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员对居民投放的可回收垃圾进行整理。
7月18日上午10点多,在金湾区西湖社区龙光玖龙府,业主陈女士从物业工作人员手中领到2个垃圾桶以及2卷垃圾袋。近年来,金湾区通过向社区居民免费派发垃圾桶和垃圾袋,鼓励居民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如今,垃圾分类已在金湾蔚然成风。今年6月,金湾区印发了《金湾区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实施方案》。依据方案计划,金湾区将在三年内基本建成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城乡生活垃圾处理系统。
推广
免费给村(居)民发垃圾桶
龙光玖龙府的陈女士首次领取到免费的垃圾桶和垃圾袋。她告诉记者,“一个垃圾桶是用来装干垃圾,另外一个是装厨房湿垃圾。”她说,“政府免费给居民送垃圾桶和垃圾袋,我们也要多多支持垃圾分类。”
据悉,去年底,该小区首次为业主免费派发垃圾桶和垃圾袋。半年后,金湾城市管理执法局联合龙光物业管理处,再次进入小区为业主免费派发垃圾桶和垃圾袋。据介绍,未领取过的业主免费赠送2个带盖的垃圾桶以及2卷垃圾袋,已领取过的业主凭智能设备投放积分,领取第三季度的垃圾袋。如今,龙光玖龙府作为一个新入住的小区,已入住的业主大部分已领取了免费发放的垃圾桶和垃圾袋。
1.5公里之外,时代山湖海小区门口一侧,一台方盒形的“黑科技”被放置在门口一侧,这是专门用于垃圾回收的智能垃圾分类设备。
在机器一侧放着一沓说明,写着具体的“兑换指标”。近日,该小区业主刘女士通过手机号登录后,把带来的2个玻璃瓶和一些纸皮放置在设备自带的秤上,完成数据采集,个人账户上即时增加了10积分。刘女士表示,通过垃圾分类,个人账户已经累计积了1500多积分,并数次兑换过肥皂和面巾纸以及垃圾袋。刘女士感叹,通过垃圾分类,“废物”变成“宝物”。
金湾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免费派发垃圾桶和垃圾袋,并设置智能垃圾分类设备,为居民参与垃圾分类提供“硬件支持”,有效激励市民在源头进行垃圾分类的积极性。
试点
海澄村实现每天50%的垃圾减量
在金湾区,垃圾分类由来已久。早在2015年,金湾区三灶镇海澄村已率先在珠海农村启动农村垃圾分类处理试点。
在海澄村,设置了一处家庭厨余垃圾的降解处理的车间,每个村民小组都会配备垃圾投放点、垃圾桶、垃圾分类的宣传栏。
每天早晚,村民在固定时间投放在距离最近的垃圾回收点,再由工作人员收到处理车间,对餐厨垃圾进行粉碎处理后,投入到降解发酵设备中,经过5-7天的降解后,这些餐厨垃圾被制成有机肥料。另外,其他可回收垃圾也会进行收集,最终实现“变废为宝”。
据统计,经过多年的推广,海澄村的垃圾分类工作已经进入正常轨道,目前该村每天的生活垃圾平均约11吨,通过对餐厨垃圾、可回收垃圾进行循环利用,该村实现了每天50%的垃圾减量。
伴随着垃圾分类理念的普及,海澄村告别了“垃圾围村”的窘况,也让村民更加爱护环境,村容村貌也大为改善。
2018年起,金湾开始免费向部分村(居)民发放垃圾桶和垃圾袋,并在小区设置智能垃圾分类设备,通过提供积分兑换奖励,鼓励居民参与垃圾分类。
位于航空新城西湖社区的山湖海雅苑、时代山湖海、鑫海国际公寓、中航花园、旭日海岸、鸿泰花园等6个小区,成为金湾区首批启动垃圾分类减量工作的试点小区。
试点小区通过对业主进行宣传,免费派发垃圾桶和垃圾袋,并设置智能垃圾分类设备以及积分兑换等鼓励方式,让垃圾分类理念进入千家万户。越来越多的市民在家里将干湿垃圾放置在不同的垃圾袋,并投放到相关标识的垃圾桶,不仅让很大一部分的垃圾实现变废为宝,还推动了物质能源的有效转化,提升了小区的卫生水平。
进度
132个小区和9个行政村同步进行
行政村和社区进行的试点探索,为金湾在全区推进垃圾分类积累了有效的经验。
如今,金湾区132个住宅小区和9个行政村,已同步开展垃圾分类工作。其中在61个小区及一个广场共投放了垃圾分类智能设备69组,住宅小区垃圾分类的覆盖面达到81322户,住宅小区智能设备投放率占45%。
