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张帆报道:作为白蕉联围排涝整治工程的主要项目之一,白藤泵站经过一年多的建设,5台强力水泵目前已具备运行条件,预计8月将全面完工,届时将在汛期发挥排涝“主力军”作用。
昨日,记者从斗门区水务部门了解到,白藤泵站经过一年多的建设,主体工程已基本完成,站内5台口径1.8米的全贯流潜水泵已安装完毕,进入调试阶段。
为应对近期的强降雨天气,施工单位已对白藤泵站交通桥上的建筑垃圾、杂物进行清理,保持通道畅通,并加快围堰清拆,恢复河道通畅,为泵站发挥排水防涝效益做好前期准备。
“供电部门已对白藤泵站供电工程项目验收完毕,泵站已具备输电条件,这5台强力水泵通电后就能正常运作。”斗门区城乡防洪设施管理和技术审查中心副主任赵志和介绍,如果近期出现暴雨,需要强排积水,水务部门会立即组织开动泵站,防止出现内涝。
白蕉联围内地势低洼,部分河涌淤塞水流不畅,遇到台风或上游洪水下泄、外江潮水顶托时,围内积水不能及时外排,易产生内涝。据介绍,白蕉联围排涝整治工程项目意义重大,承担着白蕉联围130多平方千米范围内的排涝任务,保护人口逾10万人。通过新建泵站等措施,将极大改善白蕉联围逢暴雨易涝问题。
据了解,白蕉联围排涝整治工程项目分五个标段组织实施,新建白藤泵站是其中一个标段。该泵站位于白藤大闸与界河新闸之间的白蕉东堤上,为大(2)型泵站,设计流量为每秒60立方米,总装机容量2750千瓦,防洪标准为100年一遇。白藤泵站和即将竣工投入使用的白藤大闸等,成为白蕉联围最强的水利设施组合,护佑围内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新闻推荐
今日还有大到暴雨 昨日全市最大雨量出现在湾仔街道,达97.4毫米
扫描二维码,收看相关视频。本报讯记者王芳报道:5月25日上午,“龙舟水”再次发威,仅3小时珠海市大部分地区累计雨量已接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