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签名支持垃圾分类。 本报记者 马涛 摄本报讯(记者马涛)4月28日上午,一场由香洲区湾仔街道办事处和小黄狗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分类来助力、湾仔焕新颜”生活垃圾分类宣讲会暨湾仔垃圾分类志愿者队授旗仪式在湾仔街道举行。记者采访获悉,今年湾仔街道将投入逾300万元资金,加快推进垃圾分类工作,最终实现湾仔辖区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
昨日上午10时许,在宣讲会上,湾仔街道党工委副书记、街道办事处主任邓本杰为生活垃圾分类志愿者队伍授旗。来自小黄狗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的垃圾分类宣讲员从为什么要开展垃圾分类、垃圾如何分类以及未进行垃圾分类的相应处罚三部分,向现场居民系统讲授了垃圾分类的意义和具体实操做法。在宣讲过程中穿插的大量实例和数据,让社区居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垃圾分类的紧迫性。
据了解,湾仔街道垃圾分类工作从2019年启动,选取连屏社区为试点。去年组织3场大型活动,并于每周末在宣传教育基地开展垃圾分类知识宣传,每天开展智能设备使用引导,及时向市民普及垃圾分类知识。同时,志愿者定期深入居民区开展入户宣传及督导,让居民了解垃圾分类相关知识,引导居民正确投放垃圾。截至目前,他们已在连屏社区投放了3组小黄狗智能设备、22组四色分类垃圾桶、12个垃圾分类投放点、1处垃圾分类宣传教育基地、1处二次分拣点。下一步,街道还将扩大试点范围,将湾仔社区、桂园社区、作物社区部分区域纳入试点范围。
据邓本杰介绍,湾仔街道目前面临的现状是:居民的垃圾分类意识薄弱,硬件设施不够完善,城市回收、运输处置环节衔接松散。“我们除了在宣传上增强居民的分类意识,还需尽快完善辖区垃圾中转站设施,这样才能更好协助完成分类处理、分类运送至垃圾处置点,避免出现源头分类混合处理现象,逐步建立垃圾分类闭环模式。”
“今年将至少投入逾300万元用于垃圾分类。包括设置智能化垃圾分类设备,建立一套比较完整的垃圾分类收运处理系统等。”邓本杰表示,下一步将持续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持续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号召每一位居民都能行动起来,争做垃圾分类的宣传者、实践者、推动者。确保垃圾分类工作取得实效,携手共建绿色家园。
新闻推荐
香洲区卫生健康系统为复学复课师生进行全覆盖核酸采样检测 万余名师生检测结果均呈阴性
本报讯记者马涛通讯员邱文卿报道:“调配鼻咽拭子采样物资、组建核酸采样队伍、线上加实操培训……”复学复课在即,香洲区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