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维国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第一时间出台扶持政策,力促工业企业相继复工复产。工业企业顺利复工的同时,为企业员工提供生活配套的个体工商户,同样受到疫情影响。面对个体工商户的困境,金湾区主动作为,七部门联合出台《金湾区加大对个体工商户复工复产扶持力度的实施意见》,打出十三条政策组合拳,力促全区个体工商户尽快复业。(本报4月8日07版)
“政策组合拳”是为个体商户降成本的实招干货。当下,各行各业全面复工复产正在快速推进,包括个体工商户在内的中小微企业等市场主体,对提供就业岗位、改善人民生活、实现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帮助复工复产企业尽快走出疫情影响恢复元气和生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不可否认,当前许多企业正经历转型升级“阵痛期”。不仅如此,在转型过程中,面临劳动力红利削减、自然资源紧缺、产业竞争力不强、产能过剩、结构失衡等问题,是许多企业的共性问题。一边是转型的“阵痛期”,一边是疫情的“冲击期”,在双重压力夹击下,企业复工复产无疑困难重重。
众所周知,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会产生各种成本,成本越高企业发展越难,当成本大于利润,企业就要负债,负债率过高,企业经营风险随之上升,一旦资金链出现问题,企业将面临生与死的严峻挑战。
显而易见,降成本是企业走出转型“阵痛期”,度过疫情“冲击期”的关键一环。一方面,企业要通过内部挖潜、科学管理、提高技术含量等手段来提升市场竞争力,从而压降成本,摆脱困境。另一方面,政府责任要落实落地。政府发挥的作用非常大。既可以在政策层面出台扶持措施,降低企业融资、税负等“经营成本”,也能够通过改革、简政放权、降低企业的审批、认证等“制度成本”,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营商环境。
任何一项助力企业复工复产,降低企业成本的举措,不仅关系企业发展,更关系到企业对未来的预期和信心。因此,为企业降成本要多些雪中送炭、多些精准支持、多些实招干货,才能把企业成本真正降下来,为企业发展增添强劲动力。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赵岩通讯员曾翠琼7日,记者从金湾区获悉,今年2月至今,在金湾区政府的帮助下,从云南省怒江州贡山县到金湾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