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岁的小玲向法官阿姨展示自己的美术作品。香洲法院供图本报讯(记者马涛通讯员代敏林永隆张梦颖)5月28日至29日,香洲区人民法院民事审判一庭(家事少年审判庭)组织法官和社工,对近年来审理的五起涉未成年人家事、侵权、刑事案件进行集中回访,了解案件审结后孩子们的监护、生活情况,提前为他们送去“六一”儿童节礼物和节日祝福。
法院工作人员一行先来到了9岁的小强家。小强父母经法院调解离婚,在抚养费支付、探望的履行上曾发生争议。小强因长期未见到母亲,与母亲感情疏远。承办法官与心理老师、社工协助小强母亲在法院儿童室内探望了小强3次,母子关系得到修复。目前,小强已变更由母亲抚养。小强外婆和妈妈十分感谢法院的关心,并表示会听取法官的建议,不在孩子面前议论大人之间的事,有问题会及时通过社工向法官反映。听说法院儿童室添置了新的玩具和书籍,小强兴奋地跟社工哥哥约定,等放暑假就去法院找哥哥玩。
在小玲家中,9岁的小玲向法官们展示了什么叫“别人家的孩子”:她表演了古筝弹奏、舞蹈,还兴奋地拿出自己的书法、绘画作品给大家欣赏。妈妈说,小玲上学期期末考试得了“双百”,还作为“品学兼优少年”代表学校参加了演讲比赛。“法官阿姨”问小玲怎么能做到这么优秀,小玲骄傲地说:“只要努力就一定能做到。”而“法官伯伯”则仔细询问了孩子们目前的监护、健康、生活和就学情况,要求监护人保护好未成年人的人身安全和合法权益,防止可能面临的不法侵害。
通过这次活动,法官们切身感受到,判决书中的每一个未成年人,不只是抽象的名字,更是一张张天真的笑脸、一颗颗纯净的心灵。法官的职责就是要竭尽所能,履行好审判职能,守护好每一个孩子,细心呵护祖国的明天。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马涛)记者昨日从香洲区图书馆获悉,为进一步满足读者们的阅读需求,并根据上级有关疫情防控工作部署,香洲区图书馆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