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头山果园里连片的荔枝树枝头上挂满了嫩绿的幼果,一片丰收在望的景象。本报记者 曾遥 摄本报讯记者张帆报道: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被誉为“南国四大果品”之一的荔枝,是不少人的心头好。再过一个多月,第一批斗门荔枝就要上市。昨日,记者从斗门区农业农村局水果办了解到,荔枝是斗门的主要水果作物,今年全区种植面积约20600亩,预计产量将达4500吨,斗门荔枝有望迎来大丰收。
“今年的荔枝开花比往年提前了十多天,开得很好,预计迎来丰收。”在乾务水库附近的龙头山果园里,果农林峰河正领着工人们仔细开展荔枝“防虫保果”工作。
果园里连片的荔枝树枝头挂满了嫩绿的幼果,一片丰收在望的景象。据介绍,龙头山果园面积130多亩,种有糯米糍、桂味、妃子笑、观音绿、御金球等优质品种。“各类品种的荔枝陆续进入谢花幼果期,幼果的密度和质量都很理想,接下来做好了保果措施,估计今年的产量是去年的5倍,大约在2万公斤以上。”林峰河开心地表示,今年气候适宜,降雨持续时间不长,给果树提供了良好的生长条件,目前园里的荔枝开花和坐果率高,总体生长状况良好。
记者昨日从斗门区农业农村局水果办获悉,荔枝是斗门的主要水果作物,今年全区种植面积约20600亩,主要品种有御金球、仙进奉、淮枝、糯米糍、桂味、妃子笑、蜜糖埕等,总体挂果率八成左右,预计产量将达4500吨。如果不遇到大雾或连续大暴雨等恶劣天气,果农根据气候变化重点做好保果、水肥管理和病虫害防治工作,斗门荔枝今年有望迎来大丰收。
新闻推荐
重建中的白藤大闸已初具雏形。本报记者曾遥摄珠海市重点水利项目——白藤大闸重建工程自开工建设以来备受关注。4月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