此外,在区内9个行政村的72个村民小组共投放四分类垃圾桶110组,两分类垃圾桶407组,农村垃圾分类工作已全面启动。
金湾城市管理执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家庭产生的垃圾,约40%是厨余垃圾,容易滋生细菌。为减少垃圾存放导致卫生问题,部分小区在早、晚分时段定点投放,并将垃圾桶收集到的分类垃圾,通过垃圾清运车统一运送到位于金湾小林村以及定家湾的垃圾压缩中转站集中处理点,实现垃圾减量、资源重复利用。
据介绍,目前全区33台垃圾清运车,已按照要求喷涂统一、规范、清晰的标志标识,其中厨余垃圾车4台,有害垃圾车1台,大件垃圾车2台、其他垃圾车26台。金湾区以全程分类为目标,积极推广市场化、专业化的分类运输模式,防止生活垃圾“先分后混”“混装混运”现象。
今年6月,市民陈女士到金湾区市民服务中心办事,在一楼大堂入口处发现垃圾分类收集容器,并收到工作人员免费派发的纸巾与垃圾分类宣传单。宣传单印制着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并鼓励市民从源头进行垃圾分类。
不仅是市民服务中心,金湾区图书馆、珠海机场的垃圾分类收集容器、分类标识指引已升级完成,并已完成第一轮入室宣传。
金湾城市管理执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其他公共机构的垃圾分类工作正有序开展,预计7月底垃圾分类收集容器、分类标识指引等设施的设置能全部完成。
目标
三年内建成生活垃圾处理系统
垃圾分类与千家万户息息相关,要实现精准持续有效的垃圾分类,还依靠社会力量的参与。
南都记者获悉,在过去数年的探索中,金湾区通过鼓励采用政府购买服务、推广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等形式,吸引社会力量参与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处置和运营服务,构建垃圾收运、处置、回收利用的完整产业链,提高垃圾处理规模化集约化水平。
如今,在海澄村的各个垃圾回收点,有专业工作人员引导村民对分类垃圾进行精准投放。在时代山湖海小区的垃圾回收智能设备附近,同样有工作人员“值守”,引导业主使用智能设备。
金湾西城社区组建的志愿服务队是一个由离退休老干部、老党员,以及部分退休群众组成的服务队。该服务队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各类当家作主、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社区志愿服务累计超过100场,例如“保护金湾情侣路脸蛋”的志愿行动和“垃圾分类新时尚”志愿服务,为宣传与推动金湾区垃圾分类工作贡献了榜样力量。
为有效持续推进垃圾分类工作,金湾区在6月印发了《金湾区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实施方案》,方案明确了工作目标,并对接下来的工作作了具体部署。
依据方案,金湾区将在三年内基本建成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城乡生活垃圾处理系统。
金湾城市管理执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金湾区将坚持党建引领、政府推动、全民参与的原则,积极发动基层党组织,联合环保企业、社会组织、志愿者团队,持续开展垃圾分类进单位、进小区、进广场、进学校宣传活动,进一步营造浓厚的垃圾分类社会宣传氛围,为金湾区推广垃圾分类打下坚实基础。
本版采写/摄影:南都记者 李洁琼
新闻推荐
新闻动态广州日报讯(全媒体记者陈治家)为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更好发挥人大代表的作用,近日,珠海市金湾区三灶镇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