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市消防救援支队、珠海市民政局4月3日联合发布《居家文明祭祀防火小提示》安全倡议书,提醒珠海市民增强居家防范意识,严控清明期间火灾事故。(本报4月4日04版)
今年的清明节与以往不同,由于疫情防控的需要,很多人都选择以焚香、点烛等方式进行居家祭扫,由于当前尚处于疫情防控时期,大量家庭都不同程度储藏有消毒液、酒精等防护用品,这就大大增加了家庭消防安全的不确定性。再加上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家用电器、燃气器具的使用日益普遍,因此,也应把家庭消防安全提高到重要位置上来。
大量事实证明,发生家庭火灾事故,绝大多数都是由于人的思想麻痹、消防安全意识淡薄造成的。人们的不良生活习惯,以及不安全用电用火用气行为,是导致家庭火灾的最大隐患。不久前,中山市某小区一复式住宅发生火灾,事故造成一家6人死亡,起火原因是入户玄关神龛遗留火种引发大火。1月28日,同样是因为住户使用蜡烛明火祭拜神龛不慎,珠海市香洲区某小区19楼一住宅发生火灾,所幸未造成人员伤亡。殷鉴不远,惨痛的教训昭示我们,必须要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时刻绷紧家庭防火安全弦。
家是每个家庭成员避风的港湾,是最能给人安全感的地方,倘若我们缺少警惕,忽视消防安全,最安全的家也会隐患重重、“危机四伏”。无论是清明节期间居家祭祀,还是在平时的日常生活当中,我们都要养成良好的防火习惯,提高防火意识和防范能力,安全规范使用电器、火器和燃气具,加强家庭消防隐患排查,做好家庭防火措施,从不使用明火祭祀、不乱接乱拉电线、不乱丢烟头、不在走廊或楼梯口堆放杂物、不让孩子玩火玩电等细节做起,杜绝居家火灾的发生,确保家庭消防安全。
新闻推荐
高新区新高度花卉苗木种植基地工人正在培育花苗。采写:本报记者马涛摄影:本报记者吴长赋春回大地,百花竞放。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