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0年6月底,珠海全市已申报加装电梯逾100宗,已核发规划许可70宗,主城区共有38台电梯加装完成。图为海湾花园一栋楼房正在加装电梯。
从一楼到七楼,搭乘电梯只需20秒,如果是一个老人,走楼梯则需要7分钟。在珠海,房龄20年以上且没有电梯的老旧小区随处可见。居住在此的本地住户多为中老年人,上下楼出行难已成为“银发族”的普遍烦恼,不少居民因此动了加装电梯的念头。
2018年6月,《珠海市既有住宅增设电梯指导意见》正式施行,据初步摸查数据,珠海主城区无电梯住宅约有6000个单元。“有法可依”已有两年,与较大的民生需求相比,成功案例较少。截至2020年6月底,全市已申报加装电梯逾100宗,已核发规划许可70宗,主城区仅有38台电梯加装完成。
一项让市民叫好的工程,推行起来遇到哪些困难?主管部门如何平衡多方利益,化解进程中的堵点、难点?具体实践中,政府和市民应该扮演好怎样的角色?
采写:南方日报记者蒋欣陈摄影:南方日报记者关铭荣
堵点
业主意愿难统一
“我们从2017年起就想装电梯了。”居住在海湾花园西苑3栋的张先生告诉记者。该小区建成于1999年,20年间,这里的居民只能通过楼梯上下。直到2019年4月,3栋加装的电梯验收完成,成为该小区成功增设的第一部电梯。
在离海湾花园不远的海大社区,吉大新村221栋的电梯于今年6月建成,正准备验收。与同一时间节点申请的海湾花园西苑3栋相比,吉大新村221栋的电梯迟来了14个月。
海大社区党委书记张文告诉记者,吉大新村建于1985年,小区内共有69栋住宅。这里的住宅呈“口”字形结构,在建筑中间预留了天井,具有增设电梯的“先天优势”。然而,业主间意见不一,让这项工作推进得十分艰难。
2018年6月,《珠海市既有住宅增设电梯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正式施行。《指导意见》规定,增设电梯的意向和建筑设计方案应当经本单元房屋专有部分占单元总建筑面积2/3以上的业主且占总户数2/3以上的业主同意。方案进行批前公示期间,公示无异议或异议得到妥善处理后方能申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这相当于一票否决制。实际上,低楼层的住户往往不会同意加装电梯。”相关业主表示。
据悉,加装电梯所需工程费用逾40万元。《指导意见》中列出的参考比例显示,第一、二层分摊系数为0,即居住在一楼、二楼的业主无需为加装电梯出资。按照香洲区2020年1月开始实施的《香洲区既有住宅增设电梯工作实施意见》(下称《实施意见》),增设一台电梯还将给予6万元补助。
“即使不涉及分摊问题,业主仍然各有诉求,难以达成一致。”相关工作人员表示,“这是加装电梯进程中最大的堵点。”
记者获悉,业主提出的异议多为电梯影响采光、通风、产生噪音、使房屋贬值等。大到电梯遮挡了窗户,小到电梯控制箱的位置影响过年贴对联的位置,所有异议均需居委会组织各方进行协调。
“最终我们对一楼业主被遮挡的窗户进行了改造,产生的费用由其他业主分摊。”电梯建成的那一天,张文如释重负。
难点
如何让市民少跑腿
“既有住宅增设电梯工作涉及多个部门,工作流程复杂,是一项综合系统工程。”2019年,尹颖婷等33位香洲区政协委员联名提出关于“加快推进香洲区住宅增设电梯工作”的提案。在珠海主城区香洲区,加装电梯受到广泛关注。
《指导意见》施行至今,香洲区共有38台电梯加装完成,目前有49台电梯已递交申请未施工,18台电梯正在建设。据2020年摸查情况,香洲仍有258个单元有增设电梯意愿。
大量需求背后,不少业主表示,申报流程复杂、申请材料多,让有意牵头的业主“知难而退”,更多业主选择当“沉默的大多数”,使得加装电梯一事难以推进。
按照香洲区既有住宅增设电梯工作流程,增设电梯需要经过前期协调和可行性分析、规划许可及施工图审查、土建施工、安装使用四个阶段。
从申请到施工,业主需要跑居委会、住房建设、自然资源、市场监管等多个部门,需要意见征集表、设计方案、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特种设备许可证等多种材料,初步估算至少一年时间才能建成使用。
“整个过程十分强调居民的主动性。”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很多老旧小区为无物业小区,缺乏业委会及居民议事机制,居民多为老人及外来租户。在此前提下,业主达成共识已是难能可贵,还要自行寻找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加装电梯之路实属不易。
为给市民提供便利,香洲区《实施意见》明确规定,将开展以下业务扶持:建立优质企业推荐名录供业主参考选择、各镇街开设增设电梯咨询专窗、社区居委会提供居民议事协商平台等。简化审批流程也多次出现在此《实施意见》里。
“目前,香洲区已引入相关技术服务团队,现已逐步开展工作。”香洲区住建局工作人员介绍,引入第三方主要是为了协助市民完成报建工作,提供便利服务,帮市民跑腿。“下一步,香洲区将组建设计、施工、监理企业推荐名录库,为市民提供参考和帮助。”
方向
明确技术认定及评定标准
同一时间节点提出申请,为何有的住宅迟迟没有下落,有的住宅已建成电梯,其中推动较快的住宅有什么共同点?
“邻里同心最重要。”张先生是海湾花园西苑3栋加装电梯一事的牵头者,他告诉记者,工程得以推动的关键在于得到了低楼层业主的支持。“我们这栋楼的住户关系比较好,平时谁家里有点什么事,大家都会帮忙。”
有了3栋的示范,海湾花园西苑2栋、4栋的电梯工程也在积极推进。“3栋是一个比较成功的案例。”海湾社区党委副书记覃华胜表示,并不是所有楼栋都拥有紧密互动的邻里关系,“很难做到多方满意”。
为了保护各楼层业主的相邻权,公示过程必不可少,一旦有业主提出异议,此项工作就要按下“暂停键”。“事实上,如果公示之后业主再提出异议,并不会影响工程进程。但是为了不影响邻里感情,居委会还是会进行调解。”张文说。
目前,在《珠海市既有住宅增设电梯技术指引(试行)》中,对增设电梯位置、何种情况属于“严重遮挡”已做出详细的规定,但在其他方面仍缺乏普遍适用的标准。
在前不久举行的珠海市政协九届四次会议上,有政协委员建议,“对既有住宅增设电梯,在噪声是否超标、是否有采光影响、对低层住户房屋贬值进行补偿等方面,应有明确的技术认定和标准,以保证评定的客观公正,减少在申报过程中不必要的矛盾纠纷”。
相关工作人员认为,“可以由规划许可部门对业主提出的异议进行审核,判断增设电梯是否对其生活造成了实质性的影响,减少"为了反对而反对"的情况出现”。
忙完了电梯加装,张文又投身于引入社区协商机制,以迎接即将推进的老旧小区改造工程。据统计,香洲区现有小区1164个,建于2000年前的老旧小区共651个。老旧小区改造涉及燃气管道建设、雨污分流、电缆下地、加建停车位等,增设电梯只是让小区“旧貌换新颜”工作中的一部分。
“现在最重要的是成立业委会或议事会,明确一个业主主体,以及引进物业公司,解决小区无人管理的问题。”张文说。
新闻推荐
中怡花园路口卫生死角改造后景观。吉大街道莲花社区中怡花园路口卫生死角近日变身为美观、安全、实用、舒适的小微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