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张帆
一个人负责25名病人、转战与病毒“最亲密接触”的ICU病房、8个小时内不能吃喝拉撒、成为“插管敢死队”队员……记者昨日获悉,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主任医师王昊,近日接受央视第二频道《第一时间》采访,讲述他在武汉市的战“疫”故事:与病毒搏斗、与死神抢生命!
王昊高中毕业于斗门一中,现在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工作,为斗门区博士协会会员。昨日,王昊接受本报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2月18日到武汉至今已经20多天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会站好最后一班岗!
2月18日,王昊作为第19批广东支援湖北医疗队队长,率队奔赴武汉市汉口医院。
汉口医院是武汉市开放的第一批专门收治新冠肺炎病人的医院之一,由于本身不是传染病专科医院,各方面条件相对比较缺乏。广东省支援湖北省的第一批医疗队就在这里驻扎。
王昊表示,从大年三十至今,战友们一直在此奋战,无论从精神上还是体力上都已经到达临界点。看到人人脸上写满疲劳而战斗力不减,这让他敬佩不已。
王昊病区的病人特别多,他一个人要负责25名病人,几乎都是确诊病例。王昊穿上防护服那一刻,内心有些紧张、激动,但他并没有害怕:“除了救治病人,我心里没有其他想法。”
王昊被安排上白班,从上午10时到下午6时。为了节省资源,王昊都是在最后一刻才脱下防护装备。8个小时里,他不吃不喝也不能拉。结束工作后,有低血糖的王昊常会感觉恶心,为此,每次进入病房之前,他都会多吃一些高能量的食品。
王昊的专长是重症医学,对气管镜的使用比较熟悉,他主动申请到武汉协和西院ICU病房,那里是抢救危重病人的战场。“就是大家常说的,与病毒最"亲密接触"的地方。”
王昊不敢把去ICU病房的决定告诉妻子,但妻子还是通过其他途径知道了。“电话里我对她说,这些活始终要有人去做,我的专业技能可以更好地救治这些危重病人,我应该过去。”王昊声音哽咽地告诉记者,“她听后,沉默很久。我,泪流满脸。”
在ICU病房,王昊和4名队员主要负责气管插管、气管镜检查吸痰、动静脉穿刺等工作,成为大家眼中的“插管敢死队”。第一次进ICU时,身经百战的王昊竟然有些紧张,护目镜戴得有点松,戴上正压头套的时候歪到一边,但又不能调整,就这样艰难地过了一天。
目前,武汉市内14所方舱医院全部休舱,确诊病例大幅减少,这场战“疫”到了决胜阶段。“不破疫情誓不还!”电话那头的王昊信心满满。
新闻推荐
关于珠海市世荣酒店管理有限公司拟开发位于斗门区黄杨河以西、中兴南路南侧的世荣峰景广场(二期)建设工程项目,总建筑规模: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