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疫情特殊时期的复杂形势,为持续深入推进金湾区在建项目“治欠保支”工作,今年以来,金湾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通过重组织、建制度、强监管等系列措施,打出根治欠薪“组合拳”,进一步建立健全欠薪“零容忍”制度体系、监管有效的工作格局、惩处有力的执法机制。截至7月14日,金湾区已将红旗河综合整治、鹤港高速等74个在建项目纳入“治欠保支安全网”,有效推动解决拖欠工资问题,切实维护农民工兄弟的合法权益。(本报7月15日07版)
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就是保障民生,就是维护社会稳定。当前,随着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各行各业都按下了复工复产“快进键”,然而,由于受疫情形势及其它相关因素的影响,农民工被拖欠工资的现象也时有发生。疫情之下,如何在推动企业复工复产的同时,确保农民工按时足额获得工资报酬?应该说,在这个问题上,金湾区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案。
我们看到,针对疫情特殊时期的复杂形势,金湾区高度重视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为实现政府投资项目、国企工程项目欠薪案件清零,今年以来,金湾区全面启动集中清欠农民工工资常态化工作机制,深入推进区内在建项目“治欠保支”工作,通过重组织、建制度、强监管等系列措施,打出了根治欠薪的“组合拳”。截止到目前,金湾区将74个在建工地纳入“治欠保支安全网”,出动执法人员430人次,对全区各领域107家企业开展以劳动合同管理、工资支付、实名制管理等情况为重点的劳动监察执法。通过制度约束加源头管控,进一步规范了企业用工行为,切实保障了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农民工是抗疫复工复产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他们为生计背井离乡来到城市,不怕生活苦,不嫌工作累,最担心的就是在辛苦付出之后,却拿不到自己应得的工资。很多农民工被无良雇主或企业老板拖欠工资后,往往会因维权程序复杂、成本高、难度大而显得一筹莫展,尤其是在遇到合同陷阱、工程转包和包工头失联等复杂情况下,农民工要想拿回自己被欠的工资,简直就比登天还要难。从这一点来看,金湾区织密“治欠保支安全网”,这是为农民工撑起了强有力的“保护伞”,体现了对农民工群体的关注、关心和关爱。
劳动报酬是农民工的辛苦钱、血汗钱,是他们维系一家老小基本生活的主要经济来源。在政府部门全力开展“治欠保支”工作的同时,每个用人单位,每个雇主,也都要牢固树立法制观念,加强道德自律,要真正意识到,拖欠农民工工资是任何人都不能触碰的一道“红线”,即便自己在经济和经营上遇到了暂时的困难,也不能打农民工工资的歪主意,以诚实守信、遵规守法的应有姿态,共同构建和谐的劳资关系。
新闻推荐
6月30日,珠海中航通用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开发建设的中航花园举行新营销中心暨新样板房开放仪式。中航花园位于航空新城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