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樟山新增隧道试通车。本报记者 钟凡 摄本报讯记者陈新年报道:经珠海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和施工单位商定,板樟山新增机动车隧道于10日16:30至11日15:00进行试通车,此举旨在为下一步正式通车的精准施策做数据测试。
10日晚8时许,记者自驾从拱北方向进入板樟山新增隧道。在入口处,“迎宾北路”“柠溪路”的指示牌十分醒目,不少车辆都进入了新增隧道。记者在自驾中发现,隧道内两侧洞壁上光洁的陶瓷板让整个隧道显得美观大方,此时的隧道车流平稳,全程速度在70公里/小时,贯穿整个隧道用时仅需1分钟左右。
据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总工李群介绍,目前新增隧道还有一些标线等附属工程没有完成,这次利用大约一天的时间试通车,目的主要是对新增隧道的压力和流量等做一些数据测试,比如标志标线、早晚高峰流量数据的采集、信号控制的优化等,通过对各种信息的收集,为下一步的正式通车做好精准施策的信息储备。
李群表示,这次试通车测试过程中,除了北向南的公交车和翠微路过来隧道的车辆只能选择新隧道外,其它车辆按照现场的交警指挥和电子显示屏的指示行驶即可。另外,建议广大车主不要打尖插队和随意变更车道。在驾驶过程中,可以收听珠海交通875的实时播报。
板樟山新增机动车隧道项目工程包括三条隧道,即拱北至香洲方向的上行隧道,全长1220米;香洲至拱北方向的下行隧道,全长1235米;慢行隧道全长1235米。该项目由中铁隧道局负责施工,合同约定今年上半年完工并通车。
据了解,新增的两条机动车隧道建成后,将与现有的两条隧道形成双向八车道的隧道体系,结束以前板樟山隧道仅双向四车道通行的局面。
值得一提的是,记者在现场看到,被称为国内首条慢行隧道的板樟山新增慢行隧道也正在紧锣密鼓建设中,隧道的棚顶是蓝天白云、喜鹊飞行的画面,隧道路面是彩色沥青。建设者表示,将在10日晚上完成沥青铺摊任务。
新闻推荐
香洲区推进“银龄安康”行动6年 为8万多名老人撑起意外伤害“保护伞”
本报讯(记者耿晓筠)6月4日下午,香洲区卫生健康局与中国人寿珠海分公司联合召开2019年度香洲区“老年人意外伤害综合保险”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