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何进)“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千年传承的中华文化在各民族特色服饰上得到集中反映。人们怎么通过服饰辨认和了解祖国大家庭中的“56个兄弟姐妹”呢?近日,金湾区三灶镇中心村居家养老服务站组织开展了老年大学“魅力国粹”长者手工小组之“多彩民族服饰绘画”活动。该活动不仅丰富了大家对中华民族多彩文化的认知,还提升了长者们对多样性文化的认知。
活动伊始,社工首先通过PPT放映,为长者们介绍了56个民族服饰文化。56个兄弟民族的服装服饰风采各异、深具特色。荧幕上穿着缤纷色彩服装的民族人物形象深深吸引住长者们的目光,图文介绍民族服饰时,大家看得目不转睛。
经过初步了解,有了美学印象。此时,社工邀请长者们亲自动手制作手工民族服饰。只见长者们一边通过彩色笔对卡纸上的民族服装服饰进行描摹,还“童心大发”,和邻座好友之间进行有趣的混搭“换装”,让不同民族服饰搭配切换、相互碰撞产生出火花,形成另一种民族服饰之“美”。
多姿多彩的服装服饰,是历史发展的产物,是五千年文明凝聚的结晶,是中华民族与自然生态和谐的象征。此次活动通过手工体验的方式,让长者们能更加直观形象地了解各民族服装服饰的特点,进一步推动了人们对“56个民族团结是一家”的认同感。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何进报道:香浓的咖啡伴着柔和的灯光,构成轻松的氛围,村居干部围坐一堂热烈讨论“村中大事”。7月17日上午,这别具...