在应对疫情的严峻时刻,成功构建起与消费者的服务关系,赢得发展机会。
伟创力等企业的成功复产,是斗门区企业掀起复工复产潮的一个缩影。数据显示:截至3月4日,斗门区(不含富山工业园)复工企业3135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360家。复工总人数79623人,返岗率77.7%。全区规上工业企业复工162家,复工率已达100%。复工规上工业企业占2019年规上工业总产值100%。
其中,仅3月4日,一日内就有逾500家斗门企业成功复产。企业用电量负荷爆表,当日平均值是去年同期的112%,跑出了“斗门加速度”。
系列政策释放复工红利
复工企业获得“核心动能”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交通中断、生产“停摆”,生产要素的供需一直处于紧绷状态,无数企业被迫按下“暂停键”。
防疫物资储备不足、上游原材料供应不足、下游客户订单减少、企业员工返岗不易、金融资本投入疲软等“五大供需难题”攸关万千企业生死存亡,如果处理不好,将导致“多米诺骨牌”效应。
产业链上的经济要素环环相扣,如何实现高效流动和聚集?是一道摆在斗门区委、区政府面前的博弈难题,需要政府、头部企业、行业组织和广大中小企业共同努力解开产业链上的“桎梏”,盘活区域经济。
对此,斗门区以问题为导向,针对复工复产难题,专门印发了《斗门区领导联系服务企业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的通知》,斗门区四套领导班子成员、法检两长、部分部门负责人,挂点联系68家重点企业,实行“一企一策”,重点协调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包括项目审批、原材料供应、上下游产业链衔接、跨省跨市物流运输、资金缺口、招工用工等,以及防控物资保障等诸多方面的难题,帮助企业安全科学有序复工复产。
系列政策红利的及时释放,帮助复工企业获得“核心动能”。
以国内唯一全系列电池生产企业珠海鹏辉能源有限公司为例,其遍布国内的广东、广西、江苏、河南以及国外的日本等7大园区中,占地面积14000平方米的珠海工业园是产值最大的一个,2019年产值近17亿元。这家国内电池巨头可提供从电芯到成品电池组合在内的完整系列产品,产品畅销美国、德国、日本、加拿大、英国、法国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
“公司在做好充分的疫情防控等相关准备工作后,从2月11日复工复产,目前有2300余名员工返岗,复工率达到80%,整体产能已经超过八成,预计3月底公司生产将迎来全面复苏。”3月4日,鹏辉能源党支部书记、工会主席黄菊英说。
眼下,鹏辉能源车间内正赶制一批储能电池,这些产品将被中国移动和中国铁塔用于全国的数万处5G基站建设,以推动5G智能手机的应用和迭代,从而拉动和释放对产业链下游产品的需求。
斗门区委、区政府的积极帮扶为企业营造出宽松的营商环境,为复工复产带来生产经营上的多重利好。
为帮助企业解决复工复产遇到的难题,斗门区领导还积极下沉一线,深入企业,主动服务、指导和帮助企业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及时收集和协调解决企业在复工复产中的掣肘和困难。
“从年初二开始,斗门区科技和工业信息化局就开展了上门服务,帮助我们制定复工复产方案。2月27日,负责挂点的斗门区领导了解到我们公司口罩等防疫物资有短缺,当场承诺帮忙解决。2月28日提供了2000只珍贵的口罩支援我们一线生产。斗门区总工会还送来了消毒液、卫生手套和3万元现金支持我们恢复生产。”黄菊英说。
复工最缺的就是人手,斗门区积极行动,人社部门牵头,帮助鹏辉能源从斗门对口帮扶的云南省怒江州福贡县招募来200多名工人,加上历年就业的,目前福贡老乡总人数达到600名,占到了企业复工人员的1/4,为企业生产一线提供了巨大的人力支持。
七家金融机构“活水”注入
两大智造巨头“抢滩”斗门
金融活水注入、土地交易复苏、智造巨头“抢滩”、资本密集运作……连日来,斗门复工复产接连迎来重大利好消息。
2月26日,第三期“斗门政企直通车”举办。活动连线了斗门区金融服务中心以及斗门区内各大金融机构,精准聚焦金融服务,降低企业复产负担。
工商银行珠海分行、珠海农商银行、中国银行斗门支行、邮储银行斗门支行、华润银行斗门支行、平安保险珠海分公司、中国人寿斗门支公司等7家金融机构上线与企业代表面对面视频交流,解答企业关心的金融问题,落实扶持政策,帮助企业减轻复产压力。
该期“政企直通车”针对企业关注的再贷款扶持政策以及斗门“暖企25条”中涉及科技金融风险补偿、票据贴现补贴方面的若干措施进行解读,各金融机构围绕近期斗门区出台的企业复产帮扶措施和各金融机构最新推出的服务产品进行介绍,并线上详细解答企业的现场提问。
经济是肌体,金融是血脉,金融“源头活水”的注入,为斗门区实体企业复工复产和自强提供了持续动力。
不仅如此,两家省内智造巨头也迫不及待硬核“抢滩”、圈地斗门释放出积极信号。
2月28日,斗门生态农业园管委会在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挂牌出让的两宗总面积约52628.39㎡的工业用地被成功摘牌,两地块将分别建设成设备制造基地和企业总部基地。
资料显示,两宗地块均位于珠海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白蕉核心片区,其中珠自然资斗工2020-01号地块(面积32893.72㎡)被广东东奥电气有限公司成功摘牌;珠自然资斗工2020-02号地块(面积19734.67㎡)被深圳市东升源电气设备有限公司收入囊中。
此举标志着珠海市西区千亿级产业新城正式启动,作为斗门智能制造产业园首期项目,两宗地块的成功交易,提振了抗击疫情和社会经济复苏的信心,助力斗门区复工复产进入“加速度”。
新闻推荐
市交通执法人员坚守交通站场防控一线。本报记者陈新年摄□本报记者陈新年在进出珠海的交通站场港口码头,一群身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